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上午我還是給一個老闆打了電話,我們聊了一個多小時,說了很多事情,核心是修行。本來,不想理他了,因為他的“病”太重,本人修行太淺、功力有限,暫時無能為力。但是,處久了,有感情了。你看,又是一個為情所困;還有,他為自己定的企業願景是打造百年品牌,儘管他有時候不信,可我信了;我信了,就要適當地管一管;再說,我認為他這個人根性不錯,值得管。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他說現在形勢太差了,這個社會太沒有底線了,還說了一大堆不方便寫出來的不好。

我問:“這些能成就你嗎?”

他無語。

其實,所謂的“不好”都是養料,如果我們要得成果是蓮花,那種種“不好”就是淤泥。可惜明白的人不多。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有個修行的徒弟,老是向他師傅吐槽,師傅說:恭喜你擁有了半個世界。

徒弟不懂,問師傅:什麼意思?擁有半個世界?

師傅說:是啊,你只擁有半個世界,因為你只看到壞的半個世界,還有好的半個世界你沒看到,所以你只擁有半個世界。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還有比這個更嚴重的——對於芸芸眾生來說,注意力等於事實。

對於一般人來說,關注什麼才能看到什麼,看到等於事實。

就是人們常說的:愚人看到了,才相信;智者,因為相信了,才看到。

所以,老是關注負能量的人,他的世界就充滿著負能量;時間久了,負能量就會充斥他的世界,從而影響他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慢慢地理念就會影響行為,行為就會變成習慣,習慣就會影響性格;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要有好的命運,請從關注正能量開始。

如果宣揚負能量,按照佛理來說,就是在造惡業。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有一天,我帶女兒到樓下公園去散步,我們坐在長椅上,我對她說:你看公園裡的花草樹木,是不是很美?這是大部分人看到的一面;其實,美麗的外觀下面是花草樹木的根系,也就是泥土下面那一部分,是黑暗、汙垢、骯髒,但是人們往往看不到……

我問女兒:看不到,等於不存在嗎?

她說:不是。

我接著說:所以,看到好的,不好的也存在;看到不好的,不好的也沒有消失;因此,做人要努力看到好的,也要看到不好的,但是不好的不一定要記住或傳播,因為它不是真善美;當然,像美麗的花,是因為有了骯髒的泥土才能生長出來,泥土是花的養料。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所謂的修行,就要像儒家說的做一個君子:敏於行而納於言,少說多做。

尤其是不好的事情,要不說或少說。

要說,也要多說溫暖人、鼓勵人、讚美人的話。

請相信,語音也是一種能量。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做人要有一顆善心,要多說善言,要多積善行,自然運氣就會越來越好。這不是迷信,這是能量場的問題。

別人為什麼不願意跟著你?因為沒有希望,得不到認可、得不到肯定、得不到提升。

別人為什麼不願意跟你交往?因為沒有好處,不能有所感悟、不懂他、不能激勵他,關鍵時刻不能幫到他。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自私的人,想著自己,會藉著某種名義關心人。考慮的更多的是:我想要什麼?我要做什麼?

慈悲的人,想著別人,會悄無聲息地做利他的事情。只會考慮:要我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

修行,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麼。

為什麼越修越不行?

因為發心不正,說多了,又做不到,最後就成為了別人眼裡的騙子。

不自欺,欺人,這是修行的開始。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其實我也說多了,閉嘴。

修去,行去。

(此致!)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修行的關鍵是少說多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