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周年

筱村是我的家鄉,上章是我生命的起點,是我的出生地;而泰六中是我文化的出生地,泰六中是我立志的地方,這裡經歷了我生命裡最重要的歲月。

上章給了我生命,泰六中給了我使命,是我的人生重新出發的地方。

在這裡,我第一次聽到了為我鼓起的掌聲,這掌聲開示了我:原來我也有值得別人賞識的地方。對於一個出生在偏僻山區的孩子來說,到哪裡都是鄉下人,代表著貧窮、落後、和俗氣,尤其會因為誤讀周圍的眼光而看不起自己。上初中之前,我就這樣看自己,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戲可唱,滿腦子都是一些庸俗而且急功急利的想法。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是在泰六中四年的學習,改變了我生命的價值觀和氣質。

我不但在這裡聽到了掌聲,還在這裡尋找到了生命的精神柺杖。

對,我在泰六中讀了四年的書,不用懷疑,確實如此。我們那個時候,山區條件不好,校舍不夠,初二升初三需要改制考,考不上的人就上不了初三,我就是那個考不上初三的人。那個時候我已經知道,對於山裡孩子來說,不讀書,前面似乎就沒有什麼路可以走了。結果復讀初二,我的初中就變成了四年,時間是1988年到1992年。現在二十幾年過去了,很多人都說是我同學,這可能就是讀四年初中的最大好處了,其實很多同學也搞不清楚了。每次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只好說:你好,同學。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在泰六中的四年,是我脫胎換骨的四年。復讀初二的時候,我也努力過,希望通過讀書讀出美好的未來。事實證明,再努力,離理想還是差很遠,心想那就算了。但是,我知道,人生不能算了,得有所行動,我的行動就是:拼命讀書。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那個時候我一個人有三四張借書卡,那些拼命讀書的同學基本沒有時間讀書,他們的借書卡就都給了我。同樣是讀書,讀得書不一樣,命運也就不一樣;他們是讀課本,他們都考上了更高一級的學校;我是讀課外書,只有靠自學提升自己。那個時候的泰六中圖書館感覺藏書蠻多,什麼書我都借來看看,現在有記憶的主要是哲學類的書看得多點,譬如黑格爾、羅素們的書,還看過美國作家艾布拉姆森寫得《弗洛伊德的愛慾論》這本書,包括朱光潛的美學著作也看。現在我經常講,初中時候我主要努力解決三個問題:認識世界、認識人生、認識生活,而法門是讀書。書讀再多,現實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那個時候的我煩惱特別多,兩鬢的頭髮都白得差不多了,還取了個筆名:少翁。真如岳飛《滿江紅·寫懷》裡所寫:“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那個時候我拼命讀書,除了不想讓時間白跑了,主要是想做書法家。做書法家,是為了改變命運。那個時候我已經知道:書法家不是隻把字寫就可以了,把字寫好最多是個寫字匠,書法家還要有學問,尤其是要有很深的文哲史方面的功力和修養。沙孟海是浙江大學的中文系教授、啟功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博導、林散之是詩人,書法都是他們的“餘事”而已。順著這樣的思路,我開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練字、讀書、冥想,終於慢慢地打開了人生的格局……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在泰六中,我曾經站在舞臺上,對全世界說:要在三十歲之前出版自己寫得書、要開著自己買得車回家、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和自己想要做的人。

然後是目標明確但希望渺茫的折騰和遊學……

不管怎麼說,經過努力,書還是如期出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還越出越多了;車也買了,可以經常開回家看媽媽;想要做的人,也算是做到了;想要做的事,繼續努力吧!

人生在世,說到做到,當然很難,所以我要感謝所有的因緣,尤其是泰六中對我的滋養;當然也要感謝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們可能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知道文化的重要。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今天回頭看這些,只會淡淡一笑。

這一笑裡,有無奈、有感概、有感動、還有感恩!

是因為泰六中這個點,我才有機會撬起屬於自己的地球。

初中物理老師講過,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那個時候我半信半疑,現在我信了。

每個人生命裡都需要一個支點,泰六中就是我學文化的支點,如果沒有這四年的學習經歷,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有同學一定會說,還有……

我懂,你們說的我跳霹靂舞、組織開晚會、牽頭出黑板報等這些事。

嗨!誰的青春不騷動。這些,不說也罷。不過,有一點一定要說,那就是——都是因為這些事情,讓我第一次聽到了掌聲;記得有一次晚會,我一個人表演了書法和霹靂舞兩個節目,那雷鳴的掌聲讓我一夜都沒有睡著……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感覺母校50週年慶剛過,經常還在網絡遇見那首我為母校50週年校慶寫的歌,想不到母校的60週年校慶又到了。

六十甲子一個輪迴,如果是人,過了六十,可算是真正的老人了,我們的母校也算是老校了。

您好,老校!

感謝您,給我帶來了第一次掌聲。

對我來說,這掌聲,是肯定、是激勵、是勉勵、是加持,它一隻會響徹在我的生命裡,如餘音繞樑……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附錄:泰順縣第六中學簡介】

泰順縣第六中學,位於浙江省泰順縣筱村鎮,前身為筱村中學,創建於1958年。回眸近五十年的艱辛辦學歷程,幾經風雨,積澱了悠久的藝術教育傳統,形成了“厚德、明禮、求實、創新”的良好校風,走出了一條具有六中特色的辦學道路。

泰順縣第六中學佔地面積28畝,依偎在雄偉的金山腳下,環抱於美麗的玉水溪畔,沐浴著筱村古鎮濃郁的人文氣息,是泰順北部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現有1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29名,專任教師51人,其中一級教師27人。近年來,辦學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學校發展迎來了新機遇,相繼被命名為縣“文明單位”、“市行規達標學校”、“市農村寄宿制達標學校”。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第一次我在這裡聽到掌聲響起來——寫在母校泰六中建校六十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