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八和老四雙王奪嫡巔峯對決,雍親王胤禛是如何取勝的?

忠肝義膽嶽老三


清王朝的江山社稷是愛新覺羅氏家族打下來的。康熙皇帝是清王朝入關後的第二個登上皇帝寶座的人。可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已經日暮西下的康熙皇帝在皇位繼承人上被眾多的兒子們搞得焦頭爛額,難道一向以精明自居的康熙帝真的不知道把皇帝位置傳給誰嗎?

其實不然,當他最鍾愛的赫舍里氏皇后死了幾個月以後,他就把他和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嫡子二阿哥胤礽確定為皇太子。雖然史書裡介紹說這位二阿哥胤礽天資聰明,可是怪就怪康熙皇帝身體健康,太子冷板凳坐得太久,加上身邊聚集著一幫小人作怪,竟然要謀反,大怒之下的康熙皇帝最終還是把多年的太子胤礽給廢了。


(康熙帝決心不在立太子)

太子位空著,不等於康熙皇帝眾多兒子們奪嫡之心閒著,雖然康熙皇帝對“儲君”心中有數,還是以來了兒子們對繼承人的爭奪大戰。所謂的“九王奪嫡”最後只剩下雍親王四阿哥胤禛與廉親王八阿哥胤禩之間的雙王巔峰對決。

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演繹:雖然八阿哥胤禩在舉薦新太子中受到重創,可是他賊心不死就是她這個八賢王的一個“賢”字在作怪。也就是因為這一個“賢”讓這位八阿哥胤禩積攢了一些人脈。所以他的窺探皇位繼承人的野心一直沒有改變,並且逐漸膨脹。

可是作為雍親王的四阿哥胤禛在太子胤礽徹底被廢后,決定參與皇位繼承人的競爭。他的這個動機得到了他的重要追隨者十三阿哥胤祥的有力支持,更是得到了他的幕僚鄔思道的出謀劃策。
(啟用年羹堯是奪嫡的開始)

雍親王皇四阿哥胤禛與廉親王皇八阿哥胤禩這兩位康熙皇帝的皇子王爺哪個都不是等閒之輩!

一、雍親王四阿哥胤禛主動舉薦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王就是他參與奪嫡的開始。因為他舉薦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王正合了康熙皇帝的心思。可是作為舉薦的權力等價交換,利用撫遠大將軍王的十四阿哥胤禵保舉了年羹堯作為陝甘總督,這就是一個套,可以阻止他十四阿哥十萬大軍,四阿哥為日後奪嫡埋下了伏筆。

二、他雍親王胤禛要利用被圈禁在宗人府的十三阿哥胤祥在軍中的地位,幾次出入宗人府,以探望為名與十三阿哥胤祥裡勾外聯,一旦康熙皇帝發生意外,他要放出十三阿哥胤祥控制豐臺大營及西山銳健營擊垮奪嫡對手。

三、至於作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是否站在自己這一邊,尚在兩可之間。但是雍親王胤禛已經有所準備,一旦康熙皇帝傳位的不是自己,他就要利用拼命十三郎的十三阿哥胤祥帶領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佔領九門和步軍統領衙門,發動宮廷政變。


(雍親王胤禛不打無把握之仗)

可是作為八阿哥的胤禩更加渴望登上皇帝位置。他錯誤的認為十四阿哥胤禵當上了撫遠大將軍王即是康熙皇帝內定的皇位繼承人的人選!竟然把競爭的對手放在了十四阿哥撫遠大將軍王的身上,從而忽略了雍親王胤禛這個以靜制動、以穩求勝的競爭死敵。

他曾經派八爺黨的骨幹九阿哥允糖去已經致休回家養老的佟國維處打聽口風,沒想到讓這個老狐狸佟國維給玩兒了一把。他堅定的認為作為九門提督、步軍統領衙門的隆科多會支持他上位,所以這位廉親王八阿哥胤禩把希望寄託在各位掌管九門的隆科多身上。

何況廉親王八阿哥胤禩憑一個“賢”字就想統治天下,還有他那如同蠢豬一樣的“豬隊友”老九老十這兩個不中用的阿哥並沒有料事如神的本領,只有跟著瞎起鬨的能耐。
(對皇位至死不渝的八阿哥)

雍親王胤禛離開雍親王府

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已經到了彌留之際,康熙皇帝傳召眾皇子到暢春園聚齊,此消息傳到雍親王府,雍親王胤禛的幕僚鄔思道作出了正確判斷:那就是大變在即!

雍親王胤禛離開雍親王府的腳步是沉重的,因為他把自己座位領侍衛內大臣的官方大印交給了鄔思道,此一去暢春園不知成敗與否,老人家康熙帝到底把皇帝位置傳給了誰,這在雍親王胤禛心裡是個未知數,鄔思道判斷十之八九是傳給自己,光靠判斷不行,還要看康熙帝的遺詔,可即使把大位傳給了自己,還要看如何守得住。年羹堯是把撫遠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擋在了西北,可這九門?
(雍親王讓鄔思道按計劃行事)

渴望與失望是成正比的!

廉親王胤禩離開把王府去暢春園的腳步是堅定的!此時的他認為這個皇位繼承人非他莫屬,因為遠在大西北的撫遠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不能及時回到京城,他已經沒有競爭對手。其不知暗流湧動,他的競爭對手竟是他的四哥雍親王胤禛,已經先他而到達暢春園,正在接受康熙皇帝的囑託。

實際上真的不出鄔思道所料:康熙皇帝真的把大位傳給了雍親王四阿哥胤禛,這是廉親王八阿哥胤禩沒有預料到的意外。此刻他才想到康熙五十七年雍親王胤禛為什麼積極舉薦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王和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的重要性,原來這是個局。
(宣讀遺詔大臣隆科多)

再看看宣讀康熙皇帝遺詔的隆科多一副小人得意的樣子,看看已經被撤了差的上書房大臣張成玉仍然以上書房首輔大臣和太子太傅的身份教訓這眾皇子,他廉親王八阿哥胤禩知道自己徹底失敗了!特別是十三阿哥胤祥的到來,使八阿哥胤禩想到即使康熙皇帝把皇位繼承人傳給自己,自己也坐不牢這個皇帝位置,自己不是四哥的對手,這是典型的、蓄謀已久的宮廷政變,何況皇位繼承人傳給的就是雍親王四阿哥胤禛!

不甘心的廉親王八阿哥胤禩只能俯首稱臣。就這樣;雍親王四阿哥胤禛與廉親王八阿哥胤禩兄弟之間的雙王奪嫡大戰落下了帷幕。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了猜想,故事為主,有不同看法歡迎網友們吐槽!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帶你繼續解剖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第246期總268期)


日堯居k古史


雍正王朝是小說。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這本書。有正史有野史。只圖個樂。

四爺勝出,八爺敗北,個人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四爺始終能抓住主要矛盾。

第一次廢黜太子胤礽,康熙讓眾大臣舉薦太子人選,沒想到八爺黨因勢力強大,串聯有術,中央各部門領導以及地方各省大員紛紛上表舉薦八爺,這引起了康熙皇帝極大的震驚與不安。誰也不想自個兒子揹著他幹這麼多結交大臣的事,況且那個時候皇子與大臣結交是被極度不允許的。而四爺就比較聰明瞭,他自己依舊上表舉薦廢太子,在康熙心目中留下了一個忠心耿耿的印象,這就加分了。獲得了聖心。畢竟誰當下一任皇帝是康熙他一個人說了算的事兒。

2.四爺始終堅持實踐論,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四爺的從政經驗是從多次辦理鹽務,軍務,賑災等實際工作中得出來的。而八爺只負責了旗務,沒有真正的從政經歷。以康熙皇帝的精明睿智,孰優孰劣,心中自然有一杆秤。

3.出身不一樣。

雍正是孝懿皇后(佟佳氏)的養子,除了太子,他也算正宮之後,八爺的媽媽是包衣奴才出身。就為這出身八爺還曾被康熙罵了一頓。在封建王朝,出身很重要。

4.後代不一樣。

雍正的兒子弘曆,十歲就被康熙接到了皇宮,自己親自調教。為的是保清朝三代安寧。而相比八爺的兒子,就沒一個出彩的。這還怎麼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