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最後一個狀元,其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

劉春霖字潤琴,號石雲。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清朝光緒30年狀元,因為清朝在不久後就滅亡了,所以劉春霖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同時也是書畫家,劉春霖擅長書畫,其中小楷尤精,小楷秀美矯健,在當時十分受推崇。時有“大楷學顏(顏真卿),小楷學劉(劉春霖)”之譽。

歷史最後一個狀元,其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

劉春霖自幼家境貧寒,劉春霖父親在衙門當差,他的母親在知府家裡做僕人,劉春霖小的時候跟著父母在濟南,後來因為生活困難,在六歲時被送回自己老家,有哥哥照顧撫養,八歲時開始上學讀書,上的私塾讀書。他在私塾讀書,他讀書刻苦,聰明好學,十分受老師的喜歡。再到後來他的父親把他送到保定去讀書,讀書十多年,知識不斷長進,劉春霖書法劉春霖興趣也是十分的廣泛,對古文,金石,和史學均有極高造詣,並對訓詁學,文字學和音韻學都頗有研究。

歷史最後一個狀元,其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

都有獨特的見解,他曾用重金購書,購書藏書有萬冊之多,還曾在保定等多個地方開設“直隸書局”對我們中華文化傳播做了一定的貢獻。劉春霖博學多才,許多方面都有很好的造詣,他到了晚年,曾在為了生活,買字文籌資,劉春霖書法方面也是影響頗大,因為他有狀元科名,賣字也是應接不暇。他的書法平正圓潤,是清朝館閣體的書風,劉春霖擅長楷,行草等書帖其中小楷尤為突出,娟秀端莊,流傳很廣,時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的說法。可見他的小楷寫的是多麼的好。劉春霖曾經出版過很多書法字帖,包括《大唐三藏聖教序》、《靈飛經》等多種書法字帖。

歷史最後一個狀元,其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

劉春霖書法

還有一個關於劉春霖成為狀,的故事,劉春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但是裡面也是有機遇的,如果不是慈禧太后,恐怕狀元就和他沒有緣分了。在清朝光緒年間劉春霖參加殿試,這次考試後的狀元要有慈禧太后欽定。實際本來預定狀元是朱汝珍,朱汝珍是誰吶,他也是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本來狀元應該是他的,為什麼會成為劉春霖吶?只能說朱汝珍的父母沒有起好自己的名字,慈禧太后看到他的試卷看到朱汝珍三個字就不舒服,為什麼吶?因為其中有“珍”字,就讓慈禧太后想起了珍妃,珍妃就是支持光緒變法改革的珍妃,後來被慈溪投井溺死。再加上朱汝珍來自廣東,正好廣東一直以來都是暴亂頻發,於是慈禧太后就把朱汝珍的試卷扔到一邊。

歷史最後一個狀元,其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

在拿起其他的試卷,正好是劉春霖的試卷,慈禧太后眼前一亮,名字都特別的舒服,名字寓意特別的好,在看他的書法,字字珠璣,文字工整圓潤,慈禧太后一下就選中了劉春霖。就這樣劉春霖成了狀元,而朱汝珍只能成為榜眼。歷史無情,清朝覆滅,就這樣劉春霖就成為了最後一個狀元了。

歷史最後一個狀元,其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