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正式開通,縮短城市的距離,進入同城時代

11月4日,有人說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是一條時空隧道。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這條隧道的建成大大縮短了兩岸交流的時間。與此同時,它也大大縮短了整個城市的空間,讓我們進入了一個全城市的時代。

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正式開通,縮短城市的距離,進入同城時代

丁洪霞是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他於2003年從青島教育學院來到青島黃島職業技術學院。從那以後,她開始了渡輪之旅。膠州灣隧道開通之前,青島和黃島之間的輪渡服務是丁洪霞這樣的上班族的最佳選擇。在趕上渡船的那天,丁洪霞不得不在天黑前起床。從青島到黃島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擠公共汽車和乘渡輪。丁洪霞發現渡輪就像是一個臨時組建的大家庭,每天都在展示生活的味道。他還拍了許多工作人員的照片,這些人為了謀生已經筋疲力盡,每天往返於渡船之間。

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正式開通,縮短城市的距離,進入同城時代

有多少青島人希望但不敢期望有一條海底隧道。畢竟,在此之前,中國沒有一條已建成的海底隧道。這也是許多建築師長期以來的夢想。曲立清自1991年以來一直參加隧道論證。曲立清認為,海底隧道的風險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工程領域都是第一。海底隧道在海底下面,頂部是海洋。最好了解整個隧道將要穿越的所有地質情況。但是就在海床下面,建築商很難弄清楚,如果出了問題,那將是一場災難。為了瞭解海底隧道穿越的地質情況,建築商使用打樁船在寬闊的海面上每隔50米鑽孔一次,但是鑽探結果讓曲立清大吃一驚。海底下有18個不同寬度的斷裂帶。

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正式開通,縮短城市的距離,進入同城時代

曲立清說,每個人都會看到整個膠州灣隧道穿過了如此多的斷裂帶,整個青島地區基本上都是花崗岩,但是膠州灣隧道穿過的岩石是看不見的花崗岩。你可以看到有20多種岩石已經穿過。在全國家沒有多少,這說明了這個項目的地質和複雜性。就在項目正式開始之前,調查工作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該項目始於海底地層中的施工通道的開通。海底鑽探和爆破必須在每一步都非常小心,不能有一點粗心大意。根據設計圖,隧道由兩條東西向隧道組成,三條車道在兩個方向,中間有一條服務隧道。這三條隧道是平行的,使得開挖斷面比普通隧道高得多。截面越大,建築面臨的坍塌風險就越大。為了防止坍塌,曲立清在開挖周圍注入了一些特殊的水泥漿,以加固基坑並止水。它原來是一塊壞石頭。他們把它加固成一塊好石頭。影響本項目壽命的基本因素是圍巖結構,它形成了自己的體系,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構。

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正式開通,縮短城市的距離,進入同城時代

在確保隧道安全施工的同時,隧道外也在同時進行另一個超級項目,即海底隧道排水項目。超過80米的海水產生的壓力通過18個斷裂帶一直傳遞到膠州灣隧道。每天將有4000立方米的滲水,需要通過21臺水泵及時排出和減壓。曲立清說,從外部來看,他們已經安排了許多密集的排水系統,比如市政管網,這些系統都很密集。一旦水被收集到這裡,它將順利地沿著設計的路徑前進,最終排放到兩端,收集到水庫,然後通過服務孔衝出主管網。

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正式開通,縮短城市的距離,進入同城時代

花了四年多的時間。2011年6月30日,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正式開放,這是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7800米,全長3950米。從膠州灣東海岸的入口,到82.8米水下隧道的最深處,從膠州灣西側的薛佳島出口出去,只花了8分鐘就穿過了4000米的膠州灣。它與連接黃青北端的膠州灣大橋相呼應,形成了青島城市一體化的立體通道。從總體規模、施工進度和施工技術來看,它會創造了海底隧道建設的世界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