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業的雙十一來了!馬雲終於照顧到單身狗了!

需求決定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加強,這幾年影視娛樂行業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影院的競爭如火如荼。

國內電影市場高速發展

電影業的雙十一來了!馬雲終於照顧到單身狗了!

據廣電總局數據統計,目前國內銀幕數量約4.5萬塊,在年底預計會達到5.2萬塊,這些增長主要來源於三四線城市;而在2010年進入高速增長的一二線城市,也仍保持著小幅增長,隨著銀幕大幅的增長,國內影院預計也會在年底突破1萬家。

但在這一片繁榮景象的背後,同質化嚴重,單一化票務收入,用戶忠誠度不夠等等問題,依然在困擾著中國影院。

如何走出同質化困局,從票務到影院衍生品銷售,實現多元化收入,讓用戶的忠誠度更加高,各大電影院線都在進行著自己的嘗試,比如推出差異化服務:

在2014年世界盃期間,深圳博納國際影城推出了“高清大熒幕觀看世界盃”活動,全程直播了世界盃開幕儀式;1895電影街專門針對小眾人群,提供文藝片點播。

其實這樣的影院還有很多家,但因為轉播和點播容易涉及侵權,也屬於超範圍經營,一旦被發現,可能會面臨停業整頓的後果,所以儘管這塊市場火熱,但並沒有哪個影院敢強動這塊蛋糕。

國內影院在探索多元化的道路上摸索

在逐步探索多元化經營的道路上, “影院社交化”成為各影院都想做的一件事,因為其能夠將“觀眾”逐漸轉向“用戶”,對提升影院競爭力有很大幫助。

電影業的雙十一來了!馬雲終於照顧到單身狗了!

盧米埃總裁胡其鳴表示:“看電影天生就是一種社交行為,影院社交的需求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從電影誕生之初就有的。”

實現影院社交化,可以擺脫單一地追求低票價而導致服務水準的下降的魔咒,有利於影院市場多元化,把品質做好,是整個電影市場良性的發展方向。但國內除了萬達,大地,中影等幾大超級院線,中小型影院並沒有強大的用戶流量入口和資源,這成為一般影院社交化進程的最大障礙。

淘票票脫單電影院打響”影院社交化“第一槍

在這個七夕,淘票票的“脫單電影院”針對“影院社交化”進行了嘗試。

電影業的雙十一來了!馬雲終於照顧到單身狗了!

“脫單電影院”,是通過淘票票平臺,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舉辦的一個單身男女免費觀影活動,主要針對城市單身白領,為他們提供電影購票+真人社交服務。

電影業的雙十一來了!馬雲終於照顧到單身狗了!

單身用戶進行認證後,在獲得認證資格的“脫單電影院”專場購票通道,認證用戶自行上傳頭像,並查看同場次其他觀影者頭像和動態,自由選座觀影,通過觀影實現線上到線下社交的過渡。

與此同時,淘票票為影院方提供了“脫單電影院”認證服務,符合既定要求的影院,就可以申請成為淘票票認證“脫單電影院”,進而使用此項功能。

背靠阿里集團的豐富生態優勢,微博、優酷、UC、高德地圖、支付寶、手機淘寶、等阿里系應用場景入口,億級的用戶資源全面向本次“脫單電影院”活動開放,全面解決了影院最大的用戶問題。

據淘票票相關人士透露:“脫單電影院”活動,今後將會像“雙11”一樣成為固定的節日活動,類似的影院社交化活動,淘票票平臺也將會提供更多的策劃。

影業新基礎設施建設新舉措

看到這兒,大家其實可能有疑惑,影院票務受最大的的影響就是第三方票務平臺,而淘票票作為現在最大的在線票務平臺,為什麼現在又來做影院社交?

電影業的雙十一來了!馬雲終於照顧到單身狗了!

過去一年的中國電影產業,雖然多項指標繼續增長,但票房增速放緩、市場增長乏力,產業發展已經進入“增長疲勞期”,與此同時,在線票務市場也逐漸趨於冷靜。

過去以票補為競爭重點的時代已經過去,在線票務市場各玩家不再僅聚焦於電影票務,而是面向電影產業展開佈局,票務市場也逐漸轉向產業鏈競爭。用戶對於以電影為核心的社交與互動需求,也是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

電影業的雙十一來了!馬雲終於照顧到單身狗了!

阿里巴巴作為把“互聯網+”運用到極致的企業,這次淘票票嘗試“影院社交化”正是“互聯網+影院”模式的新嘗試。結合上週阿里影業宣佈將推出的“鳳凰雲智”和最新的“淘票票專業版”,兩款針對影院智能化營銷的產品,這次淘票票“脫單電影院”的出現,應該是阿里影業面向影院行業的又一新基礎設施建設的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