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生意 都要招聘員工 哪怕只有一個

我們創業呢,首先要弄清楚,老闆到底該做什麼事。老闆是完全不同於員工的一種生物。至少是思想上,所以,如果你以前是打工的,那麼現在要做好改變思想的準備。

老闆該做的事,就是弄清楚該做什麼。這話聽起來是糊弄,是扯淡。其實卻是正確答案。

有句話叫,“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話有爭議,有爭議就先擱置在一邊,我們不爭。但是另一個說法就肯定沒爭議了:“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 如果你當老闆,很多問題你都想不到,那麼這個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當老闆,實際上要注重“想”這個字,而不是去幹活。幹活是員工的事情。

再小的生意 都要招聘員工 哪怕只有一個

創業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們該幹啥。他們經常說我知道,“我知道!我要創業,但我不知道怎麼辦”。表面上看,他知道該幹啥,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實際上,他仍然不知道該幹啥。進一步思考一下,你是要在傳統的生意裡面去選一個來做,還是打算嘗試點新鮮的行當,比如移動互聯網營銷等等?再進一步思考,究竟是要去賣烤全羊,還是要去賣手機軟件,或者做互聯網文化傳播,或者做個自媒體?

如果是賣烤全羊,你是要選擇在城郊賣給那些比較有錢,開車來吃飯的,還是要選擇在城中心,賣給普通大眾?我們要選擇多大的場地?進行何種裝修?配備多少人?開業要不要做廣告?老客戶要不要發張卡打折。

如果是做自媒體,你是要講笑話呢?還是要講商業財經,你是要採取文字的形式呢?還是語音,視頻的形式。這樣一步一步的追問下來,你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其實真就是:不知道該幹什麼。而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幹?這個區別相當大的。老闆與員工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老闆要開始把握方向,而員工負責完成老闆佈置的具體任務。一旦你每一步都知道幹什麼,具體下來之後,往往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再小的生意 都要招聘員工 哪怕只有一個

比如問題具體到了是要用一次性筷子,還是要用消毒餐具?到這一步,執行起來已經非常容易,不管你選擇哪種,一次性筷子到哪去買,消毒餐具用哪家的?是個人都能做吧? 只要你知道該幹什麼了,你就只需要佈置任務讓員工去實現這個任務,而實現任務怎麼做,是員工的事情,與老闆關係不大。

題外話,工業革命,經濟發展,人類進步,其實就是得益於“分工”,拆開流程之後,超級複雜難辦的事,變成很多步驟,其實都很簡單。

老闆就是幹,分析,判斷,選擇,決策。具體事務能不做的一律推給員工去做。廢話,我都細分到了該用消毒餐具了,具體該上哪去弄你都不知道,好意思拿工資嗎?不是應該這樣做,而是必須這樣做。當老闆,必須把控方向,做分析,判斷,選擇,決策的事情,而具體的事情,一律交給員工幹。舉個例子:高考,兩個小時,本來你能考90分。現在只給你20分鐘,請問你能考幾分? 我想你能考30分就是天才了。

本來作為一個老闆(不分大小),如果你每天用八個小時來思考該做什麼,做判斷做決策,你至少能得個及格的分數。現在你拿六個小時做廚師,外加兩小時打雜,擠出一個小時思考,不僅僅你比人家累,你鐵定及格不了。因為,你沒有幹老闆該乾的事情,所以,你這個生意就沒有老闆,只有員工,那麼你一定是要失敗的。

具體一點,一個朋友在街邊烤羊肉(隨便烤什麼吧,魚也行,茄子也行),他要是僱員工來烤,自己在一邊看著,然後思考,總結,調整。這生意就容易做大做強;反之,他要是自己去烤,這生意就只能能賺幾個辛苦錢。

再小的生意 都要招聘員工 哪怕只有一個

最後得到一個糾結的問題是,難道我們這生意不管多大,一開始就要招聘員工嗎?對,我想我已經分析的很透徹了,再小的生意,如果連員工工資都賺不到,你還做什麼呢?而且,主要是,你不招聘員工,你就一直是員工。不會有老闆思維,當然也就沒發展前途了。

老闆思維是從你有員工的那一刻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