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先管好自己,記住禍從口出的道理

禍從口出的意思就是說,一旦說了不該說的話或是不合適的話,就會導致惹上不該惹的事,招了不該招的災。

現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非常敏感,而這種敏感就體現在說話上:

大多數人都沒有害人之心,但為了避免被害,所以大家都有防人之心。

這就是為什麼做人要先管好自己的原因:

自己都管不好,還有什麼資格去評價別人?


做人先管好自己,記住禍從口出的道理


壹.有跡可循的人生前景

能管好自己的人,一般都不會去管別人的閒事。

同理,一般管不好自己的人,特別喜歡管別人的事。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管好自己的人,都把精力用在自我提升,自我完善這些事上,所以這些人的精神視野和財富積累會逐步提高,這些人是最會生活,最懂生活的人。

管不好自己的人,也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強,他們在潛意識中希望那些“努力的人到頭來白費一場,結局還是跟自己一樣。”

這種憤恨之中帶有些許哀怨的心態,促使那些管不好自己的人拼了命的找別人麻煩,說三道四,似乎自己能看透別人的一生,而對自己的現狀則是置之不理:

也不是真的看不懂自己,而是無法面對自己無能的樣子。

通常來說,鑑別一個人是否有前途,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看這個人能否管理好自己。

有能力進行自我管理的人,必然是執行力強,目的明確,換句話說,這樣的人很清楚自己應該怎麼活,也非常清楚“做人的套路”。這樣的人會不斷完善自己,始終保持意識和格局的進化。

沒能力管理自己的人,一般來說最管不住的就是嘴。


做人先管好自己,記住禍從口出的道理


貳.嘴是兩扇門

嘴是兩扇門,全靠噴傷人。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我們之間關係一般,只是他的故事很有意思。

我們暫時叫他小M,小M大學時期沒有朋友,舍友因為他這張愛管閒事的臭嘴揍過他兩次。

小M感到很委屈:我把你們的臭毛病都告訴你們了,你們不僅不感謝我,還要打我,什麼意思嘛?

小M是我們系的奇葩,他這個人要說本質上到確實沒有壞心眼,也不會主動害人,當然自己也沒有什麼本事,就這麼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了大學四年。

後來,小M工作了,據說一年換了四份工作。

據跟他還有來往的同學說,小M因為這張愛管閒事的嘴屢遭辭退,而且從來沒反省過自己,永遠是一副“你們不理解我,那麼遲早有人會理解我”的姿態混行於世。

有人會問了,這人在嘴上吃了這麼多虧,不知悔改?不可能吧!

那我想說的就是,小M這樣的人不僅是存在的,而且數量還十分龐大,據我觀察和了解到的真實情況來看,很多人身邊都有小M這樣的存在:

他們沒什麼真本事這件事誰都看得出來,唯獨自己不願意面對這種現實。同時越沒本事還越愛管別人的事,越管越遭人厭煩。

我本人曾經跟M交流過,我在M這張愛管閒事的嘴裡,發現了這個人內心的脆弱:

小M特別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雖然他百般掩飾,卻總是小心翼翼的表現出一種“我比你們活的更明白”的姿態,一旦有人戳破他的偽裝,他便一定要跟對方辯(噴)個昏天黑地。

說的直白點,喜歡管閒事的人,幾乎都是玻璃心。

再說的直白點,他們可以說你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而如果你敢回嘴,你會迎來更大的嘲諷和更多的“指導性意見”。


做人先管好自己,記住禍從口出的道理


叄.一場秋涼,一場荒唐

秋天來了,今年北方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更加凜冽一點。

從古至今,人們寄予秋的厚望,是追思,是考量。

前者對他人,後者看自己。

很多人的一生和我一樣,我們一直在避險,一直在認真的生活,認真的對待他人,然後善待自己。

這不容易,甚至有時還會感到很累,不過現在想想這種累是值得的,因為相對於累,我更討厭自己活得愚昧。

有時候,我們無法分清楚自己現在的生活究竟怎樣,是活對了路?還是走錯了方向?

所以我們總是在不斷評估,不斷自省,不斷改變,不斷變得更好。

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做人先管好自己,因為管好自己已經很不容易了。

有人說,這世道人情冷漠,殊不知,更冷的是這個社會的殘酷。

社會的寒冷讓人們有了兩種選擇:要麼保持清醒,要麼閉上眼睛,不管不顧的睡下去。

一個人活得清醒並不容易,保持清醒,更是難上加難。

“面對人生,任何選擇都是自己的決定,因此無論結果如何,永遠不要怪別人。”


做人先管好自己,記住禍從口出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