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爲啥出在陝北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2018

樂 住 Enjoy

蒐集地圖上的每一次風和日麗

生活在美好之中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袁詠儀出演的《木蘭從軍》

花木蘭,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11月30日,迪士尼自宣佈經典動畫《花木蘭》真人電影最終鎖定了中國女演員劉亦菲。

據悉,真人版《花木蘭》的故事是從民歌《木蘭辭》和迪士尼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汲取靈感,講述花木蘭扮成男人,替父從軍的故事。這個故事被中國觀眾、美國觀眾乃至世界觀眾熟知。選角團隊走訪了五大洲,考察了近千名候選人,在要求會武術、英語好、有明星氣質,所以主角不僅要展現出花木蘭極具東方特色的外貌,還要通過表演展現出花木蘭聰明勇敢的性格和擅長騎射,勇於拼殺的英雄氣質。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最近,又有來自制作團隊的消息說,《花木蘭》劇組,已經派出了五人人小組前往陝西延安等陝北及周邊西北地區,考察拍攝外景地,為的就是更大程度的還原花木蘭的歷史背景和生活環境。

很多網友經常問的一個問題:花木蘭男扮女裝多年為啥隊友都沒有發現?為啥這個女漢紙會出現在陝北這塊土地上,我們今天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來介紹一下陝北這個地域的歷史以及延安人花木蘭的故事。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位於延安城區西南20公里的萬花山的花(木蘭)將軍石雕

柔然也叫蠕蠕,有人說他們是塞外雜胡。柔然處於奴隸制剛剛形成的階段,以畜牧為主,輔以狩獵,也略知農耕。由於社會經濟不發達,又處在奴隸制上升階段,所以對外掠奪的慾望非常強烈,時常大舉南侵,以掠奪牲畜和財產。

北魏從建國之初起與柔然的戰爭就從未間斷過。410年(永興2年)拓跋嗣北擊柔然,424年(始光元年)柔然大檀又率6萬騎精兵入雲中,攻拔盛東宮。425年冬,十月,拓跋燾大舉徵發柔然。429年(神 二年)拓跋燾率軍分東西兩路進攻柔然,俘獲戎馬百萬匹,斬殺柔然萬餘人。北魏孝文帝延興初年,連續對柔然用兵,因為柔然佔據了西域,阻斷了北魏與西域的商路。到孝文帝以後,北魏逐漸採用和親通商的政策,雙方戰事才稍稍減少。在北魏同柔然的衝突中,陝北是柔然南下掠奪的主要地區之一。陝北也是北魏抗擊柔然的前沿陣地。陝北地區所受的災難,陝北人民的遭受的蹂躪,在木蘭傳說和《木蘭詩》中得到反映。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根據史料還原的柔然族戰鬥場面

傳說在延安的花家莊住著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花弧。老夫妻生有二女一男,木蘭為次女。柔然入侵,烽火又起,官府徵兵,十萬火急,木蘭嘆息不已,父親年邁小弟年幼,萬般無奈之際,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歷時十餘年的艱苦征戰,木蘭凱旋而歸,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但又不慕功名富貴,回到了故鄉,回到了嚮往已久的和平寧靜的正常生活中。故事頗有傳奇色彩,表現了古代陝北婦女勤勞、勇敢、智慧、堅毅的性格,歌頌了她們愛國家、愛鄉土、愛父母、愛和平,崇尚正義的傳統精神。詩歌傳頌千餘年,木蘭的事蹟家喻戶曉。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延安萬花山,傳說花將軍帶回的牡丹種子繁衍而成

花木蘭的事蹟雖不見諸經傳,根據地方文史工作者的研究考證,其人其事確實可信,延安市萬花鄉有一村名“花塬屯”,世傳其為木蘭的故鄉。花塬屯對面萬花山上,有長約500米,寬約百米的一道山樑,叫跑馬梁,是木蘭練習騎射的地方。今萬花山北坡上,生長著簇簇奼紫嫣紅的野生牡丹,傳說為木蘭親手所植。說來也怪,這方水土培育的牡丹,竟用全部的生命眷戀著故土,移植他鄉便枯萎凋零。在花塬屯東山坡上有一座古墓,是為木蘭將軍墓,延安市將古墓修葺一新,供後人憑弔瞻仰。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位於延安城區西南20公里的萬花山的花(木蘭)將軍之墓

有人查考,宋《太平寰宇記》及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4年(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1980年在大興安嶺發現的《鮮卑族石窟記》)均指出:北魏時期有木蘭其人。元人侯有造在《孝烈將軍祠像辨證記》中提到花家為“延安郡人”。南宋章樵說 “若木蘭者亦壯而廉矣!使載之《烈女傳》,緹縈、曹娥將遜之。”(《古詩源評點》)南宋文人章樵以治學嚴謹而著稱,若無木蘭其人,他斷不會提出將其列入烈女傳的想法。

木蘭的故事產生於北魏時期。北魏道武帝至孝文帝前期,與柔然連年戰爭,戰場就在黃河以北。木蘭故事中所提到的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是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這些地方就是柔然與北魏作戰的場所。詩中所說的“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最後到達胡騎啾啾的燕山戰場,從行軍路線來分析,木蘭也應從延安出發,否則不會在一兩天之內走到黃河岸邊。

古今戲劇所塑造的花木蘭,完全是一個能騎善戰的北方女子,而且自報家門為延安府人氏。詩歌中,木蘭回家受到殺豬宰羊的款待和木蘭出門看夥伴等情狀,完全是陝北人古往今來一以貫之的風俗。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就發生在花木蘭所說的延安府

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徵兵制度非常特別和嚴酷。那時普遍推行兵戶制度,兵戶平時生產,戰時買馬備鞍,準備兵器,應徵上陣。兵戶的地位相當低下,處境相當艱難。平時要學習騎射,邊事緊急出征。連年戰爭,兵員匱乏,連老少病弱也被點入徵發之列。木蘭的家庭應該是一個從事農耕的家庭。陝北地區戰爭頻繁,成為一個準軍事的農牧地區,兵器戰馬隨時可以買到。木蘭家庭也屬於小康之家。機杼之聲相聞,豬羊家蓄滿圈,還有東閣西閣的房舍,女兒們還能紅妝黃花地打扮,戰時還能拿出大批錢款置辦裝備,這樣的家戶在陝北較多,說明徵兵規模很大。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位於延安城區西南20公里的萬花山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2015年的延安城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陝北地區農牧業較為發達,商品經濟也較發達,市場儘管不像詩中所描述的東市西市南市北市一樣,但可以肯定有很大的市場,從油鹽醬醋到戰馬兵器一應俱全。此時是一個民族融合的時代,木蘭就是一個民族融合的形象,既具有漢族閨秀的女工,又具備少數民族騎射的功夫;既有漢族婦女深處閨房理鬢紅妝的文雅嫻靜,又有少數民族豪邁氣概和颯爽英武的氣質。詩中對皇帝稱可汗稱天子,這種胡漢兩家稱呼並存於詩中,在朝廷禁止使用鮮卑語,而民間的交流更多用漢語,鮮卑貴族對北魏政權下的“漢化”頗有感慨,曾嘆息“民間皆以夷語!”足見當時民族融合的程度。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喜歡就轉發

《花木蘭》來延安取景,花木蘭為啥出在陝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