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升華

(作者:張瓊)六月三十日,為了帶母親和小孫女出遊,我們姊妹 三人結伴同行,用輪椅推著母親前行,第一站成都。

七月一日午十一時到達成都火車站,丈夫林先生的嫂姐和侄兒親自接站,久違的親和與安全感撲面而來。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對於"霧都"素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美譽的成都城,早年到過多次,一隔十一年的再遊,使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與體驗。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成都的整潔和美觀是好多城市不及的地方,步行在大街小巷,到處可見林蔭夾道,僻靜處,青石板路兩旁的樹梢上蟬鳴聲聲,路面見不到一絲兒的果皮紙屑,雖是盛夏,連日的雨水給人帶來如秋日般的清涼,母親和妹妹從心裡發出成都是個好地方!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幾天來,我的嫂姐帶我們遊遍了市內及周邊的各景點,各類建築都有它的獨到之美。杜甫草堂、涴花公園、武候祠、錦裡古街、寬窄巷子、文殊院 ,古色古香,這麼精美的建築是在其它省會城市很難看到的。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在成都最令人難忘的當屬寬窄巷子,那裡儼然是成都的一張名片,它折射出了老成都的底片。走至巷口,在通往巷子約兩百米的整面牆上,記錄著七十年代前百姓生活曰常,老式飛鴿牌自行車、上海縫紉機、手推磨盤、林林總總佈滿了老人們對舊時的記憶。走在寬窄巷子中,你能感受到中國人骨子裡的院子院街情結,出則熱鬧,入則寧靜,輕掩屋門,坐在搖搖椅上仰望院子的天……,正所謂"住在街上的院子,鬧中取靜″,也契合了中國的人文精神。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孫女以前只在電視中和畫冊上見過大熊貓,此次的成都行最不能錯過的便是"熊貓基地"了,"熊貓基地"距成都市區約五十公里左右,走進景區,成片的竹林和竹林成蓬的林蔭夾道,給人帶來陣陣清涼,這裡既是大熊貓繁育科研機構,也是模似大熊貓野外棲息環境的生態公園,在這裡可以隔著柵欄或玻璃窗觀看熊貓們的生活,孫女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到熊貓們戶外活動的憨態萌樣,興奮地久久不顧離開。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陪母親遊都江堰是我多年的宿願,以前雖在丈夫大哥的陪同下去過,但走馬觀花沒能仔細瞭解它的過往,此次在導遊的講解下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都江堰不僅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舉世聞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它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多個分堰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身處都江堰我既感嘆我們祖先的驚人智慧,也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勇敢精神所折服。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都江堰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女峰、靈巖寺、翠月湖等,母親在我們的簇擁 下,藉助柺杖爬上了五百多米高的二王廟,滿車遊客為她喝彩,近八十六高齡能獨自走上二王廟的人為數甚少,我們當為母親點贊!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安瀾索橋,是一座古時建造的纜索木排吊橋,走在上面,左右搖晃,也稱天妻患難橋,橋下岷江滔滔惡浪,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之一,此橋寓意深遠,走在索橋上,我與先生攜手而行,從內心領悟″執子之手, 與子攜老″的含義,夫妻幾十年走到今天實屬不易,人生走過大半,餘下的時光當萬分珍視!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看過許多的古鎮,但真正讓人流連往返的當屬四川洛帶古鎮,那裡是古時茶馬古道的途經地,其文化底蘊深厚,傳說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可以說洛帶古鎮就是一部濃縮了的客家史,那裡古樸的建築,斑駁的樹影和一直保留至今的老供銷合作社攴廳,優雅的就攴環境,過口難忘的美食,使人永生難忘。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在成都七晚八天的行程,腦海中定格在悠閒、散漫,文化底蘊厚重中,整座城市溫婉似水,對人極具誘惑力,成都是我先生哥嫂的定居地,所以在成都我也能找到家的感覺,至此一別,相信以後再見機會很多。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七月八日動車至重慶,兒子的朋友安排人及車接站,並早早訂好酒店,下車後直接下榻於解放碑附近的維也那酒店,重慶給人的第一映像是高樓林立,整座城市依山傍水,天氣和人都熱情似火,雖是全國三大火爐之一,但我覺得應屬三大火爐之最了。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當晚王總為我們一行在洪崖洞接風,洪崖洞原名洪崖門,是古重慶城門之一,位於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集商務休閒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角樓"依山就勢,沿江而建。洪崖洞是各種重慶名小吃的集中地,在那裡登頂高樓,可遠觀江景,夜晚燈火通明,多艘遊船仃泊在江中,江面波光粼粼 ,兩岸燈光層巒疊嶂,璀璨奪目,構成一幅幅金碧輝煌的畫卷。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到重慶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對孫女進行一次紅色教育,次日我們隨團參觀了渣滓洞,通過各類圖片和實物的展示,知道了革命先烈在監獄開展革命鬥爭的經過,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些刑具和革命前輩留下的實物讓人感到震撼!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從渣滓洞出來乘車前往千年古鎮磁器口,那裡人文薈萃,古色古香,風景優美。清朝初年,因生產青花瓷,得名磁器口。街道兩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地面由青石板輔成,沿街店鋪林立,各種小商品 琳琅滿目 ,素有"小重慶"之稱。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在重慶第一次目睹了輕軌穿樓,科技的發達和現代化的進展速度讓國人從心中充滿自豪!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到重慶的第三天網約包車至仙女山,遊覽張藝謀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多部影視的外景地"天坑""地縫",武隴的"天坑""地縫"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深666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是一幅絢麗多彩的丹青長卷,這裡可以一睹喀斯特地貌千姿百態的景觀,石林、峰林、溶洞、窪地、天生橋、落水澗、盲谷、漏斗、豎井……,包容萬象,應有盡有,我們僱滑桿抬母親及孫女下到坑底,一家老小暢遊在這世外桃源的人間仙境,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圓滿結束重慶遊,我們乘遊船沿江而下,領略長江雄險秀麗的兩岸自然風光。浩浩長江,滾滾滔滔,有如千軍萬馬,真是氣度非凡。船至瞿塘峽外的白帝城,停靠兩小時,供遊客上岸遊覽白帝城,我和妹妹連日奔波已無力登頂,特僱滑桿上山,在白帝城頂峰俯視窄窄的瞿塘峽口,只見那裡危崖陡立,好像一道雄關險隘,背後群峰聳立,雲蒸霞蔚,十分壯美,從白帝城沿江而下,兩岸斷崖壁立,陡峭如削,在晚霞的照射下奇美壯觀,如同人在畫中走,讓人心曠神怡 !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行至湖北境內宜昌,觀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三峽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展現了人類智慧,造福子孫後代,豋上壩頂,整個壩區一覽無餘,在大壩觀看洩洪閘,洩出的洪水洶湧澎湃,如脫韁的野馬向東奔騰,旅遊區以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多方位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此行我們總算一睹了它的壯觀,母親再三感嘆真是不簡單!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四代人的1000多公里,親情在秀美山水間昇華

帶著疲憊和興奮結束了近半月的遊程,此次的出遊沒有我們嫂姐的鼓動很難讓我有帶老母親走出的念頭,感恩我的嫂姐一路相伴,傾力相助,感恩重慶王總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也感恩母親的堅強毅力和孫女林承熙的吃苦精神,來年今日,我們再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