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專一致志的人生態度,能聽見苦盡甘來的未來腳步!

若有人問我:五行缺什麼。我一定說:五行缺曾、國、藩!人生的每一行都缺——曾國藩!

有人說:近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明朝的王陽明與清朝的曾國藩。毛主席說:餘於近人,獨服曾文正,並認為他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曾國藩對人性有深刻地把握,在官場之中常常能精準地識人用人,做到了量才施用,合理指派,同時在防人、制人方面也極具手腕。後世譽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

以下是曾國藩寫給九弟的信,讀後你一定會感嘆,我為什麼沒有這樣的一個指引人,幫我審時度勢,幫我運籌帷幄,幫我理清紛紛擾擾的世界,給我一雙看清世界的慧眼,人生若有曾國藩,想不成功都不行。

曾國藩:專一致志的人生態度,能聽見苦盡甘來的未來腳步!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正七、有十歸,接弟信,備悉一切。定湘營既至三曲灘,其營官成章鑑亦武弁中之不可多得者,弟可與之款接。來書謂“意趣不在此,則興會索然”,此卻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校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當以為鑑戒。

現在帶勇,即埋頭盡力以求帶勇之法,早夜孽孽,日所思,夜所夢,舍帶勇以外則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讀書,又想中舉,又想作州縣,紛紛擾擾,幹頭萬緒,將來又蹈我之覆轍,百無一成,悔之晚矣。

帶勇之法,以體察人才為第一,整頓營規、講求戰守次之,《得勝歌》中各條,一一皆宜詳求。至於口糧一事,不宜過於憂慮,不可時常發稟。弟章既得楚局每月六千,又得江局月二三千,便是極好境遇。李希庵十二來家,言迪庵意欲幫弟餉萬金。又餘有浙鹽贏餘萬五千兩在江省,昨鹽局專丁前來稟溝,餘囑其解交藩庫充餉,將來此款或可酌解弟營,但弟不宜指請耳。

餉項既不勞心,全劇精神講求前者數事,行有餘力則聯絡各營,款接紳士。身體雖弱,卻不宜過於愛惜。精神愈用則愈出,陽氣愈提則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則夜間臨睡愈快活。若存一愛惜精神的意思,將前將卻,奄奄無氣,決難成事——凡此,皆因弟興會索然之言而切戒之者也。

弟宜以李迪庵為法,不慌不忙,盈科後進,到八九個月後,必有一番回甘滋味出來。餘生平坐無恆流弊極大,今老矣,不能不教誡吾弟吾子。

鄧先生品學極好,甲三八股文有長進,亦山先生亦請鄧改文。亦山教書嚴肅,學生甚為畏憚。吾家戲言戲動積習,明年喜在家,當與兩先生盡改之。

下游鎮江 、瓜洲同日克夏,金陵指日可克。厚庵放閩中提督,已赴金陵會剿,準其專招奏事。九江亦即日可復。大約軍事在吉安、撫、建等府結局,賢弟勉之。

吾為其始,弟善其終,實有厚望。若稍參以客氣,將以鼓志,則不能為我增氣也。

營中哨隊請人氣尚完固否?下次祈書及。(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曾國藩:專一致志的人生態度,能聽見苦盡甘來的未來腳步!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出門十二天了,初七,再有十天就回了,接到弟弟的信,知道一切,把湘營定到了三曲灘,營官成章侄,是武弁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弟弟可與他結交 。來信說你意趣不在這裡,所以做起來興味索然,這是大大不行的。一個人要作好一件事情,便須全副精神去做,全神貫注這件事,自始至終不鬆懈,不能見異思遷,做這件事,想那件事,坐這山,望那山。人沒有恆心,一生都不會有成就的。

我生平因為沒有恆心的毛病,沒有及時糾正為害不淺,當翰林時,本應該留心詩字,卻喜歡涉獵其他書籍,分散了心志。讀性理方面的書時,又雜以詩文各集,使學習的方向歧異。在六部時,又不太用實勁去辦好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專心致志治理軍事,或者又讀書寫字,亂了意志。就這樣,垂老了,依然百事無一成功。就是水軍這件事,也是掘井九仞,還沒挖到水。弟弟應當以我為鑑戒。

現在帶兵,就是埋頭苦幹,盡心盡力,以求帶好兵的方法,日夜不懈以求,日所思,夜所夢,除帶兵一件事,其他一概不管。不能又想讀書,又想中舉,又想做州官縣令,紛紛擾擾,千頭萬緒,將來又走我的老路,百無一成,那時後悔也晚了。

帶兵的方法,以體察人才為第一;整頓營規,講求戰守次之。《得勝歌》裡說的每一條,都要一一講求,至於口糧,不要過於憂慮,不可時常發稟報。弟弟營中已得了湖北局每月的六千,又得江西局每月二三千,已經是極好的境遇了。李希庵十二日來家,說迪庵想要幫助弟弟軍餉萬兩。又有我浙鹽盈餘萬五千兩,在江省,昨天鹽局派兵前來稟報溝通,我囑咐他解交藩庫充軍,將來這筆錢,或者可以酌情解送弟弟軍營,但弟弟不合適指定這筆款要求撥給。

糧餉事情既然不用操心了,全副精神,講求前面講的幾件事,再行有餘力,就去聯絡各營,款接紳士,身體雖弱,卻不用過於愛惜;精神越是用越精神;陽氣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覺時越快活。如果存一個愛惜精神的念頭,想進又想退,奄奄沒有中氣,決難成事。這些都因弟弟說興味索然一句話,引發出來的要你切戒的話。

弟弟要以李迪庵為法,不慌不忙,盈科後進,到八九個月以後,必有一番苦盡甘來的滋味出來。我生平沒有恆心的流弊極大,如今老了,不能不告誡我的弟弟以及我的兒子。

鄧先生品學極好,甲三八股文有進步,亦山先生也請鄧先生批改文章。亦山教書嚴肅,學生很怕他,我們家說話隨便、行為不檢點的老習慣,明年當叫兩位老師改正過來。

鎮江 、瓜洲,同一天拿下了,金陵指日可攻下,厚庵放在閩中任提督,已去金陵會剿,准許他去摺奏事,九江也指日可復。大約戰事在吉安、撫、建等府結局。賢弟勉之。

我開頭,弟弟完成,實在寄予厚望。如果稍微參雜一點客氣,講講客套話而已,就不能為我爭氣了。

營中哨隊那些人,士氣還定固嗎?下次請在信中提到。

(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曾國藩:專一致志的人生態度,能聽見苦盡甘來的未來腳步!

讀完,掩卷,長思,我們的人生,與他九弟為什麼那麼的不一樣,只要專心致志,念念不忘,定換來必有迴響,苦盡甘來。若還不成功,那就是天意了。但話返回來講,芸芸眾生何嘗又不是太缺少那種真正的專一致志,浮躁的社會,浮躁的心態,浮躁的行為,那麼多的誘惑,那麼多的情緒左右,真正專一致志者寥寥無幾,而這種專一致志,未嘗不是對個人,對社會的一劑真知良藥,只是願服者有多少呢?是你,是我,還是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