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江公交車的最後一程:離家只剩348米,致命爭吵終結一切

墜江公交車的最後一程:離家只剩348米,致命爭吵終結一切

根據公安機關調查走訪與車輛內部視頻監控,此次事故原因為“乘客與司機激烈爭執互毆致車輛失控”。“因為一個人錯過了一個站,導致一車人錯過了一生”,對這座美麗的山城而言,一時坍塌的不僅是公交車,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體諒。

10月的最後一個夜晚,在長江水底沉睡了85小時20分的公交車“渝F27085”露出水面。這輛萬州市民心中曾經的“最美公交”,玻璃全部破損,上層部分坍塌。有船隻拉響了低沉的汽笛聲,持續了5秒過後,像是某種呼應,重慶萬州長江二橋附近所有的船隻一齊發出悲鳴。

墜江公交車的最後一程:離家只剩348米,致命爭吵終結一切

3天前的上午,搭載了15人的22路環湖公交車在行駛中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斷護欄,沉入江底。

在萬州的南山公園,出事後每一天,草地和臺階上都坐滿了人,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長江二橋附近的水域。有人專程買了價值幾千元的專業望遠鏡眺望救援情況,有人夜裡11點多穿著厚外套前來駐足。

墜江公交車的最後一程:離家只剩348米,致命爭吵終結一切

悲傷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座城市——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事故,一名參與救援的隊員失去了父親,一名結婚10年的丈夫失去了妻子,一個1歲多的孩子同時失去了父母。截至11月1日15時,13名遇難者遺體身份已全部確認,仍有2人失聯。

根據公安機關調查走訪與車輛內部視頻監控,此次事故原因為“乘客與司機激烈爭執互毆致車輛失控”。“因為一個人錯過了一個站,導致一車人錯過了一生”,對這座美麗的山城而言,一時坍塌的不僅是公交車,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體諒。

生死2秒鐘

這是一場事先吵鬧的悲劇。10月28日9點35分,劉月玲(化名)在萬州龍都廣場四季花城站上了22路環湖公交,想去位於壹號家居館站的窗簾店。

由於道路維修改道,22路公交車不再經過她的店面門口。她錯過了司機冉湧的提醒——在目的地的前一站下車,這裡距她的店鋪不足1公里。當劉月玲發現自己離目的地越來越遠時,她要求冉湧在路邊停車。對公交司機而言,不到站臺停車是違犯規定的,冉湧沒有理會她的請求。

10點3分32秒,吵鬧開始。這個48歲的女子從座位起身走到駕駛座右後方,靠在扶手立柱上指責冉湧。42歲的司機多次轉頭與劉月玲解釋,並升級為爭吵。

據監控視頻顯示,這場爭吵整整持續了5分鐘17秒,警方的通報裡寫道,“爭吵雙方相互有攻擊性語言”。

據從前在劉月玲隔壁開店的張資梅(化名)說,劉月玲不是一個很好打交道的人,她脾氣比較暴躁,“我們一直不喜歡她,不怎麼跟她深交”。

另一名與劉月玲相識的女士也表示,這個人比較衝動和偏激,“以前我做飾品生意的時候我們還是微信好友,後來我生意擴大了,也增加了窗簾生意,她一下子就把我微信刪了”。

10時8分49秒,當車行駛至萬州長江二橋,距南橋頭348米處時,爭吵升級為肢體攻擊,劉月玲舉起握著手機的右手擊打公交車司機的頭部,冉湧還手了,兩秒鐘不到,這輛時速51公里、搭載了15條生命的公交車往左側急打方向,撞斷了護欄。

行車記錄儀記錄下的事件經過。

行車記錄儀記錄下了這15名司乘最後的聲音和畫面:尖利的叫喊聲、哭聲幾乎是一瞬間響起來的,車輛的擋風玻璃猛地一下往下扎,畫面定格在一片碧色的水域上,“渝F27085”墜入江底。

離家348米

對於這15個人而言,10月28日本該是悠閒自在的一天。這天,霧濛濛的萬州城難得出了大太陽,又逢週末,許多人帶著孩子去商場、公園遊玩。

冉湧早早地起床了。他是22路公交車司機,每天開著這輛40座的公交車沿江轉圈,每趟35個站,不堵車的話,一趟大約需要1個小時。他的上班時間在6點左右,這天,他5點零1分便出門上班了。

這個42歲的司機很喜歡唱歌,頭天晚上9點44分在唱歌軟件上唱了一首《再回首》,第二天早晨在第一趟車發動之前,又重新唱了一遍這首歌,在5點24分點擊了發送。26分鐘後,他開始跑今天的第一車。

上午9點25分,是他當天的第三次“環湖”。日頭漸漸熱了,人也多了起來,他從起點站萬達廣場出發,10分鐘之後,劉月玲上車了。

9點38分,退休教師周大觀上車了。他今年76歲了,每天能走4萬步。他愛看花,6點多便起來坐兒子周小波的車去西山公園看菊花展,因為出門來不及,早餐只喝了一杯熱水衝的麥芽精。此時,他正要坐車回家吃飯。

9點48分,準備給兒媳婦慶祝55歲生日的老人龍承秀也上車了,她身體很好,80多歲了也能到處走動,每隔一兩週都和兒女出去吃火鍋,吃甜食。這天,她沒等孩子們開車過來接,自己坐公交去給他們一個驚喜。

9點55分,住在臨江一處小區的一家四口出門了。這一天天氣太好了,平日裡不愛出門耍的外婆和媽媽決定帶著兩個不足3歲的小朋友去萬達廣場玩,小傢伙都穿著大紅外套,電梯門一開便跑出去。小區的監控錄像顯示,出小區門時,兩個小傢伙又蹦又跳,一直拽著外婆的手往前跑。

48歲付仕芳上車了,她在製衣廠上班,趁著週末出門去辦事。據公交車上採集的數據顯示,在9點52分到9點59分,7分鐘內便有8名乘客上車,最後兩名乘客上車刷卡的時間為9點59分。

悲劇發生在10點零8分,冉湧駕駛的公交車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之後衝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有路人一邊拍視頻,一邊對著破碎的欄杆和泛著油汙的水面驚慌大喊,“長江二橋,長江二橋,大巴車,下河了”。

一個住在長江二橋周邊小區的退役軍人稱,這15人之外,他見到了一名“倖存者”。出事那天,他在長江二橋的橋頭洄瀾塔公交站附近遇到一位女孩,看對方面色不好,主動關心了幾句,“那個女娃兒說身體不舒服,提前下車走會兒,沒想到躲過了一劫”。

而周大觀,那個戴著黑色機械錶的老人,離家只剩348米,過了這座橋,對岸就是他的家。

“我站了出來”

據警方通報顯示,“渝F27085”墜江後靜靜地沉在長江二橋上游約28米、水深約71米處,整個車呈30度角前傾,車輛結構部分受損。

一切都太突然了,沒人願意相信“怎麼會這麼巧,我家裡人就在車裡”。

因為老人卡是實名制,警方很快確定部分車上老人的身份。周大觀的女兒接到警方的電話時,以為對方是騙子,她不停地撥打父親的電話,只聽見機械的女聲重複“您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直到去抽取DNA時,她才有一點實感,父親可能真的去了。

她已經無力去追究誰的責任,“人都回不來了”。冉湧不是一個沒有經驗的司機。根據萬州公安交巡警支隊的通報,冉湧初次領駕駛證的日期為1994年10月1日,他有著24年駕齡。冉湧戰友的敘述,他之前開過廣州、貴陽等地的旅遊大巴和公交車。在鄰居的眼中,冉湧是一個喜歡釣魚,喜歡健身的人,“總是笑眯眯的提著一壺茶去上班,不會和人爭執,更不至於主動害人”。

更多的人將關注點放在了“司乘關係”上。許多人轉發往年類似的新聞:2015年12月15日,萬州22路公交車上,一名女乘客未聽到廣播坐過站,遷怒司機破口大罵,司機還嘴後,遭到女子暴打,並搶奪方向盤。最後公交車撞上行道樹,車頭受損,有乘客受傷。當時女乘客被刑拘。

知乎上一個名叫“莞爾”的網友記錄了自己親歷“司乘糾紛”的故事:公交車經過跨江大橋時,女乘客因為小事與司機發生爭執並衝到司機旁邊。她站了出來,批評女乘客不該在司機開車時跟司機說話,之後整車的人都在制止這名與司機爭執的乘客。

她忍不住呼籲大家,應該及時制止乘客干擾司機駕駛等行為,“還打算繼續沉默嗎?”

“又見”

11月1日,我見到了周小波,他是逝者周大觀的兒子,也是一名在現場參與救援的藍天救援隊隊員。剛結束救援,他便被媒體發現,正在密集地接受採訪。

和大家想象中的遇難家屬不同,他不輕易掉淚。這個今年43歲的萬州男人,皮膚曬得黝黑,留著圓寸,白頭髮一根根冒出來,談到動情時,有些不知怎麼辦才好,將視線望向別處,平復了情緒過後再將視線轉回來,然後特別不好意思地對記者說,“你喝水”。

墜江公交車的最後一程:離家只剩348米,致命爭吵終結一切

逝者周大觀兒子周小波在接受採訪。

他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沒事,你看我也沒事”,救援時該吃飯就逼著自己吃飯,隊友也特別懂他,不多說什麼,都在拼命幹活,有空了過來拍拍他的肩膀。

但悲傷是藏不住的。每次採訪過後,記者散去,周小波都會悄悄去洗手間,他把水聲開得很大,出來時眼通紅。

10月31日夜晚,我來到公交車司機冉湧父母家樓下,那是一處90年代修建的私宅,樓層低矮,樓梯只能容納一人通過,他們一家5口租住在3樓出租屋裡。剛上二樓一轉彎,能看到冉家浴室昏黃的燈亮著,水汽從一個小小的窗口冒出來。冉湧的母親,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一邊洗澡一邊藉著水聲偷偷哭。她不知道,因為樓道隔音不好,來來往往的鄰居都聽見了她的嗚咽。

墜江公交車的最後一程:離家只剩348米,致命爭吵終結一切

周大觀很喜歡花,小區裡的花花草草他都會自發修剪。

一個失去了4名親人的受害者家屬,給我看手機裡留存的小視頻,逝去的那兩個小朋友正是最好玩的年紀,每天洗完澡穿著睡衣在床上滾來滾去。外婆會用打氣筒幫他們給氣球充氣,氣球吹成蘋果大小,小朋友便舉著胖乎乎的小手捏癟,外婆也不惱,一次一次陪著他們推打氣筒,玩“充氣放氣”的遊戲,孩子們咯咯笑。

一切都回不去了。救援的85個小時裡,周小波沒怎麼合過眼。任務暫時告一段落時,他會忍不住去江邊看著,看著“起來了一個,又起來了一個,會是父親嗎?”公交車被拉起來的那一瞬,鳴笛聲響起,許多救援人員都在拍照,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傷心,救援任務結束了,接下來他要面對父親的死亡。

今年年初,他失去了母親,現在忽然失去了父親,真的體味到了那句話,“父母還在,不管多大年紀,40歲、50歲,自己都是一個小孩,父母走了之後,不一樣了。”

今天早上,周小波去殯儀館看望了父親,“表情挺安詳的”。父親的遺物裡,還有他買的黑色機械錶,被放在一個編號為“7”的袋子裡。這些天,家裡的燈一直亮著,父親種的十幾盆花都還好好的,聽人說,燈亮著,能讓父親找到回家的路。

他常常會點開父親的微信看看,希望能和這個微信名叫“重逢”的老頭兒重逢。剛剛註冊微信時,周小波曾問過父親,為什麼微信名叫做“重逢”,父親說,因為他的名字是“大觀”,“觀”字拆開是“又見”,“又見,便是重逢”。

墜江公交車的最後一程:離家只剩348米,致命爭吵終結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