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故事: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載

唐代李冗《獨異志》裡記載:

盲人葫蘆生精通易經占卜。劉闢剛剛考中科舉後,就找到葫蘆生算卦,預測將來的官位如何。葫蘆生起了一卦,名叫「無妄之隨」。推斷說:「從今天起至二十年後,你的官位在西南方,最後會不得好死。」

算命故事: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載

不久,劉闢跟隨韋令公到西南方的四川任職,官至御史大夫,行軍司馬。二十年後,韋令公病死,劉闢上奏皇帝想接替韋令公的官位,皇帝不答應。劉闢就化妝成老百姓,騎馬去找到葫蘆生,請求算算前程。葫蘆生起卦,又得「無妄之隨」。於是便說:「我二十年前曾給一個人算了一卦,卦名叫『無妄之隨』,今天又佔得同樣一個卦,難道你就是二十年前找我算卦的那個人嗎?」劉闢連連稱是。葫蘆生說:「如果你就是以前找我算卦的人,那麼災禍馬上就要降臨到你的頭上了。」

劉闢不相信葫蘆生的話。騎馬返回四川后,率兵叛亂,旋即被唐憲宗的軍隊擒獲,斬殺於藁街街頭。

六、兩次相面,前後結果生變化

算命故事: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載

宋代洪邁《夷堅志》卷七記載:

丁湜年輕時,長相英俊,頗有才氣,可是卻喜歡賭博和嫖妓。其父罵過打過後,見無效果,有一次便將丁湜捆綁起來,囚禁在空房裡,並斷其飲食。丁湜在快要餓死時,家中的老女僕可憐他,把他偷偷地放走了。

丁湜逃出家門後,向親友借錢,來到京城,並進入太學,取得了貢生資格。等到尚書省開考前,丁湜心中沒有把握,就到相國寺去算命。相國寺的術士給丁湜看相後說:「先生啊,我看了很多人的相,都沒有你的好,這次大考你會考得第一名。」說完後,這位術士還寫下了「今年狀元是丁湜」的大字條帖在牆上。

算命後,丁湜得意洋洋,忘乎所以,老毛病復發,又去聚眾賭博。手氣好,一天就贏得了好幾萬。猛玩了兩天後,想到考學的事,心裡覺得不踏實。於是又去相國寺看相。那位術士一見丁湜,大驚失色說:「哎呀!你的氣色怎麼變了?看來你的狀元是當不成了。可惜啊,上次我寫下了你當狀元的大字條,這將會毀掉我多年的好名聲啊。」

丁湜問他為什麼兩次相面的結果前後不一致呢,術士答:「相面首先要觀察頭部的天庭位置,這個部位光明潤澤就必然諸事順利。而你今天這個部位枯燥暗黑,莫非你這兩天干過什麼謀人錢財的事情,使命運變差些了呢?」丁湜便將賭博贏了很多錢的事告訴了術士,然後又問:「如果我將所贏的錢全部退還給人家,能不能補救呢?」術士說:「你既然已經做了謀人錢財的事,當狀元還是沒有希望了,但如果你能將錢全數退還掉,那麼你還能考中甲科,不過名次會在五名之下。」

丁湜返回後,將錢全數退還給了人家。科考開榜,丁湜果然排在甲科第六名。

七、易經算命,預言科舉如看榜

算命故事: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載

《夷堅志》第十九卷記載:

王垂,字仲共,江西南城人。乙丑年參加全省考試前,去拜訪算命先生史言方。史言方聽他是南城人,便說:「今天早上費縣的李鼎、周楠、餘去病、石仲堪四位先輩來我處問前程,我通過預測後告訴他們,除了石先生外,其他幾人都能考中。」史言方問王垂熟悉什麼經書,王垂說自己熟悉《易經》。史言方又說:「南劍縣的鄧偉先輩也熟悉《易經》,他來我這兒問卦,我算他今年會考取第一名。」

接著,史言方問了王垂的生辰八字,推算後說:「你今年考不上,後年也考不上,你應當在辛未年才能考上。」後來,這六個人的功名,果然都像史言方所預言的那樣。

辛未年,王垂參加朝廷考試,之前,又與同鄉江秉鈞去找史言方算命。史說:「你倆考取的名次都不是很高。王先生尚能列在黃甲。江先生的八字中帶隔角煞,必然是過繼給別人的吧。」二人驚歎不已,因為江秉鈞確實是甘家的兒子過繼給江家的。考試的結果,都如史言方所測,王垂名列第四甲,江秉鈞名列最末等。

 八、奇哉怪也,摸脈能測兒子命

宋代周輝《清波雜誌》載:

作者曾聽他父親的朋友許志康談論「太素脈」,說可以通過摸手脈來推斷人的吉凶禍福。他說,治平中(公元1065~1066年),汴京有個道緣法師,曾為宰相王安石診脈,從脈象上看出王的兒子有考中科舉之喜。第二年,王的兒子當真考中了進士。王安石還為道緣法師題詞:「妙應大師道緣,診父之脈而知其子有成名之喜。」

翰林王承旨認為,自古沒有通過脈象診斷出兒子考功名的先例。道緣法師反駁說:「古代秦國名醫和診晉侯之脈,即知其良臣將死。既然良臣的命運能從晉侯的脈象中摸出來,從父親的脈象中摸出兒子的命運,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九、好易成痴,富貴於我如浮雲

清代黃協壎《鋤經書舍零墨》記載:

居住在南邑鹿溪鎮的馬敬六先生,嗜好易經占卜技術。有一次,他與老師唐柴溪一起去京城參加科考。臨走前,佔了一卦,他對老師說,我們兩人都能考上,老師您是第一名。

開榜後,榜上不見唐柴溪的名字,眾人都嘲笑馬敬六的卦不靈。馬敬六對自己的測算堅信不疑,仍然說:「我的老師一定考中了,是第一名!」第二天,唐柴溪的名字果然登上了續榜第一名進士。

有一天,馬敬六路過朋友的書齋,朋友想一試他的算卦功夫,故意用杯子蓋著一樣東西叫他測算。馬敬六一算說:「這個東西是竹子做的,長不過二寸,腹內是空的,頭部的顏色是紅的。」朋友笑著說:「我蓋著的東西是一個竹子做的筆帽,被你測中了,但是頭部的顏色不是紅的,這點錯了。」馬敬六要求打開杯子看看,一看之下,筆帽的頭部果然染有硃砂紅顏色,原來是學生所為,朋友並不知道。

馬敬六雖然考中了舉人,但不願做官,回到家鄉種田讀書鑽易經。他經常拿器物做實驗品。有一天,他預測他家裡的一件古瓷器會在當天中午被打碎。他就好奇地把這件古瓷器放在桌子上,親自守在旁邊注視著它,看它會怎樣被打碎。守到中午,夫人叫他吃飯,他呢,正看到緊要處,對夫人的叫喚置若罔聞。夫人看見他那痴痴呆呆的模樣,氣不打一處來,拿起那件瓷器就砸在地上,瓷器頓成碎片。馬敬六一邊笑一邊點頭說:「哦,哦,是這樣碎的啊,靈驗,靈驗!」

十、人生聚散,茫茫天數早有定

宋代馬永卿《嫩真子》記載:

洛陽書生張起宗,年約四十,以教書為生。

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看見過來一大隊車馬人群。詢問路人,才知道是文彥博從成都調職歸來,姬妾差人都穿著很華麗的衣裳,不時散發出陣陣芳香,文彥博心中羨慕,嘆了一口氣說:「我與文彥博是同一年出生的人,他是那樣闊綽,我是如此寒酸,怎麼能和人家比呀!」這時,旁邊的一位盲人命師聽見了,就說:「秀才啊,我替你算算命看看。」張起宗便向他告訴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只見這位盲人命師將百餘個算子佈置在地上,約有幾丈長,推算了許久,才對張起宗開口說道:「真可笑啊,你雖然與文彥博的命格大運不同,但是三十年後,你和他的小運相同,可以與他同桌吃飯九個月的時間。」

三十年後,奇蹟發生了。某日,七十多歲的張起宗正在會節園教書,突然有人請他去見一個人。他去了一見,不是別人,就是文彥博。原來文公退休後,也住在了洛中,今日沒事遊玩到這裡,聽見有人教書,就把他叫來聊聊。一聊之下,才知兩人是同年,話也談得比較投機,遂成了朋友。文公還叫張起宗為「會節先生」。

此後,文公只要是請客,就必請張起宗,他去參加別人的宴會,也要把張起宗帶上,張起宗不去,文公也就不去。就這樣,一直到文公去河陽看望當知府的兒子時,兩人才沒在一起,一算兩人在一起同桌吃飯的時間,剛好是九個月。 諮詢命理專業知識,助你通曉人生秘訣,讓更多人清楚自己的命理知識,探究真的原理,知曉人生迷途。實力明顯可見,其命理、八卦、風水、起名、擇吉等技術精湛,特精於【婚戀情緣、事業財運、學業考試、疑難大事】之預測,指導明確,深受廣大客戶信賴。從易30餘載,實力淳厚,心性禪悟、厚積薄發,正所謂:千金求一法,善結有緣人,本師預測真實可靠,絕不欺瞞,指點迷途之人,為有緣人排憂策劃,熱誠歡迎有緣人進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