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住用戶數據還不夠?Facebook因數據作假被廣告金主指控

深陷“劍橋分析”數據洩密醜聞的Facebook本應努力重新獲得用戶信任,但最近被廣告主指控數據作假。屋漏偏逢連夜雨,一邊得罪了用戶,一邊又得罪了金主,Facebook日子不好過。

先來說Facebook是怎麼把廣告金主得罪了的。最新消息稱,多家廣告主針對Facebook提出欺詐指控,Facebook採用不準確的廣告觀看計算標準,大大高估了用戶觀看視頻廣告的時間,這是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其實,Facebook在2015年1月就知曉視頻觀看量指標中存在違規行為,但直到2016年,Facebook才披露了視頻廣告觀看量計算方式存在的問題。2016年,多家小廣告主向加州聯邦法院發起訴訟。同時,原告方獲得了Facebook內部記錄,起訴書引用Facebook內部文件稱,錯誤計算的程度遠遠超出外界知曉的情況。目前,該事件還未有進一步的處理結果,Facebook能否全身而退還未可知。

的確,Facebook一直捂著自家廣告數據不讓別人看,這種做法被質疑為“給自己的作業打分”。未來Facebook或許會迫於壓力允許外界獨立衡量和審計廣告效果。

Facebook視廣告數據如生命的做法當然就是為了錢。eMarketer最新發布廣告支出預測顯示,2018年將成為美國數字視頻廣告的里程碑。今年美國的數字視頻廣告支出將增長近30%,達到278.2億美元,這意味著視頻廣告將佔美國數字廣告支出的25%。此外,數字視頻廣告支出預計將以兩位數的速度持續增長,截止到2020年,將達到500億美元。

Facebook這一頭惹怒了廣告主,另一頭又不停的刺激用戶的神經。對於用戶來說,主要的上網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別人的內容我愛不愛看,一個是自己發的內容安不安全。Facebook這兩塊陣地目前都有失守的趨勢。

先來說“別人的內容我愛不愛看”的問題。

不得不說Facebook的漏洞很奇葩:向喪子母親推送嬰兒產品廣告。北京時間10月19日早間消息,一位女性通過Facebook透露她的孩子胎死腹中後,Facebook依然會繼續向其推送嬰兒產品廣告。然而,她之前已經進行過系統設置,所以Facebook本應屏蔽這些內容。Facebook發言人表示,他們已經發現這個漏洞並正在著手解決問題。此外,在Facebook 上出現的各類虛假廣告也亟需治理。據stuff消息,新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上週公佈了一些Facebook虛假廣告,這些虛假廣告利用她的形象做數字貨幣宣傳,並宣稱新西蘭財政部投入了一半收入在比特幣上。

再來說“自己發的內容安不安全”的問題。

10月17日,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稱,在9月Facebook遭遇的安全入侵事件中,約300萬歐洲用戶隱私數據被盜。根據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數據保護條例)Facebook的2017年收入超過406.5億美元,公司可能面臨高達其年度全球收入4%的罰款。因此,Facebook最高可被罰款16.3億美元。外媒10月18日報道,Facebook認為,竊取其3000萬用戶私人信息的黑客是Facebook和Instagram的一群垃圾郵件製造者。

Facebook的內部管理和人事也在不斷調整當中,公司內部人事動盪,分歧重重。截至10月,Facebook今年以來共有9位高管宣佈離職,包括因與扎克伯格在商業模式上存在分歧而離職的Instagram聯合創始人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和邁克-克里格(Mike Krieger)。

不過扎克伯格自己也面臨逼宮壓力。包括紐約養老基金在內的幾家持有Facebook股份的公共基金支持股東提議,將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從Facebook董事長職位上撤下來。該提案將在2019年5月的公司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根據Facebook最新的委託書,他在Facebook投資者中的投票權份額為59.9%。

從被曝出洩露用戶數據至今,Facebook的負面消息一波接著一波。目前看來,安全隱私問題拖得越久,Facebook的核心業務越可能會受到影響。失去了來自金主、用戶兩端的信任,Facebook建起的社交帝國能否延續大而不倒的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