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籌新聞風雨十年路 大浪淘沙後留下的佼佼者在玩什麼?

眾籌新聞風雨十年路 大浪淘沙後留下的佼佼者在玩什麼?

眾籌,譯自英文 crowdfunding,即向眾人籌集資金的意思。通常指人們在互聯網上的一種合作行為,是通過互聯網上的眾籌平臺向不確定的公眾募集項目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

眾籌新聞,可以理解為媒體或者自媒體人發動一項新聞報道計劃,面向公眾籌集資金以開展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的一方可以及時獲得事件最新進展作為回報。“眾籌”這一概念來自於“眾包”,2006 年,互聯網雜誌《連線》主編傑夫•豪在《眾包:大眾力量緣何推動未來》一書中提出了“眾包”,即利用互聯網發現創意並把工作分配外包。其中包括集體智慧、集體創造、集體投票和眾籌。

2008年11月,眾籌平臺 Spot.us 上線,推出了“眾籌新聞”板塊,被認為是眾籌新聞崛起的標誌。其後幾年間,各路以新聞作為目標的眾籌平臺玩家們都先後進入這個領域,又最終選擇離開。國際上來看,這其中包括為了集體資助新聞設立的Spotus,為獨立媒體提供資金的Contributoria 和indie voices(獨立聲音),針對攝影新聞的Emphas.is 以及針對視頻新聞的 Vourno 。

時間來到2018年,十年過去了,大浪淘沙之後,目前眾籌網站依然不少,領頭羊之一當屬Kickstarter,這家公司的優勢概括起來就是:項目多,用戶多,錢多。

Kickstarter,眾籌新聞領域的佼佼者在玩什麼新花樣?北京時間2018年7月20日凌晨,該網站的主頁是這樣的:

眾籌新聞風雨十年路 大浪淘沙後留下的佼佼者在玩什麼?

作為一家成功的眾籌公司,Kickstarter為想要籌集資金的個人或機構提供籌資平臺,並向籌資成功的項目收取5%的籌款金額,作為維持自身運轉的費用。

Kickstarter在2009年推出,在2014年上線了新聞眾籌項目。半年內共發起了新聞眾籌項目463個,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參與這些項目的出資者達78315人。在這一網站,新聞項目的資金成功率已達到35%。

Kickstarter最新一次成功的新聞眾籌項目是由美國地方報紙《科羅拉多太陽報》發起的。

據2018年6月《紐約時報》報道,前《丹佛郵報》記者和編輯與區塊鏈初創公司 Civil 媒體公司合作,推出了一個當地在線新聞報《科羅拉多太陽報》(The Colorado Sun)。《科羅拉多太陽報》將通過Civil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儲存數據,首批資金來自Civil。《科羅拉多太陽報》團隊稱,將集中做調查型、解釋型和敘事型新聞,並且完全沒有廣告。

眾籌新聞風雨十年路 大浪淘沙後留下的佼佼者在玩什麼?

科羅拉多試圖通過民眾捐贈來支持沒有廣告的、高質量的本地新聞報道。他們的籌款目標為7.5萬美元,在項目上線的24小時內,就已經籌到了目標金額的2/3。而截至北京時間2018年7月20日凌晨,該項目已經募集到了超過16萬美元。

眾籌新聞風雨十年路 大浪淘沙後留下的佼佼者在玩什麼?

但是,即便是佼佼者,新聞眾籌項目的數量和相應收入量級還是太小了,即便跟日薄西山的傳統媒體相比,新聞眾籌項目的收入跟200億美元的報紙廣告收入相比還是杯水車薪。Kickstarter對眾籌新聞的支持也遠遠落後於另外兩種集資方式——慈善募款和風險投資。

而且,目前來看,新聞類項目的數量在Kickstarter上也落後於另外14個類別的項目。Kickstarter對各類項目的“一碗水沒端平”可以理解,該公司本來就不是一家媒體。有學者認為,按照劍橋商學院給出的定義,Kickstarter這種類型的眾籌平臺,是通過大眾參與為一個項目籌集資金或對其進行風險投資的做法。從根本上而言,它是眾包的金融替代品形式。

眾籌新聞風雨十年路 大浪淘沙後留下的佼佼者在玩什麼?

不管怎樣,不同於主流大眾傳播媒介將追熱點作為主要任務,眾籌新聞向受眾提供了小眾化、個性化的新聞需求,是處於利基新聞市場的長尾新聞。十年來,眾籌這一商業融資模式被引入新聞生產,可以說是業界非常大膽的創新與探索。

在下一個十年,眾籌新聞會給新聞生產模式帶來哪些奇蹟?讓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