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3月16日, BOE(京東方)攜手成都市高新區共同舉辦了“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全面探討物聯網時代數字藝術新機遇,推動數字藝術走進大眾。同期,BOE(京東方)主辦的“藝數新成都”主題畫展在成都當代美術館正式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偉先生致辭

李偉希望通過本次論壇與BOE畫屏為橋樑,進一步增加藝術界與科技界的深度合作,真誠希望藝術家朋友們繼續關注京東方發展,互相成就,互利共盈,真誠希望京東方紮根蓉城大地,加快設立西南藝術品數字化中心,使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通過數字科技走進普羅大眾,走向世界,傳承巴蜀文化,發展天府文化,營造城市人文。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巡視員李南書先生致辭

京東方是物聯網時代藝術生態的倡導者和推動者,致力於將科技與藝術結合,把藝術帶進千家萬戶。京東方推出的藝術物聯網產品是全球首款智慧數字藝術屏,BOE畫屏集藝術傳播、藝術欣賞為一體,能還原藝術原作的顯示終端以及更多附加服務,尤其是為我們的消費者提供了原作的審美基礎。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京東方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炎順先生致辭

京東方畫屏是京東方集團在數字藝術領域軟硬融合的創新產品,也是京東方在全球產品首先推出來的創新產品。京東方通過構建數字藝術物聯網,為用戶提供一個藝術欣賞和交易的平臺,將數字化的繪畫、影像、文物、非遺等藝術品,通過人工智能和新型顯示等各種先進的顯示技術進行完美的展示,使科技收藏的文物和文字都能夠活起來。目前,京東方數字交易額已經超過100萬次,京東方同時也和200餘家國內外的藝術機構和商業機構開展了深度的合作。未來,我們將從技術端、產品端和應用端等各種層面的用戶,共同的合作,一起來推動數字藝術的建設,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中央美術學院趙力教授演講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分享了成都博物館如何運用數字化技術助力公共服務水平和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質方面的嘗試。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與管理教育學院副院長趙力教授作了“生活藝術和數字化”的主題演講。四川大學的蔣維剛博士從專業教學的角度給大家講解了“數字藝術的創新與傳承”。視覺中國整合營銷總經理金鑫就數字藝術品的交易如何實現進行主題分享。京東方集團數字藝術SBU首席執行官肖軍峰先生介紹了畫屏的發展戰略。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戰略簽約儀式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主題畫展開幕式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展覽現場


“藝數新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開幕

“藝數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嘉賓發言實錄。

嘉賓:京東方集團數字藝術SBU首席執行官肖軍峰先生、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趙力教授、中國藝術攝影家學會副主席鍾維興先生、電子科技大學王承雲教授、視覺中國整合營銷總經理金鑫先生、榮寶齋教育首席產品觀牟利先生。

肖軍峰:謝謝主持人。說專業其實一點都談不上,我們也是藝術小白。今天非常榮幸請到了各位嘉賓朋友。剛才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主題演講,相信大家對於數字藝術發展,還有未來存在的機會,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今天,我們請到的這幾位嘉賓非常不容易,見到每一位我心裡都非常激動。今天我們看到嘉賓裡有整個藝術數字鏈的合作伙伴,下面我提幾個問題,拋磚引玉,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第一個,我想問一下趙力老師。趙力老師一直對BOE畫屏非常支持,本次論壇我們進行了首屆BOE畫屏數字大展,趙老師一直在做策展,這次策展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趙力:記得去年在武漢BOE畫屏大會上,集團跟我有一個戰略合作,把我聘為策展人。這是一個大命題,我覺得這是我跟BOE畫屏的合作,在旁邊的美術館我們做了一個展覽。從展覽的角度來說,如何把畫屏和藝術展覽結合起來。在展覽過程當中我有一個體會,原來我們把藝術的原作作為一個策展的內容,原作有保險,有貴重的作品,還有一些作品是單一的,一幅作品借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就沒有展覽的機會。這次有BOE畫屏,我覺得我們的策展方向更有餘地,我們可以把原作和畫屏結合起來。BOE畫屏的質量非常好,我們的展很多都是油畫作品,油畫作品裡油畫的質感都表現出來,而且有一些老的油畫有裂開的痕跡,昨天我們有幾個同事都說效果真的好,基本上和原作一模一樣。上次在武漢開會的時候,冷軍先生給畫屏打分是90分,接近於原作,或者就是原作本身。

這次展覽,我們在二樓做了一個專題策劃,做了中國油畫的誕生,完全用畫屏呈現的方式,把文獻類的作品和歷史類作品聚集在一起,我們用30個畫屏來展示中國油畫的歷史。這樣一種展覽方式,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肖軍峰:我第二個問題問電子科技大學的王教授。王教授剛才在聊天的時候提到,王教授是真正的藝術家,一直從事數字藝術的方面的研究。請王教授說幾句,關於對數字藝術的瞭解,從專家的角度給大家做一些解讀。

王承雲:其實我是比較純粹和比較單一的繪畫藝術家,只不過我在德國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很早接觸到數字藝術,那時候叫媒體藝術。有一個專門的媒體藝術館,這個美術館很多年就專門注重收集、展示媒體藝術,他們走得很早,我回來已經十幾年了,我在那兒已經呆了很長時間,那是30年前的事情。對於今天來談什麼是媒體藝術,我只能說我是從很單一的角度來談一談什麼是媒體藝術。在我的經歷裡覺得,媒體藝術分三種,一種是純粹的媒體藝術,所謂純粹藝術,我的感覺是沒有項目,沒有主題,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個性,以數字計算機這種方式來隨機創造作品,這個叫純粹的數字藝術。當然,這個數字藝術,我從畫家這個角度還告訴你,它不是用數字為主題來我的一些藝術樣式,而是通過電子計算機編程,來達到另外一種美學,這可能是動畫,也可能是動態的一些雕塑作品。這種是純粹的電子藝術。

還有一種是有主題,但是是設計者根據主題,把自己的思想、創意,通過電子編程變成一種藝術形式,這類是具有創意的。還有一種就是功能性的,這種功能性,比如說我們用我們的技術,包括京東方今天要推出的把美術館,把博物館,把藝術家的作品搬到家裡來,這就是京東方現在做的,我稱這類叫功能性的。京東方屬於第三個功能比較大的,但是你們有你們的創意。我今天提前看了展覽,作品我還以為是燈箱,它的那種透過來的光,雖然可以看到原作的優勢,但是它的缺點可能是薄度不夠,如果再薄一點,再跟原作大小一樣,貼著就像一張紙和畫框,這樣就比較真實。

肖軍峰:謝謝王教授。王教授說的問題,我也非常瞭解,因為專家的眼光和普通人的眼光不一樣。數字藝術展示也剛剛開始,我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包括5G技術,包括OLED技術不斷提升的時候,那時候是非常薄的,又有足夠的技術,也有無線充電技術,電線也不速度了,我們整個的畫屏展現一定不一樣。謝謝王教授。

下一個問題我問問鍾主席,您是大咖,一直從事攝影這方面的工作,而且在全球一直在做展出。我想問一下您,攝影早就已經接觸數字了,現在數字藝術對攝影的發展,從您的角度來解讀一下。

鍾維興:我們在非常多的藝術門類裡,我們從攝影的角度跟數字藝術是最有關係的。因為從攝影數字的發明,它本身就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我們是一個非常年輕的藝術。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數字藝術的發展,給過去年輕的藝術門類又增加了無限的活力。剛開始傳統的攝影術,比方說亞當斯要實現一個作品,在沒有數碼發達的時代,他們實現起來是非常的困難。現在的數碼技術對攝影來講,完全是我們多了一個非常有力的武器,通過數碼技術讓我們以前根本沒有辦法實現的圖像產生的可能而變為一種顯示。

現在全球最著名的就是以杜塞爾多夫學派,它的後期採用了大量的數字技術,單幅作品高達幾百萬美金。前年我跟另外一個師兄弟,托馬斯魯夫談到數字影響的時候,都深深的感到,如果我們攝影人,你自己不改變,你不會去接受新的技術,那你將被淘汰。我認為數字影像對於我們今後攝影的發展,是絕對的有促進的作用。

肖軍峰:我覺得我對攝影的理解一直是在數字化,但是不斷地在革新。普通的人不是攝影專家,拍到的時候都會用美圖秀秀,包括個人的美圖。剛才主席說了,攝影專家拍出來的時候,通過後期電子的製作,使它的圖更加的飽滿。我下面問一下榮寶齋的牟總,榮寶齋是一個非常老的字號,但是牟總現在負責榮寶齋的教育,整個藝術教育和推廣,榮寶齋為什麼要進行藝術的教育板塊?

牟利:榮寶齋做藝術教育是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榮寶齋到今年有346年的歷史,它是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文化品牌。榮寶齋的業務直管部門,我們是央企,它需要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不可能榮寶齋永遠只是盤踞在北京不出來,這是第一方面的考慮。第二方面,受大環境影響的原因,國家特別重視民族文化自信,希望我們的文化能夠被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去認識和接受。第三方面,從商業角度來考慮,K12培訓市場已經是萬億級市場,這完全是充滿了前景的領域。第三方面,這個領域機會不夠大,但是現在這個領域裡,其實並沒有出現寡頭,也就是說不像應試領域,比如說新東方、學而思,大家一提到這兩家機構就是又愛又恨的感覺。在影視領域,現在學而思和新東方市值都超過100億,在這個領域已經有把控的權利。但是在K12的藝術培育領域,現在還確實這種。

榮寶齋有非常強的品牌優勢,我們有很多的藝術資源,榮寶齋也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在這個領域裡,榮寶齋要做藝術培訓,要做大眾的普及,對於我們而言遇到的瓶頸就是:如何將我們製作出的優質課程內容,以最高效和保真的方式傳遞出去,這是我們面臨的困難。去年清華百年校慶活動上,我第一次見到畫屏這款產品,當時心裡有一點小激動,因為藝術和科技往往會在山頂相遇,無論是藝術爬到了高峰,還是科技爬到高峰,它倆在山頂的時候就會相遇。當時看到這個產品有一個小小的想法,通過這一年的時間,我們也反覆在一線教學裡聽一線的聲音,發現一個問題,現在上高中、小學、初中的時候,教材裡的範畫就是五年級孩子的畫。孩子在小的時候所見到所謂最頂級的藝術品,其實是同齡人的作品。我們也嘗試過很多的方法,如何把榮寶齋優質的資源運用上,我們用過投影,用過電視,用過各種各樣的現象設備,但是都存在一個問題,它會失真,無論是顏色上還是細節度上都會失真。現在我們就是用京東方的畫屏產品,我們在學校一線授課,包括社區一線授課在用,現在我們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呢?學生在自己學校的課堂上,就能夠看到榮寶齋館藏的作品。因為我們有品牌,有內容,有產品研發的能力,現在有這樣一個很好的技術產品的介入,我們基於商業判斷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肖軍峰:牟總說看到我們產品的時候非常激動,激動以後和京東方也進行了聯繫。現在畫屏和榮寶齋已經開始進行全面的合作,不管是線下的體驗店,還是教學的場所,還是線上的榮寶齋的內容,引入我們的話題都是在不斷地逐漸當中,非常感謝牟總。

下一個問題我還問一下鍾主席,現在大家都說是讀圖的時代,為什麼在數字藝術時代,圖像的傳播比文字的傳播更加有效?

鍾維興:現代文明發展到今天,大家對藝術的欣賞以及需求,大家更多比較喜歡輕鬆一點。過去我們喜歡看小說,觀看小說有單純的文字,這種觀看的方式,根據我們的觀察慢慢在萎縮。從我們攝影家本身來講,我們需要的本來就是靠圖像打動別人,而不是靠闡述圖像背後的什麼意義。如果你的作品要靠你自己去像政治家,或者像小說家一樣,用很長篇幅的文字闡述,說明作品是失敗的。本身我們從事的就是圖像工作。

這次我觀察到帶來好的方式,我們在接觸藝術的時候,它其實是分幾個層次的。剛開始對小孩子是培養的階段,小孩子對原作沒有要求。畫作還有不同的需求方式,有的是裝飾,本身我們現在影像藝術發展到今天,非常多影像藝術品就是通過這種介質來製作的。藝術家以視頻的方式,製作出來的非常受歡迎,比傳統的平面攝影照片還要賣得好。我認為高端可以成為真正的藝術品,不是一個工業產品,可以上升到這個層次。而且這個層次,就是通過你們的平臺以後,我相信非常多的家庭,如果真正懸掛一個非常好的視頻作品,我認為它的藝術魅力跟其他的還不太一樣。

肖軍峰:通過鍾總的講解,我突然感覺到給我們未來提了很多的要求,我們未來不僅僅只是展示一個圖像,很多的動圖,包括很大的動漫,隨著技術的發展,隨著5G的發展一定可以承載。畫屏實際上只是一個載體,怎麼樣把藝術家,把更多美的東西,能夠在我們畫屏裡完美的體現出來,我覺得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下面,我再問問金總一個問題,視覺中國一直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數字藝術,實際上更多的是照片的交易平臺。在數字藝術交易的過程當中,最難的是什麼,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金鑫:在搭建這個平臺過程當中,我們面臨很多難題,挑戰最大的就是版權保護的問題。數碼化的存儲、解鎖、分發是更容易,但是過程當中也會產生負面的問題——作品被盜用怎麼辦。本身我們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無論是攝影藝術家,包括攝影機構,它信任視覺中國,把作品交到我們平臺,每個月都能看到所有的交易紀錄。但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其實都會有不同的問題,比方說在PC互聯網時代,我們經常會碰到所謂的原則來規避圖片的版權問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比如說新聞聚合的平臺,它都是抓取的,我不生產內容,我只是抓了內容,攝影家的作品怎麼保護呢?在人人都是自媒體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體,可以做自己的工作。如果用到攝影家的作品,怎麼來付費呢,怎麼來結算呢?其實我們過程當中面臨很多這方面的問題,作品本身的著作登記,如果都按傳統方式登記是我現實的,如果通過傳統的公正方式也是不現實的,成本極高,有可能拿回來的賠償還抵不上公證的費用,這都是我們在版權保護方面面臨的具體問題。當然,我們也是靠具體手段來創新,來解決這些問題。

肖軍峰:金總提到的問題,也是我們未來數字藝術平臺所面臨的問題。但好在有金總,有視覺中國已經解決了很大量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進行了很多的溝通,包括區塊鏈的技術,方方面面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後期我們也會在平臺引入版權保護機制,所以也請大家放心。

我再問金總一個問題,因為視覺中國一直是B2B最大的交易市場,未來在B2C的市場,你認為數字交易是誰在買,買來做什麼,這個有沒有一些新的想法?

金鑫:就像我所講到的那樣,我們也是在做一些B2C的嘗試,本身我們做了用戶群體更大的社區,通過這些社區也會有一些個人用戶來購買這些照片,或者是一些繪畫作品的版權,比方說他要裝飾他的家庭,比方說他要出一些書籍,但是這些交易都很零散,不成規模。後來我們和手機廠商合作,我們推閱讀類產品,但這是廣告類產品,它並不是面向To C挖掘市場。因此,我們也是在和BOE畫屏產品接觸到以後,我們才想到怎麼樣利用這個產品傳播的屬性,關聯到廣泛的家庭。我們來包裝一些針對他們興趣的產品,就像我今天談到的閱讀付費的產品,比方說我就喜歡名家名著油畫,我不斷更新這一類的東西。比方說我就喜歡體育攝影作品,我們可以開通這樣的產品線,這是一條思路。再有一條,因為本身我們自有版權差不多也有5000萬的歷史照片,這些歷史照片其實都在不同的時期一些名家,可能也是一些不知名的攝影師生產出來的作品,有很著名的,當然也有大家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們其實也是在想,我們怎麼樣能夠發揮這一部分攝影作品的價值,比如說我們開發它的限量版。傳統我們開發限量版是要把它噴繪成一個框畫的實物來進行交易,但是通過BOE畫屏的平臺,其實我們也可以實現在線數字版的限量版攝影作品的在線交易,我想這也是一個發展的方向。

肖軍峰:我相信有很多人可以購買,因為有一次在聊天的時候,其實我們平臺可以P2P服務,就像剛才金總講的,我就喜歡某一個明星,這個明星這一年所有的照片,我都可以第一時間推送給我,我一年可能只需要收你5元錢。有的人可能喜歡小動物,喜歡貓,但是我所有的貓都可以推給你,我一年只收你5塊錢。因為我們的用戶量很大,未來真的到1000萬,到1個億,這裡的收入很巨大,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我認為未來B2C的市場,是非常巨大的,就是針對個人消費,尤其是有了BOE畫屏以後,我相信有更多的使用空間。

最後一個問題我問一下王教授,我們說數字藝術,我覺得數字藝術有兩種:一種是把現有的藝術數字化,然後再進行傳播,就是把實體的化變成數字化進行傳播。一種是更新的,就是直接進行數字化的創作,比如用ipad,用電子器械。我想問一下各位老師,這中間的區別是什麼,未來在大眾傳播發展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不同?

王承雲:純粹創作的跟傳統的藝術傳播出去的區別?

肖軍峰:對。因為現在技術的傳播。

王承雲:在繪畫本身,也包括我們對於藝術的認識也在改變。在我們國家,現在藝術學院裡的教育也不是創意性的,也是屬於先臨摹、先學習,然後再讓你去創作,所以這裡面有一個非常大的侷限,當你知道達·芬奇是最好的時候,你怎麼辦?你再去創造比他更好的嗎?

今天這個論壇從商業,從理論,從攝影,再到機構。我談來談去,我還是非常固執的站在藝術家的角度。我剛才想了很多,但是說不出來,我剛才說了三個不同,一個是藝術家的純粹創作,就是數碼藝術純粹創作,一個是創意,另外一個才是功能性的。其實這三個方面,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純粹藝術。因為純粹藝術它在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時候,它不受限制,作原畫的人作好了,可以幫他傳播到千家萬戶,這才是核心的。一個藝術家創造了一個他的派別,跟我們學習他的畫拿出來推廣是兩個不同的境界。


時間:2018年3月16日—3月30日

地點:成都當代美術館

策展人:趙力

主辦: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承辦:北京名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協辦:成都當代美術館

學術支持: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

指導單位:成都高新區管委會


實體作品參展藝術家姓名(排名不分先後):

師進滇、陳俊、祖巍、程濛濛、大貓、大小島真木、鄧筱、董力佳、馮薇、何千里、侯妍妍、胡春偉、胡楊、黃可一、蔣雨、康妮、賴靜、林恩迎、劉影、呂小帥、任倫、吳定隆、謝天卓、謝正莉、熊璇、許果、顏俊傑、顏開、易國棟、鄭菁、鄭越、朱可染。


四川美術網(www.sichuanart.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