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是放牧的師傅嗎?

“牧師”是放牧的師傅嗎?

牧師與放牧的確大有關係。由於中國從來就是一個農耕文明為基礎的社會,故而在文化上很難理解西方宗教意味濃烈的詞彙——後者往往源自遊獵與畜牧為基礎的傳統社會。

從語言的角度看,“牧師”是一個純粹的舶來品,中國以前沒有。它對應的是兩個洋文,一個叫“priest”,一個是“pastor”,兩個詞都可以翻譯成牧師。但是,priest的意思更廣泛一些,既可以翻成牧師,也可以是祭司、僧侶、神父、教士,乃至泰斗。相對的,pastor的意思比較固定,就是指(基督教)的牧師。因此確切地講,牧師的概念源自放牧這一比喻。故而基督教常常講,牧師的職責就是“牧養教眾”。

有趣的是,“牧師”並非人們想當然地那樣,以為出自“牧羊人”這一單詞。而事實是,從詞源上講,“pastor”來自希臘文中的“basko”,原意是餵養,擴展意就是放牧。故而《約翰福音》第21章有"你餵養我的小 羊"之類的句子。而牧羊人的希臘文是“anthropos”,從詞源上牧師一詞與之無關。但跟放牧的意思類似,照顧的希臘文“poimaino”後來也被用來稱呼牧師,尤其是那些沒有牧師職位卻又在教會里工作的神職人員,即“minister” 。

說起來也大可玩味。無論“放牧”還是“照顧”,在基督教的語境中,都是針對無知弱小的迷途羔羊,也即普羅大眾。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確有格格不入的地方。農耕文化中的精英與民眾,跟農民與莊稼、園丁和花草的關係類似——沒有哪個農民或園丁會認為自己關照的對象是全然無知的東西——萬物自有其本性,呵護和照料是為了順乎自然,或者抑惡揚善。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基督教傳入東土還需適應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