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太原高排放行業取消統一限產停產比例

11月2日,《太原市2018年至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外公佈。其中提出截至2019年3月31日,太原市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2.5%,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持續改善。

「關注」太原高排放行業取消統一限產停產比例

10個方面 31項任務

本次《行動方案》設置的主要任務,涉及優化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推進清潔取暖、公路運輸轉鐵路運輸、企業提標升級改造;實施柴油貨車、工業爐窯、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加強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等內容。

跟去年方案相比,今年增加了不少內容,嚴禁“一刀切”等相關要求得到了嚴格落實。目前,太原市已將目標任務分解,涉及10個方面31項。

建設綠色貨運樞紐

「關注」太原高排放行業取消統一限產停產比例

太原市要制定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大宗貨物、集裝箱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路)轉鐵(路)”、綠色貨運樞紐建設實施計劃,明確運輸結構調整目標,加快鋼鐵、電解鋁、電力、焦化等重點企業鐵路專線建設。12月底前,太鋼焦煤鐵路運輸比例達到100%,電煤和噴煤具備100%鐵路運輸能力,全廠原料、燃料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太原第二熱電廠原料煤具備100%鐵路運輸能力。

同時,制訂營運車輛結構升級三年行動方案,確保2020年建成區郵政、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和國六排放標準清潔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80%。

此外,制訂2020年底前建成區公交、環衛、出租車輛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採用稀薄燃燒技術或“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

停工不再“一刀切”

《行動方案》明確,重汙染天氣預警和採暖季期間,在嚴格落實建築工地施工揚塵治理“六個百分之百”要求的前提下,對確實無法停工的土石方作業和房屋拆遷作業,市政府批准同意後,可正常施工。

符合現行產業政策,審批手續齊全,汙染防治設施健全且運行正常、汙染物能夠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沙石、商品砼等主要建築施工原材料生產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在錯峰生產工作方案中實行差別化管理,不搞“一刀切”式停工措施,保證沙石、商品砼等主要建築材料供應,確保轉型項目、重點項目、地鐵項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設需要。

取消統一限停產比例

本月起,未列入管理清單中的工業爐窯,一經發現,立即納入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停產。熱效率低下、敞開未封閉,裝備簡易落後、自動化水平低,佈局分散、規模小、無組織排放突出以及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工藝落後的工業爐窯,加大淘汰力度。

針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取消了統一的限產停產比例,因地制宜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避免簡單化、絕對化、“一刀切”。同時明確,根據採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可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