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祕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有一天,她在夢中看見兒子跛著右腳行走,突然嚇得從夢裡驚醒。

她一看時間,早上六點多。

“嘟~~”她打電話給兒子。

那時候,兒子還在國內讀大學。

電話打通了。

“兒子,你是否腳痛?右腳?”

兒子說,“媽,你怎麼知道的?我下床的時候的確右腳扭了。”

她淡淡地說,“夢到的。”

母子連心。

01

耶魯和哈佛錄取通知書

她是一位單親媽媽。

認識她是在國慶的時候,因為她看到我的一篇《原生家庭的痛》文章有感而發。

於是,她為我講述她的人生,我們一聊就是幾天。

她的人生就是一副爛牌

1歲失去父親,20歲失去母親;

40歲,遭遇老公劈腿離婚,結束十多年的婚姻,獨立撫養上初中的兒子;

當住房將改為集資建房,捉襟見肘,面臨無處安家的窘境。(詳見本文系列的第一篇:人生三部曲&失去)

她誠惶誠恐地迎難而上,沒有退路。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這樣的一副人生爛牌,她卻將它打成傳奇。

人生是渡劫,

每一個挫折都是

為讓我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是我們成長的

必經之路。

02

謊言,一個塵封十多年的秘密

小時候,和同齡孩子相比,兒子笨笨的、憨憨的。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那時候,他對數字不敏感,直到5歲多才能數到100。

即便她讓他晚一年上學,兒子做題反應很遲鈍,他的表現,落下普通孩子很多。

兒子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們帶他去專業醫院做智商測試,測試的分數如一記重磅。

他的智商是中等偏下。尤其是數學,極其堪憂。

聽完後,她的心裡往下一沉。當懵懂的兒子向她打聽測試結果的時候,她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她說,

醫生說你很聰明,只要你努力,什麼都沒有問題的。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後來,他們離婚了。

有人預言她離婚後將是悲催的未來,她對兒子說,“我們母子一定要站起來,要爭氣。”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經歷這些以後,小學時活潑外向的他,變得沉靜許多。同時,他開始獨立思考人生。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初中時,兒子突然信誓旦旦地對她說,“以後,我要到耶魯大學讀書。”

他說,那是他的夢想。

媽媽聽起來覺得天方夜譚,但是,她沒有嘲笑他,而是鼓勵他加油。

人總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那以後,兒子用他的拼搏,讓她看到什麼是努力換來的奇蹟。

兒子好像腦子開竅了,他的成績突飛猛進,名列年級第一、二名。

一路逆襲,憑藉努力,初中畢業時,他以全縣第一名,進入大城市的重點中學上高中。

從此,他將開始寄宿生活和獨立的人生。

臨走的時候,她對兒子說,

你現在是縣裡第一名,但進入這裡學習後,你可能是尾巴,但是,媽媽相信你,只要你努力,你一定會前進,因為你是最優秀的。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後來,他以高分考取國內雙一流重點大學。

高考數學140分的成績,打破了當年智商測試下“數學堪憂”的魔咒。

“智商低下”,堵在她心裡的秘密,她還是沒敢講出來。

後來,他保送國內某知名大學研究生,工作後,他拿到了耶魯和哈佛的錄取通知書。

  • 耶魯是全額獎學金
  • 哈佛是每年一萬獎學金

一番權衡後,他選擇耶魯大學讀碩士,上學時,在學校、咖啡館打工,同時兼職教大三學生的中文。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當導師勸他考博的時候,他婉拒了,選擇工作了。

經濟上沒有礦山,人生沒有捷徑,他只能靠一個字——拼。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直到他從耶魯大學畢業以後,她才小心翼翼地告訴他那謊言。

他笑稱,“嗯,因為遲慧啊。”

03

讀書習慣的培養

孩子的成長中,讀書習慣的培養是她很看重的方面。

上大學以後,兒子對她說,

媽媽,幸好小時候是你管我。

每天做完作業,我好想出去玩的時候,看到你在家裡看書,我就不好意思跑出去了,只有翻家裡的各種書看,慢慢地就養成愛書的好習慣。

如果是他管我,我將可能是一個賭徒。謝謝你。

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夠努力的父母。

孩子出生以後,每天晚上睡覺前,她都堅持給他讀書。

從孩子2歲起,每次上街的第一件事,帶他去書店,由他自己選擇買書。

他的生日或過六一節的禮物,同樣的,她都是讓他選一本書。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小學五年級起,她給他訂閱了十幾本雜誌,《做人與處事》、《青年文摘》《讀者》《演講與口才》《奧秘》《世界之窗》《知識窗》等。

04

獨立的培養

她說,

孩子只是借我們的身體把他們生下來,孩子是我們生命中的天使。孩子讓我們的生命完整。孩子是另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更有獨立的心靈和思想。

所以,我們和孩子都要走出獨立的人生。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怎麼走出獨立的人生呢?

她一直強調的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

小學時,她讓他學過武術、畫畫、書法,但都是試驗他的興趣所在。

對於興趣班,她遵循的原則是,“一切順其自然。

興趣在,就學。不在,就不學。

做作業的權責明確

“堅持規則,培訓行為習慣,不管細節,不給孩子上補習班,所有作業孩子自己做,不輔導,不糾錯,我只負責簽字。”

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做作業

她怎麼做的呢?

從上幼兒園開始,她不插手他的學習。

為什麼作業明確權責的分工呢?

在孩子入學前,通過觀察,她發現很多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守在孩子的身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的手,孩子每做一道題或書寫一個字,都要看父母的臉色。

孩子做作業時,一直忐忑,生怕做錯,並且補課也成為常態,然而成績並沒有因此很突出。

所以,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她正式和他談話:

兒子,你現在開始上學了,讀書學習是你的責任,不是父母的任務。

因為是你的人生,你的作業完成得好壞,全靠你自己,我只負責簽字。

對與錯,後果由你自己承擔。

不是懶,不是懈怠,而是培養責任的意識。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吃飯後,他們互不干擾。

他在一個屋裡做作業,她在另一個屋裡看書。作業完成後,她簽名。

如他們約定的一般,她看到他做的錯題,她不告訴他。

第二天,老師批評他。

他問媽媽,“你知道題做錯了嗎?”

她回答,“知道的,我告訴過你,對錯由你自己負責。老師批評懲罰你,那就是馬虎的後果,應該由你自己承擔。”

05

改變拖沓的習慣

在做作業的時候,兒子像很多孩子一樣存在拖拉的習慣。

有一次,兒子放寒假時,只顧著玩,不做作業。

那次,她沒有特意管他,結果,一直到學校報名的前一夜,他慌了。

他連夜趕作業,天很冷,他央求媽媽能不能第二天一早起來做作業。

她沒有妥協,要求他當夜必須完成。

結果,他一邊哭一邊做作業,直到凌晨才做完作業。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從此,他吸取教訓,做作業也會很認真了。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對於每一次作業的拖沓,媽媽對他說,“每一回你做作業都要當成在考試,抓緊時間做題。”

然而,考試前,她對他說,“考試的時候,你要當平時做作業,不要緊張,平時咋做就咋做。”

對兒子的考試成績,她不會特意要求滿分。

她對兒子說,“只要你盡力了,就算是60分,媽媽也高興。如果沒有努力,100分,媽媽也不滿意。”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每回考試以後他倆一起分析原因,看是馬虎還是不懂的原因。

06

遵守信用的培養

男孩子都難免喜歡玩遊戲,她兒子同樣不例外。

那時候,他喜歡去網吧打遊戲,她不阻攔,但是每次都和他約定好時間,並要求他告訴她網吧地址和名稱。

有一回,週六,兒子午飯以後,對她說,“媽媽,我出去玩一會兒遊戲,兩小時以後回來。”結果,他食言了。

一直到晚上十點半,他才回來,他說,“媽媽,我餓了,有飯嗎?”

她沒有理他,她管自己去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她仍然沒有做早飯,她和他都沒有吃早飯。

一直拖到中午很晚做飯,她足足餓了他一天。

這時候,她才開始對他說,

你說話不算數,不準時回家吃飯,你就要承受後果。一個人要遵守承諾,要有信用的。我沒教育好你,我也有錯的,所以,我也需要接受懲罰,早上我也該捱餓。

做錯了,需接受懲罰,她的家長連帶責任同樣要接受懲罰。

這就是她遊戲的規則。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後來,他承諾會按約定的時間去玩。

如果超過約定的時間沒有回來,她就會坐在他旁邊看他玩。

她只是安靜地坐在一旁,不吵他打遊戲,也不催促他。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她安靜地坐著。

多啦A夢的陪伴,大抵也如此。

經歷過幾回這樣的陪伴,兒子越來越懂得管理時間,他去網吧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他逐漸地對遊戲越來越失去興趣,後來,發展為基本不進網吧了。

07

培養愛人的能力

兒子回家的時候,他經常會請媽媽的幾位朋友吃飯,他們有事相求也會主動幫忙。

為什麼呢?

因為兒子高中的時候,她看到他寫的一篇週記,其中有一句話是,“我這生的責任就是,要讓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幸福快樂。”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這些朋友是他們的恩人。

她和前夫離婚5個月後,單位要集資建房。

面對拆舊房,修新房,租房和交集資修房費,她捉襟見肘,很多人擔心她沒有還債能力,沒有借錢給她。

這時候,她的幾位同學朋友同行聽其他人說起後,在她還沒有開口的情況下,主動把錢抱來給她,對她說,“以後你有錢就還,沒錢就算了。”

她不僅僅感動那些救急之錢,更感動的是那份沉甸甸的信任,無價的信任。

“那份信任表示他們相信我有能力去還債。”

如果沒有這些錢,他們可能連安身之所都沒有了。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為了能儘快地還錢,背上債務的她緊打緊算,將每月的生活費控制在150元。

他們從來不敢買任何零食和水果。

前夫每個月給200元撫養費,但是時常拖著,好在兒子的姑媽和姑父對他們母子倆很好,每個月貼補100元供她兒子上高中。

為了抓緊還債,兒子去大城市上高中後,她將她個人的每月消費控制在50元以內。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兒子不知道她身上的債務,因為她不捨得將壓力和情緒轉給他。

一直到他上大學後,她還清債務,第一回向兒子坦誠她保守多年的這秘密。

紀實|送他進耶魯,媽媽說出十多年前的秘密,他曾被診斷智力中下

她還有一個秘密,兒子至今都不知道,她揹著他哭過很多回。

因為,愧疚不能為兒子保留一個完整的家庭。

多用鼓勵和表揚

“他的優秀都是憑他的努力得來的。”

作為他的母親,我做到的是,第一,不會將我的情緒發洩在他身上。第二,他從小到大,我就沒有打罵過他,也不叨叨他,總是用鼓勵和表揚。

她心裡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也許,兒子的評價比什麼都重要。

今年,他回家的時候,媽媽像等待老師閱卷的孩子一般,提出一個疑惑。

媽媽問:“在你的心裡,我是否是個合格的母親?”

兒子回答說;“你是個好媽媽!”

她說,“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尤其是心靈的成熟,貫穿人的一生。孩子的出生也是幫助我們成長。”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