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早在19世紀,我們還是大清,英國也還不是腐國。

居然有個特立獨行的人,出櫃了。

同時,他還是家世卓越的富二代,出口成金的英式沒品段子手大師,混跡於時尚派對和文化沙龍的社交明星

放到今天,也是一朵奇葩。

只不過我們都更喜歡溫柔地稱他為——

《快樂王子》

The Happy Prince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片名是他的作品,也是他本人:

奧斯卡·王爾德

儘管他有《道林·格雷的畫像》《莎樂美》《認真的重要性》,包括《快樂王子》這樣的傳世作品,但他的個人生活似乎更為人稱道。

至少三次被搬上大銀幕。

此前最為人熟知的傳記電影,是1997年斯蒂芬·弗雷飾演的那一部《王爾德》。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那時,在裡面飾演王爾德情人的裘德·洛(左)正處於顏值巔峰,還沒禿……

但只有《快樂王子》,得到了王爾德後人(親孫子,梅林·霍蘭德)的“官方”蓋章——

20世紀60年代的兩部早期作品都荒謬至極;

1997年那一版很好,但只是在描繪知識分子王爾德;

只有這一部才是關於我祖父最好的,最深刻的自傳電影。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為什麼?

它像一把溫柔的刀,給出致命一擊。

告訴你關於王爾德人生的真實。

關於,是什麼加速了他的死亡。

他的人生,第一次在影像中被“”化了。

快樂王子,並不快樂。

人人看得到王爾德的毒舌和才情,但他的潦倒總是被一筆帶過。

輝煌屬於前半生。這一次,本片要從王爾德被世人遺棄的落魄晚年說起——

1895年,以上帝視角來看,此時的王爾德,僅剩下5年壽命了。

這5年,發生了什麼呢?

首先是牢獄之災。

眾所周知,王爾德有一段轟轟烈烈的同性戀情。

他原本早已結婚,還育有兩個兒子。

37歲那年,他愛上了比他小16歲,同樣出生貴族,正在牛津大學讀書的美少年波西。

關鍵是美。

來,上圖。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圖中臉小者為波西

王爾德是多麼極致的唯美主義者啊,他不僅追求心靈美,對外貌美也天生沒有抵抗力。

換做現在,就是徹頭徹尾的顏控。

於是,他淪陷了。

因為這事,他變得很慘。

波西的父親昆斯貝理侯爵知道了兩人的情事,勃然大怒。

他衝到王爾德常去的俱樂部,留下一張紙條,公然羞辱他:“致奧斯卡·王爾德——裝腔作勢的雞姦客。”(當時甚至還沒有“同性戀”這個詞)

波西一直生活在自己父親暴虐的陰影下,於是,他慫恿王爾德反擊,拿起法律武器,起訴侯爵敗壞他的名譽。

但結果,一敗塗地。

王爾德上訴失敗,還直接從原告變為被告,被昆斯貝理侯爵以“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行為”的猥褻罪反告成功。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根據英國當時苛刻的法律,王爾德被判有罪,處以兩年監禁,並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強迫勞改。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身負醜聞,昔日受人擁戴的王爾德開始遭受世人唾棄,名聲盡毀。

輕則被眾人竊笑、指指點點。重則被大聲斥責、列出“罪狀”、肆意咒罵、追著滿街跑。

迴歸社會以後,他更是面臨眾叛親離。

妻兒被要求改姓,與他分離,派對酒肉朋友與他漸行漸遠。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因為破產,他不得不在街頭拉住以往的粉絲借錢。

而那位粉絲的丈夫,也曾是他的劇場座上客,曾被他的喜劇逗得前仰後合,如今對他惡言相向。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酒店服務員跟別人例行日常問候,一碰到王爾德,總是先問錢的事:“今天銀行匯票有消息了嗎?”

連續幾天,他身無分文,只能在大街上四處遊蕩,滿腦子胡思亂想。

身體抱恙,便用腮紅胭脂掩飾一下蒼白的臉和衰頹的氣色。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不過這些痛苦,並沒有擊垮王爾德。

他早就一眼看穿。

被剃髮、侮辱、公開審判的時候,他淡然預言——

我看到了未來

屆時一切歸於寧靜

我臨終之時將感受到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他說對了。)

對他來說,這是“女王陛下能為我製造的最精緻的折磨”

那真正擊垮他的,是什麼?

出獄後第一時間,王爾德痛定思痛,決心和波西斷絕關係,與妻子重修舊好。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世紀級flag

一方是愛和激情。

另一方是道德標準、愧疚和感恩。

他的內心掙扎一覽無餘——

看到波西寄來的信,他毫不猶豫撕掉。

念及妻子康斯坦丁,忍不住親吻她的照片。

半天不到的工夫,就忍不住拾起碎片拼湊來信。

又一把推掉,抬筆給妻子寫信。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信裡寫道,他在獄中時,妻兒是讓他活下去的唯一念想。

但你看看他在獄中到底做了什麼——

我把奧斯卡·王爾德留在了紐黑文

這是他寫的最後手稿

我跟你說過的,那封偉大的信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沒錯,他在裡面就做了一件事,寫“偉大的信”,給波西的那封字字泣血的5萬字情書,《自深深處》。

對了,還有更細膩到變態的視角——

就在旁白念著他寫給妻子的挽留信,說著懺悔時,他一邊和友人就餐打趣,一邊還是忍不住盯著男服務生的屁股挪不開眼睛。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除了對王爾德同性本能慾望驅動的特寫,導演還展現了王爾德是如何(再度)淪陷的。

攝影語法,全是他的唯美主義——

出獄後兩人第一次相見,穿越了氤氳的火車蒸汽。

夢中的少年波西微笑著向王爾德迎面走來,亦真亦幻。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他先是一怔。

等到少年來到他面前的時候,四十歲的王爾德突然開始泣不成聲,哭得不能自已。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他們並排坐在車站邊的長椅上,聊了很久很久,直到天色暗下來。

就連後面的18禁,都拍成那樣美。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世人不瞭解王爾德如何潦倒,更不明白,他那麼聰明,那麼清醒,何至於此。

他本不該這樣痛苦,他本不必對抗情感本能。

導演為何懂得這些?

魯伯特·艾弗雷特,“王爾德”、編劇、導演,都是他。

做導演他是新手。

但,“當同性戀”,他是老手。

在此之前,他是一名演員,出演最多的形象,就是同志戀人或gay蜜。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1984年,青澀的魯伯特·艾弗雷特(左)和科林·費斯(右),魯伯特在裡面飾演一名同性戀者。別激動,兩人不是一對

同時,和王爾德一樣,他出生貴族,個性反叛,也是一名同性戀者。

1989年,他早早公開自己的取向,事業隨即遭受重創。

甚至,創作這部片,也是因為事業停擺,沒有工作找上門。

墜落過深淵的人,能一眼看懂同樣墜落過深淵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他能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以往呼朋引伴,在席間高談闊論的王爾德,像流浪漢一般流落街頭。

魯伯特超越導演,成為“王爾德”,也書寫了自己的悲憤。

本片正是藉著書名,道出書中的私貨。

這個童話故事,Sir印象很深。

大意是:

“生前不知憂愁為何物的快樂王子死後被做成黃金雕像,目睹種種人世間的苦難,將身上的金銀珠寶都散給了窮人,死後在天堂永生。”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長大後才發現,Sir被騙了。

明明是孩子讀的童話,卻多少有點“少兒不宜”。

故事真善美,但世間愚昧,背景太現實。

王子失去華麗的外表,鑄煉出真心。

在人間被拋棄,到天堂才被珍惜。

王爾德自己呢,他的下場就像《快樂王子》裡那尊破爛的雕塑:

“他劍柄上的紅寶石掉了,眼睛也沒有了,他也不再是黃金的了,”市長說:“說老實話,他比一個討飯的好不了多少!”

被嫌棄了,被拆除了,被丟棄了。

以難看收場。

而他已把自己的“珠寶”,化作作品,播撒向了人間。


你們罵死他了,一個美麗的人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