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統籌城鄉和農林局著力推進公共服務工作,提高羣衆滿意度

我局根據職能職責和公共服務職責分工,著力強化服務意識。認真履行公共服務職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將2018年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食品藥品安全: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全區建立了一支40人的專職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將全區95個涉農村(社區)劃分為40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區域,每個區域設置1名村級監管員,專職從事區域內的日常監管巡查、農殘檢測、動物防疫、植保、農技推廣、動物衛生協檢、農業綜合執法案源發現等工作。

建成區級檢測中心1個,於2017年底取得“雙認證”,建成9個鄉鎮檢測室和36個村級檢測室。2018年區檢測中心全年開展定量檢測1100批次,已完成850批次,監測合格率為98%,鄉村兩級農殘快檢12000批次,已完成10000批次,合格率100%。根據我區產業佈局結合農產品產出季節,區、鄉、村三級檢測機構將加大對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三品一標”獲證產品的抽檢力度,為農產品生產過程的監管和執法提供技術支持。

以農藥、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的科學合理使用為重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5期,培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農資經營戶等600餘人次。通過電視、報刊、網絡、微信等媒體和食品安全宣傳週、“3.15”、放心農資下鄉等活動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發放宣傳資料10萬餘份。

二、生態環境

一是公園增綠。充分利用零星地塊和空閒土地推進小遊園、微綠地建設,注重綠地佈局均衡,充分覆蓋社區。新建、改擴建小遊園、微綠地8個。目前,嘉裕街節點改造工作已完成,楊柳街小廣場等正在進行方案編制,新城水街等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建設。

二是城市道路增綠。在2017年行道樹增量提質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城市道路綠化量,豐富城市道路綠化形式,提升城市道路綠化品質,實施行道樹增量提質道路10條。截止目前,青江南路、智慧大道目前正在進行道路施工,其餘8條道路已基本完成綠化施工。

三是立體綠化增綠。推進以屋頂、陽臺、橋柱、橋體、牆體等為重點的立體綠化建設發展。推進家庭種花植綠行動,合理利用房屋樓頂、院落公共空間、陽臺、圍牆等,促進社會各方力量共建共享,提升城市綠化可視率。建成公共建築立體綠化4200平方米。

四是增花添彩。陸港綠道、鳳凰大道二段芙蓉栽植點位已完成建設,鳳凰湖二期A區五標段已基本完工,正在進行收尾工作;完成芙蓉栽植11500株,芙蓉栽植點位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五是天府綠道增綠。繼續按規劃推進天府綠道增綠,目前已完工項目3個,已完成城區級和社區級綠道建設48公里,正抓緊實施14個項目,2個項目正在進行方案設計。已建成龍泉山森林綠道15.9公里。

六是生態廊道增綠。繼續推進門戶區域景觀優化提升及建設。完成新增植綠佔宜綠地段總量20%的綠色生態廊道、多彩通道二期項目建設,公路宜綠里程綠化率達到80%以上。現已完成二繞人和出口節點景觀改造,新增綠化12000平方,桂紅路、東高路實施路側綠化,沿線新增部分景觀節點,全線邊坡植草項目正在施工中。

七是濱水增綠。進一步推進區域水網水系濱水生態綠化示範段建設,完成水網水系濱水生態綠化建設總量達30%。繡川河綜合整治工程已完工,羊叉河整治工程正在施工中,毗河、西江河綜合整治項目正在包裝策劃中。

八是龍泉山植被增綠。加快推進龍泉山森林植被恢復,提升城市能級。實施困難立地造林160畝和國土綠化示範1000畝,目前均已進入施工階段。

九是生態管護和修復增綠。全面落實集體公益林森林管護和生態補償3.82萬畝,落實退耕還林成果鞏固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2.69%,森林蓄積量增長0.6萬立方米。已確定3個林盤點位:清泉鎮紅巖村林盤整治、清泉鎮桔豐村黃竹林打造及清泉鎮五桂村林溪谷打造,目前正在進行方案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

十是社區增綠。開展“最美陽臺、最美小區(院落)”評選活動,啟動實施背街小巷綠化“靚池、鬆綁、美冠”15條。組織、引導園林式居住小區和園林式單位創建,建設新農村綠色家園1個,綠色家園特色村1個。

十一是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春季領導幹部義務植樹活動,收集、審核、發佈春季和秋季植樹、撫育管護、認種認養、捐資捐物和志願服務等公眾參與的多種履職盡責義務植樹點位,圍繞天府綠道建設、龍泉山森林公園建設,開展“巾幗林”“成長林”“碳匯林”“共青林”等各類主題林植樹活動。

三、農業保障服務

積極開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職業經理人指導培育工作下發了《規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規範發展合作社、家庭農(林)場對象,對合作社、家庭農(林)場進行了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對合作社進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學習宣傳貫徹。完善了《青白江區2018年農業質量年工作“九大行動”實施方案》;加強生產技術指導,做好跟蹤服務,今年我區已新發展家庭農場32家,累計發展家庭農(林)場457家;新培育合作社9家,累計發展農民專合組織273家(土地合作社39家)。組織符合條件的家庭農(林)場、農民合作社申報省示範場(社),快樂怡家家庭農場、洽百禮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玉虹水產養殖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範合作社。累計發展國家級示範合作社4家,省級示範合作社9家,市級示範合作社22家;市級市級示範家庭農場11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家。

積極開展農業職業經理人等級評定工作。2018年我區新增農業職業經理人87,累計達422人,其中高級20人、中級234人、初級168人;新增林業職業經理人7人,累計達13人。大力開展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工作。全年完成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125人、農業職業經理人市內實訓基地培訓40人、新增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80人、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或中國農科院專家培訓25人、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振興專題培訓40人。積極開展農業職業經理人推優工作。推薦貴和高科獲評2018年度農業職業經理人實訓基地;推薦曾禮水、夏豪、李興健等三人獲評2018年度“優秀”農業職業經理人稱號。及時兌現農業職業經理人政策。2018年已兌現農業職業經理人社保補助224603.76元、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176274.88元、大學生農業創業示範園創業大學生補助資金30.3992萬元;

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立了菜糧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統籌城鄉和農業林業局。按照市上印發《成都市100萬畝菜糧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和《成都市100萬畝菜糧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導則》要求以及相關工作會議精神。全市確定青白江區、郫都區、彭州市、邛崍市、大邑縣5個區(市)縣先行試點。其中,我區涉及“杏福”田園綜合體項目,要求當地區(市)縣政府常務會審議項目設計方案後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目前,《青白江區“杏福”田園綜合體項目設計方案(送審稿)》《青白江區彌牟鎮高效糧菜、稻漁複合生產區設計方案(送審稿)》《青白江區大同鎮都市現代農業體驗區設計方案(送審稿)》《青白江區祥福鎮萬畝標準化蔬菜基地設計方案(送審稿)》已準備提請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清泉、城廂、姚渡、福洪標段設計方案已完成初稿,龍王標段正在加快設計方案編制,高標準農田建成後,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將得到根本性解決。

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牽頭開展全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印發了《2018年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實施方案》,構建了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組、農戶(業主)四級聯防聯控和網格化屬地管理體制;強化宣傳動員,禁燒期間全區共落實宣傳車輛100餘臺,張貼禁燒公告1766張,發放宣傳資料15萬餘份;做好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指導和服務,多形式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強化巡查值守,禁燒期間開展24小時巡查,及時查處違反秸稈禁燒相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努力為全區群眾營造一個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的生產生活環境。

犬隻及家畜家禽免疫工作開展情況:春季家禽高致性禽流感、家畜口蹄疫、小反芻獸疫、豬瘟以及犬隻狂犬病免疫工作已按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要求完成了任務,經監測,免疫率達標。秋季家禽家畜的強制性免疫工作正在進行中,希望村民積極配合我區防疫人員做好家禽新城疫、家畜的強制性免疫工作,在做好免疫工作的同時,我區還認真組織開展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重點排查外來的生豬及豬產品是否來自疫區,是否有動物檢疫證明,本區生豬養殖是否有成批死亡等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