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冬奧會申辦成功帶來鋼鐵行業發展新契機

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這一喜訊不僅僅意味著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的舉辦權,同時還帶來了鋼鐵行業回暖復甦的信號。

據紅星機器瞭解,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現狀慘淡,連續下跌趨勢燃盡了鋼鐵企業最後一絲希望,儘管眾多鋼材企業一再苦苦維持,但是鋼鐵行業的需求始終沒有回暖跡象。2022年中國北京冬奧會舉辦權的取得,使鋼廠老闆們重新對鋼材需求燃起了希望。目前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尚有七年時間,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七年內,冬奧會的舉辦有望帶動我國鋼鐵行業的回暖復甦。

據瞭解,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在七年內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800億元,先後投資新建場館12個、改擴建場館11個、建設臨時性場館8個,改造獨立訓練館45個,這些場館是直接為舉辦奧運會新建或改擴建的。另外還改善了鐵路樞紐狀況和鐵路新線路等,以及完成了13號線、八通線、5 號線、10號線一期、奧運支線和機場高速軌道交通的建設。粗略估算,這七年間,平均每年拉動我國建築鋼材需求量8500萬噸左右。

此次冬奧會會利用北京2008奧運會的豐富“遺產”,僅有3個場館需要新建,其他場館改建即可滿足賽事需要。儘管冬奧會對於國內鋼鐵的需求拉動不如2008奧運會,但是對於處於“寒冬”時期的鋼材行業來說,其需求影響仍不容小覷。

根據冬奧申委的規劃,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在北京市區、延慶、張家口崇禮形成三個相對集聚的場館群。雪上項目將被安排在張家口舉辦,現在北京正計劃修建一條到張家口的高速鐵路。除了鐵路之外、場館建設、周邊房地產項目、公路建設、橋樑建設等都會拉動建築鋼材的需求。

機構測算顯示,2016-2022年期間,每年將間接帶動5500萬噸建築鋼材需求,其中房屋建設需求為4400萬噸、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為1100萬噸。

紅星專家表示,場館、鐵路等大型基建項目的建設會大幅度拉動建築鋼材的需求,同時也會拉動鋼結構、品種鋼等鋼材的需求量,眾多大中型鋼企將從此次冬奧會的備戰中受益,中國北京取得第24屆冬奧會的舉辦權,勢必會帶動中國鋼材行業回暖復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