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分析一下監理行業,一些現場工程師勞動強度不小,為啥只有那麼一點收入,3000多?

水電周老師


關注米戈週一,讓你的生活更有品質。

因為監理行業准入門檻不高,很多項目監理部臨時搭建組成,項目找掛靠,競爭激烈,業主往往以監理費的報價為評分主線,而不是以服務質量為依據,不少業主對監理制度是持排斥態度的,政策上強制沒辦法,往往業主有自己的工程部,有自己的現場工程師,這樣監理在很多項目上是流於形式。造成目前監理行業的惡性競爭,監理費的收取低,直接導致了監理公司招聘的人工資自然不高,有的甚至一個監理工程師兼管幾個項目,如此形成了監理難招人、人員工資低、監理投向施工單位懷抱尋找灰色收入、最終損害業主的利益、業主不信任監理的惡性循環。

1、監理的工資問題一般來說取決於所監督的項目、監理人員能力、監理同監理單位的人事關係(返聘、臨時聘用、正式員工等)。

2、監理行業無序競爭導致,如按照國家規定監理收費標準規定,監理費用應在國家的標準基礎上上下浮動20%,事實上一般約為5-6折。即使有合同備案制,一般雙方採取的是陰陽合同。

3、在上海目前提出了監理費用必須在國家基礎上上浮20%,此規定相對來說對監理企業的收入有保證,自認監理人員收入也會提高。

不僅是上述原因,但上述原因是監理收入低的主要原因,供參考。


紙喬的小姨媽


小白答題:監理和監理不一樣,小白接觸最多的還是電氣工程的監理,其實待遇還是不錯的。

舉例:某秦省,大型國有企業下屬監理。工資也不高,和題主差不多,3000+(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住宿補貼300/天,伙食補貼100/天,重點來了:伙食一般可以現場解決,我相信再扣的施工單位也不差你監理一口飯,一起吃就是。住宿,你願意住板房也行,如果不願意,可以稍微遠一點租個房子。然後補貼按照最高的標準低一點點進行報銷,不要問我發票腫麼辦,老司機都懂。這樣基本來說,額外補貼就在1萬+。

同時,每個項目完工還有一點獎勵,逢年過節多少還有一點(不要問咋回事,老司機都懂)。這樣,監理每年收入還是較為可觀的。

如題主而言,如果每月純收入3000+,確實太少了,您可以諮詢下自己的公司,出差補貼等都是怎麼算的。就是合法正式的收入,都不只這麼點。一方面,現場工地比較辛苦,背井離鄉大家都不容易;一方面現場小工都得200+/每日,你一個現場工程師太少了,也不合適。


慢跑的小白


很扎心的告訴你,監理工程師收入是與行業的市場地位決定的,也就是說,監理公司這口鍋利潤不高,監理工程師每個個體的碗裡想拿高薪難啊。

監理行業的生存狀態


監理 作為第三方的諮詢服務公司,受甲方公司委託,提高的是純專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然而,隨著甲方人員的專業度提高,對監理這個崗位的依賴逐漸減弱,但礙於制度約束,監理崗位必須設置,於是乎,監理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了政策的紅利,來分得市場的一杯羹。



在必須設置和不重視的雙重擠壓下,自然甲方不會把這塊的成本定的太高,各家監理公司要生存,自然也會不惜代價的降低報價。順理成章,公司都賺不到錢了,作為主要成本的人力成本,自然也被降低,有時候相信監理公司的老闆也是無奈的。



待遇為啥會不高

不能虧本賺吆喝啊,輸出人員的配置質量自然下降,工資待遇也隨之降低,想提高待遇,但是公司這口大鍋裡也沒多少餘糧了,糾結啊。



未來會有改觀麼?

作為獨立的第三方監管,國家將它設置成為一個工程項目建設的強制性制度自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畢竟工程質量百年大計,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作為監理行業內的從業人員,想要提高待遇,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行業亟待解決的生存環境問題,說的具體點來說,就是話語權的問題。曾經看過一個網友探討過一個方式感覺挺好,就是改變目前監理與目前甲方的直接委託關係的存在模式,變成甲方將監理款支付給主管部門撥付來形成的一種沒有經濟制約的獨立監管地位。



總之,監理行業的小夥伴也不用太著急,一方面觀望行業的未來可期,一方面練好自己內功,積攢自己的行業資源,機會還是有很多的。



歡迎 【關注】鏈上甲乙,每天分享建築行業職場、經驗、教訓類實戰內容。

鏈上甲乙


監理有個屁勞動強度。就等施工單位技術員報個檢,又不旁站,一天工作時間加在一起一個小時


咸陽惡棍


遇到過一個監理公司,寧波高專,寧波或浙江的應該聽說過!很厲害,工資也高!這種就是憑本事吃飯!不以權壓人,在食堂吃飯都每餐給錢,我們下面施工員也很輕鬆,因為質量,安全不需要我們管的,班組也很好管,因為有監理制約!

現在又三個工地了,沒有再遇到過這種負責的監理,沒任何技術不說,吃拿卡要,天天就拉我們唱歌,最後都是我們付錢,工程質量安全一點不管,現在承重架,模板,鋼筋,外架全都我們自己查,累的要死,班組一天到晚還踏馬難管,為了趕工期我們自己也拖不起,湊合能過砼就澆了!

監理行業真要規範,什麼人都能做監理,一些蛀蟲壞了這個行業


要考建造師的小施工


我現在就切身體會了,甲方代表不做,現在在做監理,整天跑現場20萬方樓盤18幢主樓。吃力不討好,左右不是人,成了施工單位的現場質檢員。。。。。。唉!現在的施工單位真的堪憂啊!其中滋味只有真正想做事的同行才能切身體會吧!

監理例會每週要PPT彙報總結。現場實測實量需要監理參與。現場安全監理要監督檢查。大型機械安拆維保要旁站。澆搗要旁站。防水要旁站。現場隱蔽要驗收。各種資料需要審查簽字。各種會議,參觀,考核,培訓,觀摩,學習,比武,宣貫。。。。。。

這點工資,沒有下班時間、星期天的路過。。。


了無痕146698722


準確的說應該叫工作強度吧!看項目的大小,及人員配置分工,總體來說強度不算大!本人工齡21年,從事施工17年,監理4年,目前在準備考註冊監理工程師,目前在工地當總代。客觀的說,監理工作沒有施工單位的強度大。至於其他的說一句,做任何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監理人員水平有高有低,施工單位也一樣!


山上的小王


我和監理打了幾年交道了,有本事的監理其實不少,行業人各有志,水平參差不齊...。監理日誌、旁站一般是拿二、三千工資的監理寫的。除領導,一般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開除。有些人工程搞得少見識少,賺了點錢就要瞎逼逼,五大責任主體沒有監理嗎?


傳奇乖乖不傳奇


市場大環境決定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一是監理費比較低,用的蛋糕就那麼大,這是大背景。

二是監理的地位比較尷尬,大家都懂。不能夠發揮大的作用。在這個原因之下,監理公司的職員,你想拿高薪就比較困難,一般是總監總代收入可以,普通專監,監理員收入很低。

三是由於合理的收入很低,但人要吃飯啊,滋生了許多不太好的現象。


尋找縹緲峰


關鍵是監理費誰出?取消監督站,由住建部門招標監理,業主交錢到監管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