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導讀:遵化市娘娘莊鄉上丁甲嶺村為自然行政村,位於市中心區東南20公里處,地處遵化市東南部山區,該村為我國明朝始建。此地在鐵廠西約5公里,兩山之間,森林茂密,相傳明代時用鐵廠的鍊鐵原料在此製作士兵的鎧甲,故取村名為釘甲嶺,以後演變成丁家嶺、丁甲嶺。村莊人絕大部分都姓扈,解放後分為上下丁甲嶺兩個村,該村在北,稱上丁甲嶺村。上丁甲嶺村曾有真武廟一座,有500年老槐樹一棵。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乾隆21年遵化縣誌記載的丁甲嶺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光緒年間遵化縣誌記載的丁甲嶺

1、上丁甲嶺村村中原有一座真武廟

上丁甲嶺村村中原有一座道教的真武廟(有村民說是鎮文廟,查閱遵化縣誌,沒有查到此寺廟,這裡按照真武廟敘文),相傳寺廟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廟中供奉真武大帝,廟有一層大殿,正南正北佈局,此廟破四舊時被毀,現存遺址,牆基可尋,現場留存兩個石碑。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真武廟舊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真武廟舊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真武廟舊址可見原牆基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真武廟附近岩石奇特

2、真武大帝龜蛇坐騎傳說

傳說,真武來此修煉,把鞋子和襪子脫到一邊,日夜盤坐在禪椅上,一動也不動,靜心誦道唸經,不吃飯,也不喝水。真武不吃不喝,這可苦了肚子和腸子。肚子和腸子相互埋怨,爭吵不休,鬧騰得真武坐立不安,不能修煉,也不能唸經誦道。真武一怒之下,破腹開膛,把腸子和肚子一把抓出來,“叭噠”一聲,扔到了背後的草叢裡。真武這才安靜下來。肚子和腸子藏在草叢裡,日夜聽真武唸經誦道,道法附身,變得善飛善跑,上天入海,神通廣大,變化無窮。一天,腸子“哧溜”一聲拱進真武的襪筒裡,在地上打了三個滾,喲!腸子變成一條滿身披鱗甲的大蛇。肚子拿過真武的鞋子朝背上一蓋,也打了三個滾,嗬!變成一支鐵殼大烏龜。從此,真武就沒鞋子襪子穿了,打起赤腳來。龜蛇溜走經常禍害百姓,傷及人畜,只攪得天昏地暗,民不得安。這時,真武已修煉成神,見龜蛇這般胡鬧,就駕祥雲,揮寶劍,收伏了它們作為自己的坐騎,並封為“龜蛇二將”。為了紀念此事,村民就在此地修建了真武廟。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真武大帝,網絡圖

3、真武廟留存古石碑兩統

在上丁甲嶺村,真武廟留存下來古石碑有兩統,古碑上寫有“萬古流芳”字樣,可以判斷為捐款碑。

古碑上有“遷安縣”、“馬蘭峪”字樣,可以看出有遠在遷安和遵化馬蘭峪來此寺廟捐款。古碑上有呂各莊、馬各莊、尹家臺、魏家井、石橋頭、馬家店、相公莊(相古莊)、陳家莊、西舊寨、李家窩莊、劉家窩莊、新店子等村莊的人捐款。更多的是丁甲嶺村扈姓人的捐款。丁甲嶺的扈國金、扈國龍、扈國山、扈國平等扈國字輩的人捐款;丁甲嶺的扈成生、扈成中、扈成餘、扈成金等扈成字輩的人捐款;丁甲嶺的扈永孝、扈永同、扈永貴、扈永田等扈永字輩的人捐款;丁甲嶺的扈連印、扈連永、扈連賀、扈連恕等扈連字輩的人捐款;丁甲嶺的扈萬全、扈萬平、扈萬年、扈萬春等扈萬字輩的人捐款;丁甲嶺的扈門張氏、扈門謝氏、扈門費氏、扈門劉氏、扈門李氏等扈氏女眷的捐款;除此之外,還有同盛齋、復興號、義盛號、遠源號、廣成號等商號的捐款。從古石碑上面捐款可以看出,此廟捐款人員較多,從側面可以看出,香火旺盛。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真武廟村中留存古石碑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現場古石碑捐款文字

4、村裡有500年古槐樹

上丁甲嶺村村東四五百米的地方,原有的一座山神廟旁一棵老槐樹的樹幹中空,從中部開始分成五條樹幹,狀如龍爪般穩穩抓住地面,像龍爪一樣,被當地百姓譽為“五爪金龍”。該樹直徑1米,樹齡已達500多年。這裡雖然這棵老槐樹中空的樹幹裡曾著過火,但每年夏季依然枝繁葉茂,生命力頑強。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村東500年古槐樹

500年的“五爪金龍”老槐樹,不怨天尤人,頑強生長,象徵了遵化人們的那種非凡毅力,不屈不撓的精神。現在這棵古槐樹向北傾斜嚴重,古樹樹幹空心嚴重,而樹冠較大,希望古樹專家將其採用支點保護,避免大風暴雨等對古樹造成損壞。

遵化文史|探尋遵化上丁甲嶺村真武廟遺址

後記:遵化娘娘莊鄉上丁甲嶺村的明代真武廟,現場古石碑,真武大帝的傳說故事還有村莊的500年古槐樹,承載了上丁甲嶺村及其附近村民多少美麗的回憶,今天記載下來,望上丁甲嶺村及其附近村民在真武廟、古槐樹等的保佑下,人民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興旺!

感謝:感謝扈瑞豔老師,感謝上丁甲嶺村村民的現場講解遵化文史。

--扈氏網--

弘揚扈氏文化,傳承先祖精神;

尋根聯誼互助,激勵子孫奮發!

團結中華扈姓宗親 凝聚天下扈氏力量

扈氏網--天下扈氏人的網上家園!

歡迎大家閱讀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