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死傷工友,我們不曾忘記,致敬!

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有人評價,它是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對於這座目前世界上綜合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而言,每項榮譽的背後,都是一組組沉甸甸數據的支撐。

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

此外,大橋還囊括了世界首創主動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終接頭、世界首創橋—島—隧集群方案、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世界最大難度深水無人對接的沉管隧道等多項世界之最。

曾參與指揮建設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等工程的老橋樑專家譚國順用“集大成者”來形容港珠澳大橋。他表示,“世界之最”的背後,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

港珠澳大橋打破了國內通常的“百年慣例”,制定了120年的設計標準。在海洋地質標準的技術、工藝無法滿足施工需要的情況下,中國科研人員依靠1986年以來湛江地區累積形成的海洋水文數據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題,並結合伶仃洋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術措施,最終保障了“120”指標的達成。

“我們採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好的高性能環氧鋼筋、不鏽鋼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合理的結構、工廠化製造等,集目前國內國際最好的耐久性技術,來保證港珠澳大橋達到120年的使用標準,這在中國也是絕無僅有的。”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自豪不已。

港珠澳大橋死傷工友,我們不曾忘記,致敬!

為了修建這座大橋,粵港澳三地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有十個人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死亡,並且也有幾百人的受傷,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是我們都需要記住的,畢竟這麼便利的大橋都是他們一點一點努力去建造起來的。有專家預測港珠澳大橋哪怕是再過百年以後依舊是眾多橋樑中的領頭者。

港珠澳大橋創多個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死傷工友,我們不曾忘記,致敬!

最長:港珠澳大橋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

最大:每一節的排水量約75000噸。

最重:使用鋼筋量相當於埃菲爾鐵塔。

最精心:勘測費用上花費達3000萬元。

最精細:誤差要控制在4釐米以內。

最精準:沉管連接處橡膠止水帶要可用1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