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

侵略者的屠刀

民族的苦難

英雄兒女的殊死抵抗

我們不會忘記!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位於湖南芷江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珍藏著1209份抗戰老兵手印

每份手印

都有一個保家衛國的悲壯故事

烽火十四年

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

築起抵抗侵略的血肉長城

今天,我們緬懷,我們致敬!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111歲高齡的周秀蓮是國內已知年齡最大的抗戰女兵。1925年加入婦女聯合會,後在部隊從事後勤管理工作,曾任被服廠管理員,她的丈夫楊平在緬甸作戰時英勇殉國。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打到最後,子彈都打沒了,端起刺刀就直接幹上了”。1922年出生的陳忠民,16歲時投身抗日,先後參加了浙贛會戰、閩浙追擊戰共計大大小小80多次戰鬥,最艱苦時甚至要以自己的尿液維持生命。陳忠民左腿上仍留有當年和日軍拼刺刀的傷疤。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一死報國……”,70多年前的衡陽保衛戰中,盧慶貽所在的第10軍與數倍於己的敵軍苦戰47天。1944年8月6日,經盧慶貽之手,發出了該軍“一死報國”“勉盡軍人天職”的“最後一電”。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第100軍63師187團士兵陽洪隆拓印的左手手印上,能夠清晰分辨出中指和大拇指都殘缺了一部分,這是陽洪隆老兵在當年邵陽雪峰山保衛戰中負傷所致。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鍾振權來自湖南株洲炎陵,曾是第九戰區25師的一名戰士,他的左手在抗戰中失去了兩根手指而被稱為“八指英雄”。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文職兵也要抗戰到底”。姜立誠16歲時被編入第九戰區司令部從事後勤事務,後來負責調度戰時物資、轉移檔案文件和收發即時戰報等工作。作為一名文職士兵,沒有一線殺敵,但姜立誠抱著抗戰必將勝利的堅定信心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槍聲一響,自然就不怕了。”兩位哥哥戰死沙場,林雲德卻從未畏懼退縮,從勤務兵到炮兵營的通信兵再到輜重營少尉排長,一心抗戰。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萬水千山只為家國情懷”。1944年,王光穆目睹日寇飛機不時轟炸,家人慘死,毅然投筆從戎,報名參加青年遠征軍。他和幾十位同學一起,從秭歸走山路到巴東,從萬州坐車到雲南沾益,在沾益坐飛機到緬甸密支那。1945年8月到廣州參加受降儀式。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金髮龍從1939年2月參加南昌會戰開始,參與了鄂西與湖南幾次大會戰,1944年衡陽會戰中被打散編入其他部隊。抗戰勝利消息傳來後,部隊組織朝天鳴槍,祭奠陣亡將士儀式。金髮龍想著故去的戰友,跪倒在地,失聲痛哭。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終於看到侵略者低頭投降”。湖南慈利中學初中畢業後,唐承次於1943年被帶到駐湖南石門縣瓜子峪的79軍。1945年8月21日,日軍投降代表來到芷江簽字投降。唐承次目睹了這歷史性的一刻——日軍投降代表當時坐的是吉普車,一進場就繞飛機場一圈,低著頭,車開得很慢。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有很多故事的主角沒來得及留下手印

80多年過去了

當年參與抗戰的老兵或已成為耄耋老人

或已與世長辭

截至2018年8月

全國健在抗戰老兵數量已不足2萬人

烽火已遠、國恥不忘!

铭记!1209份老兵手印里的抗日烽火

來源丨新華網

關注家鄉發展 支持家鄉建設

安化縣大福鎮人民政府運營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