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領先的公司爲什麼可以領先

陳春花:領先的公司為什麼可以領先

管理學家陳春花從1992年開始,進行了一項針對中國本土公司中的行業先鋒公司的研究。這項研究將會持續三十年,目前陳春花教授已經初步得出了第一個十年(1992年至2002年)和第二個十年(2002年至2012年)的研究結果。

在研究開始階段,篩選自己研究的公司時,陳春花從3000家中國本土企業中,先篩選出20家,然後再從20家中落定5家。這5家公司分別是:寶鋼、海爾、聯想、TCL和華為。她選擇的標準,是看這些公司在1992年之前的10年,看它們為什麼能夠走到行業領先的位置,成為陳春花所說的“行業先鋒”。然後,她也在國際市場上找了10家公司來做對照組研究,這10家公司包括通用電氣、戴爾、諾基亞、IBM、索尼、豐田汽車等知名公司。

然後,陳春花通過研究,去尋找為什麼在第一個十年中,也就是1992年到2002年間,它們能夠成為領先的企業。她在2004年發佈了自己的這項研究。

她的答案是:四個重要的要素支撐著這些公司贏在這個十年。這四個要素分別是:在領導者上,這些公司擁有“英雄領袖”;在管理方法上,採用的是“中國理念、西方標準”;在市場反應上,是“渠道驅動”;在戰略上,都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在領導者這個因素上,陳春花發現,這些能夠領先的企業,都擁有一個具有領袖氣質的領導者。“他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更是個領袖”。他們對內是一個好的管理者,能夠把整個企業變成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進化的公司;對外,能夠推動行業和社會的進步。所以,陳春花才用了“英雄”這個詞。

在管理方法上,這些領先企業跟其他本土公司最大的不同是,他們能夠很好地把西方的管理理論運用到中國的管理實踐中。陳春花說,管理研究人員經常遇到一個挑戰,就是在把西方管理理論引入到中國時,發現會受到本土的挑戰,因此變得不好用。但是,這五家企業卻都用得很好。因為它們把中國本土的理念文化,同西方標準的制度流程很好結合在了一起,結果就導致整個管理效率超過了其他的本土企業。

在渠道上,這些本土領先者,能夠通過渠道建設來推動公司整體的增長。

在戰略上,這些領先企業都建立起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從原材料到整個製造過程,再到渠道分銷和最終消費者,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而且,在更大範圍內,也可以同上下游社區和政府之間形成好的關係。

陳春花在第一個10年的研究完成之後,曾經進入過企業做管理者的工作。不過,她還是回到了學校,繼續完成第二個10年,也就是2002年至2012年的研究。

第二個十年是一個不確定性的年代。公司既遇到了互聯網技術的衝擊,也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這個十年中,陳春花發現,自己在上一個時間挑選出的20家候選公司中,有些公司已經被淘汰了;她選擇作為對照組的國際公司中,比如柯達和諾基亞,也都已經落伍。但是,聯想、華為、海爾、TCL和寶鋼這五家公司,仍然非常穩健,在各自行業也都是領跑者。它們憑什麼繼續領跑呢?

陳春花的研究發現了五個“領先企業具備的基本素質”。

第一個基本素質是用戶至上。以海爾為例,海爾在這個十年中,做了非常巨大的轉型,就是要回歸到顧客的需求上。舉個例子,海爾的冰箱,可以做到在生產線上定製給一個用戶,整個過程中,可以告訴你什麼時候定製完成,什麼時候可以送到用戶家裡。

第二個基本素質是危機意識。陳春花舉了華為的例子。華為在第二個十年中,從一家做電信設備的“管道公司”,擴展到開始做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個人應用的公司。這背後的原因就是,這家公司始終在通過自我驅動來不斷成長。

第三個基本素質是,從失敗中學習。TCL是陳春花選擇的五家研究對象中,在第二個十年裡出現了鉅虧的一家公司。鉅虧發生在TCL2004年併購法國家電巨頭湯姆遜之後。但是,TCL通過調整,從鉅虧中恢復了過來,到2008年時恢復了盈利和增長。

第四個基本素質是,不斷打開邊界。陳春花認為聯想就是在不斷學習和不斷打開邊界的過程中,維持了自己的領先。

第五個基本素質,陳春花稱之為全員創新。五家公司中的寶鋼在第二個十年中,面對的是鋼鐵市場全球價格的競爭,以及國內供需關係的改變。但是,寶鋼仍然保持了強勁的發展。

現在,陳春花在進行第三個十年,也就是2012~2022年的研究。她把這個十年稱之為“一個技術驅動的互聯網世界”。

雖然還沒有最終研究結果出來,但陳春花也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在她看來,這個新的十年有兩個特點:一是個體自我獨立;二是萬物互聯一體。因為這兩個特點,在管理上,會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那就是:之前在談論管理時,更多的是在談論“分”,比如分工、分權、分利,“責、權、利”對等時效率最高。但是今天,更高的效率,可能來自於整合或協同,不是把員工看成是被管理者,而是讓他們每個人的價值都得到釋放。唯有如此,公司才能在這個十年做到領先。

陳春花:領先的公司為什麼可以領先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