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套內都是剛需?我想起了黃聖依300平米小房子和王傳君的一百萬

6套內都是剛需?我想起了黃聖依300平米小房子和王傳君的一百萬

今天,一篇文章《六套以下,都是剛需!》刷爆了房哥的時間線

房哥仔仔細細翻閱完全文,已經完全忘了標題是什麼,也完全沒看出到底幾套是剛需

不過顯然,作為一篇自媒體文章,刷爆朋友圈,它就已經成功了。


01

6套內都是剛需?我想起了黃聖依300平米小房子和王傳君的一百萬

年初的時候,黃聖依上了娛樂版頭條。其為了不想炫富,專門買了個300平米的“小房子”用來錄節目。

估計有錢人眼中,300平米就已經很寒酸了吧。

跟帶兒童遊樂場、室內滑雪場、亭臺樓閣的豪宅相比,的確很寒酸。

6套內都是剛需?我想起了黃聖依300平米小房子和王傳君的一百萬

無獨有偶,因《我不是藥神》而爆火的王傳君,談到自己的低潮,說到自己曾因卡里只剩100萬而心慌。

現金一百萬,固定資產不算,他還覺得少,反正房哥是心慌了


02

這是有錢人的世界,一個無法理解的次元。

中國太大了,不同層次的人如此之多,互相之間的割裂,已經大到了自己都沒辦法發現。

就如同六套以內都是剛需的說法一樣。

啥是剛需?房哥的理解,剛需就是基本需求。

吃飯的剛需,是你只在乎能不能吃飽,而不再要求好吃和有肉。

工作的剛需,是你只在乎掙的多不多,而不去想是否離家遠,是否加班多。

房子的剛需,就變成了六套以內?想著出租一套?還想著學區和配套?

這哪是剛需,這是小布爾喬亞的矯情。


03

對於很多剛需人群,能買得起就不錯了。

房哥認識一個朋友,外地人,30多歲,老家在農村,家裡也幫不上忙,之前因為沒有房子,戀愛都沒法談。好在這一輪暴漲之前,買了個70平的一室一廳,至今心有餘悸。

在沒房子就沒交配權的時代,這才是真正的剛需。

這還是房價被認為偏低的瀋陽,北上廣深的眾多年輕人,他們連真正的剛需都買不起。

6套內都是剛需?我想起了黃聖依300平米小房子和王傳君的一百萬


04

十九大講到,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在很多人還在為買不起房子發愁時,買到房子的人剛需是自己的房產周邊有好學校。

單學區剛需雙學區,雙學區剛需商業配套,配套齊全又剛需樓下有地鐵。

交通配套都齊全了,又會嫌太吵鬧,嫌太擁擠,剛需一套清淨環境好的大房子。

美好生活的需要層層提高,剛需也成了各說各話。

在房哥看來,六個錢包大概是看清趨勢的人的無心之語,六套剛需則是大城市中產的集體焦慮。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瀋陽房哥,未來會持續給大家帶來原創瀋陽房產文章,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