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探祕——從土匪文化推理外婚制的產生

文化基因探秘——從土匪文化推理外婚制的產生

文化基因探秘——從土匪文化推理外婚制的產生

文化基因探秘——從土匪文化推理外婚制的產生

土匪是一群打家劫舍,勒索為生的團伙,在社會的各個動盪時期都會頻繁出現,總結土匪的行為,可以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就是搶掠時只搶外村的,或者是離自己村比較遠的村落,甚至到外縣去搶掠燒殺,而對本村的人和財產還會起到相當程度的保護作用。這種現象是一種歷史普遍現象,不是個別例子,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了,這與外婚制有什麼關係?細心的讀者可能從土匪的搶掠行為中,多少得到了一點啟迪。歷史學家說,人類婚姻的演變經歷了:群婚、對偶婚、族外婚、一夫一妻制,其它的我們先不討論,在這裡只討論外婚制是怎麼形成的問題。

在原始社會時期,由氏族成員內部男女之間進行婚配的方式。我們把它稱之為內婚制,由氏族成員中的女子外嫁到外氏族與其成員進行婚配的方式,我們把它稱之為外婚制,在原始社會早期由於生產能力低下,人口稀少,人口數量處於發展上升階段,地域相對廣闊,不存在外婚制的社會與環境條件,所以施行的是族內婚,外婚制的形成時期。應當在原始社會中期以後開始,在農業技術開始大規模推廣時期,技術的推廣導致食物大量增加,於是人口數量也開始增加,相應氏族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氏族與氏族之間的地域空間開始接近。在那個時代,氏族之間的衝突與戰爭,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不受任何禁忌與規則的約束,這種現象與歷史上土匪行為極為相似,當時沒有國家與法律之說,強者為王,優勝劣汰,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搶掠對方的財物與女人,後來將對方戰敗投降的男子也搶掠回來,當做奴隸使用,在連綿不斷的氏族戰爭中,有些氏族在戰爭中開始變得強大,有些氏族開始走向衰弱,有一些氏族之間為了自保的需要開始結成軍事同盟,弱小的氏族如果要避免被強大的氏族侵略,就必須時常向強大的氏族進貢,進貢的東西就是送財物與女人,送的越多就越能討得強大氏族的歡心,安全就越有保障,才能不被侵略。不送的,送的少的就成了被侵略的對象,通過戰爭的方式讓其氏族消失、毀滅,同盟之間也需要通過婚姻的方式有效加強雙方的關係。這些被送到外氏族的女人,和那些與外氏族進行婚配後產生的子女,成為了本氏族的親屬,而這些親屬成為捍衛兩個氏族和平共處的最堅強的力量,氏族雙方的親屬關係越多,則關係越密切,那麼無論這兩個氏族之間誰強誰弱都不會發生戰爭,相反還會結成軍事同盟,互娶對方的女子為妻以加強關係,通過歷史的演進,那些不肯施行外婚制的氏族,成了眾矢之的,人類戰爭欲發洩的對象,逐漸被歷史淘汰,而那些施行外婚制的氏族卻能夠獲得長期生存。通過歷史的教訓,在人們心中逐漸形成了本氏族男女之間不能通婚,女子必須外嫁的古老傳統思想意識,成為氏族之間同遵守的法則。再經過原始社會中後期殘酷的歷史洗禮與錘鍊,這種女子外嫁意識已深深地印入人們的腦海之中,在為社會普遍的共識。

直到上一個世紀的亞洲地區,附屬國向主國進貢的時候,還有送美女的習俗。用婚姻來換和平,是一條說不出口的理由,後人當然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了。

以上關於婚姻家庭演變的推理,與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婚姻倫理的認識有巨大的差異,可能很多人不能夠接受,但通過我的觀察與思考,認為它是應當是正確的,致歉。

老讀者

2018年7月2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