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津雲新聞記者 周白石

好賭的宋某潛入緬甸輸得精光,被非法扣押拘禁,為了“贖身”,他竟在不法分子慫恿下鋌而走險,當起“馬仔”。依靠我國警方與緬甸警方建立良好的國際警務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宋某被緬甸警方抓獲後,於近日被移送回國。

圍繞國家改革開放的推進,為了維護邊境地區政治和治安穩定,地處西南邊疆的西雙版納州公安機關經過30年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西雙版納邊境實際、具有邊疆特色的對外警務執法合作新路,也為我國邊境國際警務合作提供了成功經驗。

做夢都想回國受審的嫌疑人

這是一起典型的由被害人轉變為嫌疑人的案件。

前面提到的宋某來自河南,曾經事業小有所成,在北京開了一個小型加工廠,身家數百萬,可謂事業家庭雙豐收。宋某有了錢,卻開始“作”,跟著朋友去賭,一下子輸了200多萬元,幾乎一夜回到解放前。後來聽說可以偷渡到緬甸賭博,有望翻本,他就經人介紹偷渡到緬甸。他手中彼時只有700元,連路費都是借的,那邊的賭場很爽快,聽說他沒錢,就借了他10萬元(實際扣除手續費只有9萬元人民幣左右)的籌碼,每局數千元,很快,手中籌碼用光了,他想再借款,卻被拒絕。對方將其拘禁,逼他聯繫老婆籌款,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老婆一口拒絕。為了籌款,他甚至和不法分子上演苦肉計,給他老婆發他被打的視頻,但依然沒籌到錢。不法分子看他真的沒錢,便威逼利誘他“合作”。為了賺錢、贖身,無奈之下宋某隻好當起馬仔。

不久前,經跨國警務合作,緬甸警方將宋某所在的賭博團伙一舉抓獲。宋某於10月16日被押送回國。見到我國警方時宋某懊悔地說:這些日子,他天天盼著回到祖國受審,因為良心過不去,也因受盡折磨,再也不想在那裡待下去了。

在某些邊境地區,嫌疑人從事不法行為後藏身境外,往往會給抓捕工作帶來極大困難。但對於地處緬甸、老撾邊境的雲南警方,這樣的抓捕工作“算不上難”。這依賴於西雙版納警方與鄰國警方建立的國際警務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無論是宋某這樣相對簡單的案子,還是曾經震驚中外的湄公河大案,都通過這一合作機制告破。

西雙版納州國際警務合作機制的探索,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雙版納州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這一良好機制,是建立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打開國門這一深厚背景下的。這也是一條符合西雙版納邊境實際、具有邊疆特色的對外警務執法合作新路子。

上世紀90年代初,中老關係結束10年的僵局,邊境門戶重開,兩國人民恢復往來;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被緬甸中央政府承認和接納,開始和平發展。在我國打開國門大力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黃、賭、毒、槍、私”等常見的邊境突出問題也隨之而來,為有效打擊犯罪行為,與老撾、緬甸接壤,與泰國毗鄰的西雙版納州警方開始大膽嘗試,與鄰國及周邊國家逐步建立警務合作機制。

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

西雙版納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支隊政委段煉拿出兩本厚厚的相冊擺在桌上。

翻開相冊,裡面存放著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照片的內容和色彩都極具歷史感:身穿綠色警服的西雙版納州公安局高層與緬甸警方在有關合作協議上簽字。

採訪中瞭解到,雲南警方與鄰國警方建立合作機制,經歷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初級交往階段,即1990年至1992年。現在看起來,這一階段的接洽“很有趣”,初期會談內容和結果一般無文字記錄,會晤會談地點一般在國境線或邊境口岸,聯繫辦法主要依靠熟人關係和私人感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臉兒熟好辦事”,通過帶口信或書信進行聯絡配合,後來有了相對固定的聯絡員。這個時期的會晤會談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是移交人犯、互通情況、處理一般性邊境事務等,並開始在打擊跨國犯罪、緝私緝毒方面進行一些初步配合。

一些退休民警還記得1991年7月25日這一天——西雙版納州公安局高層首次與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高層會談。在此之後,雙邊聯合開展毒品整治、替代種植,共同走向維護邊境社會治安穩定、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經濟秩序的道路。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上世紀90年代初,西雙版納警方與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舉行首次警務會談

第二階段為1993年至1996年,進入該階段的重要標誌是我國與鄰國雙邊條約和國家及地方有關法律法規的陸續出臺和貫徹實施,使公安外事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西雙版納州警方與鄰國警方和有關當局建立了定期、不定期的會晤會談制度,各方有了固定的聯絡員,會談級別也由基層對口業務部門之間的聯繫,發展到縣、地、省三級公安機關之間的聯繫交往,各方實現互訪,會晤會談內容突破單一模式。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1993年7月5日,西雙版納警方首次出訪老撾,與老撾烏多姆賽警方舉行會晤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1993年7月14日,西雙版納警方代表團首次前往泰國清邁開展警務交流訪問

1997年至2016年間為第三階段,即全面合作階段。這一階段,我國與鄰國有關邊境合作協議以及省、部對口業務部門之間合作協議進一步簽署出臺,法制更加完善。震驚中外的湄公河大案發生在這一階段,依託中老緬泰四國軍警協作機制,經過中國警方艱苦卓絕的努力,2012年4月25日,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糯康在老撾被抓獲。5月10日,中老警方在老撾萬象瓦岱機場舉行了移交儀式,糯康被押解回國。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案件成功告破,徹底摧毀了糯康犯罪集團

從2017年至今,雙方合作已進入第四階段,即構建新型國際警務合作關係階段。

不斷升級的創新合作

提起警務工作,人們會首先想到打擊違法犯罪;但其實警務工作的範疇非常廣,基本涵蓋居民所有生產生活。

如段煉所說,中方與鄰國開展警務合作,是為了確保邊境及周邊地區安全生產生活。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在經濟等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後,中方與緬甸、老撾、泰國等周邊國家的關係也更加密切。

緝毒工作是國際警務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的受益領域之一。老撾是我國當前最大的援助國家之一,為深化合作和強化合作效果,公安部禁毒部門連年向老撾警方提供價值上千萬元人民幣的禁毒設備。雲南省近期也向老撾警方提供價值500萬元的設備,一位參與合作的一線民警表示,我方給予老撾的查毒設備非常先進,別看設備小,但功能強大,能夠在車上實現對毒品種類、成分的鑑別,正是這樣的先進設備,使得跨境警務合作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原先發現毒品並需要檢查其成分時,老撾警方沒有足夠設備,必須將毒品送到西雙版納警方的毒檢室才能鑑別,不僅影響效率,還可能影響後續任務。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打擊涉毒犯罪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中緬警方開展罌粟替代種植,剷除罌粟播種希望


對販毒運毒的打擊,中緬、中老雙方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但打擊只是禁毒工作的一部分,個別不法分子、普通民眾種植毒品、販賣毒品行為屢禁不止,其根源在於當地經濟收入低。能不能幫助邊境國家居民從根源解決問題呢?依託國際警務執法安全合作機制,西雙版納警方聯合政府相關部門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嘗試,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多級政府機構的協調下,雲南優質企業走出國門,給邊境國家地區的居民帶去罌粟的替代種植作物,提供先進設備、傳授先進技術,如當地原來的水稻產值低、產量低,我國優質企業將雜交水稻帶過去,提高了當地種植的畝產量,優化品種,解決了當地的溫飽問題。又如香蕉、甘蔗、橡膠等經濟作物,也隨著國際警務合作這一平臺帶到周邊國家,使得邊境地區種植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徹底解決了邊境地區普遍種植罌粟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大禁毒、鏟毒成果,雙方嘗試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在高空偵查,一旦發現有疑似罌粟的植物,便立即協作實地探查。

可以說,這一國際警務合作平臺,我國是受益者,老撾、緬甸等周邊國家同樣也是受益者。

傳統的國際合作理念中,跨境案件的偵破和督辦程序較為複雜,依託國際警務合作平臺,中國駐外企業、中國對外公民的安全,也納入國際警務合作範疇。我方與邊境國家警方接觸越來越扁平化,實現短頻快。2017年,老撾發生10多起中國種植香蕉企業、個人被盜搶案件,藉助國際警務合作平臺,中方先後派出兩個工作組前往老撾,雙邊警方聯手將案件偵破,不僅打擊了犯罪分子的氣焰,也有效保護了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在境外投資、生活的權益。西雙版納警方為了更好地保護境外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成立了境外工作專班,持續不斷開展工作。

國際警務執法新路子

跨國刑事案件是刑事案件中較難處理的一種,按照國際慣例,某國警方出境後不具有執法權,但有些案件,往往因當地警方掌握的線索、警力、技術、文化背景等差異,無法保證偵破效率。

一般來說,涉及兩國的案件,都要走外交渠道,但這一週期普遍較長,且流程繁瑣,給了不法分子喘息之機。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在國門移交犯罪嫌疑人


西雙版納州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白勇介紹,依託國際警務執法安全合作這一平臺,西雙版納警方與境外警方在打拐、緝槍、緝毒、追逃等領域加強了跨國刑事案件的偵破力度。如今,越來越多省份也因這一平臺受益,兄弟省份公安機關民警也依託這一平臺破獲了一系列大案要案。

白勇說,中緬、中老邊境地區的人民群眾,早期合作靠的是“臉熟”,但現在的合作,靠的是信任,是互助。

2015年12月30日,西雙版納警方與老撾南塔警方聯合行動,中方組織280餘警力,老撾組織了80多名警力,一舉摧毀了位於老撾南塔省的跨國電信網絡詐騙集團,抓獲犯罪嫌疑人470名,繳獲手機500餘部、電腦400餘臺、汽車4輛。此案抓獲犯罪嫌疑人之多、團伙規模之大是中老警務合作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載入中老警務合作史冊。白勇說,跨國抓捕是警方辦案最大的難點,如果僅僅依靠傳統渠道,破案效率可能大打折扣,對於一些案件來說,國際警務合作這一平臺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中老警方摧毀特大跨國電信網絡詐騙集團,抓獲嫌疑人470名


2017年3月,緬甸境內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殺人案,中國公民一家5口被殺害,緬甸四特區警方十分重視此案,但偵破手段、技術條件十分有限,於是西雙版納警方與緬甸警方雙雙啟動國際警務合作機制。白勇介紹,一般大案、要案中緬雙方會聯合勘察,中方主要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此案件十分惡劣,經調查發現,被害中國公民在緬投資企業,嫌疑人顯然對作案現場十分了解,推測有前期踩點、偵查等行為。依託我方先進技術手段,兩國警方經過38小時連續奮戰,鎖定3名嫌疑人,並將他們抓獲。後3名嫌疑人被押送我國接受法律的制裁。

助力雙邊經濟發展

段煉介紹,隨著邊境地區治安環境、經濟環境改善和優化,邊境地區居民經濟活動更加豐富,由此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如我國公民要出境運輸貨物,或外方貨物要進入中國,都離不開辦理出入境手續。原先,按照上級要求,出入境個人證件要在15天內辦結,即使現在提速,也要7個工作日。但邊境的實際問題是,雙方進出口貨物多以水果、蔬菜等為主,如果等上一兩週,不僅會影響貨物品質,也會增加企業成本。能不能縮短時效呢?西雙版納州警方大膽嘗試和改革——所有出入境窗口均提供延時服務,所有窗口週六開啟,為企業和群眾服務。為了給運輸鮮活農產品的駕駛員、有緊急出境需求的人員提供綠色通道服務,當地警方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現在僅用24小時,便可辦理好出境手續。而在物資出入最多的勐臘磨憨口岸、勐海打洛口岸,出入境辦證點實行全年365天特殊窗口服務制度。

為了便於遊客出境旅遊,西雙版納州警方大膽嘗試“邊境旅遊”辦證“一站式”服務,2017年,6萬多人享受這一“紅利”,今年到現在為止,已有7萬多人通過這一簡化服務手續出境觀光旅遊,因此邊境地區經濟活動更加頻繁、優化。不僅如此,因為這一服務,老撾、緬甸等地一些急難重症病人,也可以通過綠色通道進入中國,獲得更好的醫療救護,很多境外人員因此重獲新生。

從湄公河大案到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 西雙版納國際警務合作出新路


2018年8月14日西雙版納警方與老撾北部五省公安廳開展警務會談


曾赴國外執行過維和任務的段煉表示,從他個人角度來看,國際警務合作為我國和周邊國家提升邊境安全的穩定搭建了良好平臺,從原來封閉時期的單純接觸,到改革開放後往來增多,我國與鄰國警方合作更緊密,也更具深度和廣度。特別是近年來,公安機關搭乘“一帶一路”之風,將更好、更完善的警務管理工作經驗帶到緬甸、老撾等國家,為“一帶一路”沿線安全保駕護航。

段煉說,隨著經濟發展,將來還有很多全新的問題等待著中國與邊境國家警方聯手解決,如未來中老高鐵開通,如何確保高鐵安全運營,如何進一步提升雙邊警方建立的防範預警、快速反應以及聯合處置合作機制,仍需探討和不斷摸索。他堅信,隨著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隨著邊境國家關係緊密,隨著國際警務合作平臺深化,一系列新問題和新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通訊員 謝丹陽 楊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