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實施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學質量提升改革

日前,湖北省恩施市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中心課題組人員走進沙地鄉,在黃廣田小學等9所小規模學校開展“361快樂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整體推進該市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學質量提升改革。

據瞭解,恩施市現有學生數不足100人的鄉村小規模學校61所。目前,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隊伍年齡結構欠合理,教學理念較落後,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參與度低,學習積極性不高,整體課堂教學質量堪憂。為此,恩施市以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為切入點,以內生性發展的視角,深化改革,探索出“一體四輪”策略,即以開展“361快樂課堂”建設為主體,以連片教研、常規管理、精準幫教、網校課堂為四輪,全面推進小班化教學,著力提高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學質量。

開展“361快樂課堂”建設,引導鄉村小規模學校小班化教學

“361快樂課堂”指的是在每一節課中都要做到“三有、六個百分百”。“三有”有興趣、有體驗、有成長。“有興趣”是“361快樂課堂”的前提和基礎,即老師要採取多種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體驗”是“361快樂課堂”的內在要求,即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經歷學習的過程,要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進行學習。“有成長”是“361快樂課堂”的目標追求,即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恰當而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切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整節課讓學生學有所獲。

“六個百分百”是指教師關注學生百分百、師生認真傾聽百分百、課堂互動交流百分百、信息技術運用百分百、教師個別輔導百分百、作業面批面改百分百,努力追求讓每節課都成為“一節讓學習真實發生的好課”。

開展連片教研活動,讓鄉村小規模學校抱團發展

建立健全“連片教研”的工作機制和運行機制。由鄉鎮辦中心學校統籌,將轄區內的小規模學校按地理位置相近的原則合理劃分片區,建立連片教研共同體,並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如組織領導制度、後勤保障制度、學科教研活動制度、鄉鎮辦中心小學和名師引領制度等。同時,形成了基於信息技術的“一體五環”混合式連片教研實踐模式。即在開展連片教研活動時,形成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以信息技術為依託、以網絡教研與現場教研相結合的體系,著重抓好五個環節的工作:確立好活動主題,利用信息技術實行“個人主備+網上集體備課”,圍繞主題實行“現場觀課+網上觀課”,在評課、議課中實行“現場評課+網絡議課”,做好系統反思改進課堂教學工作。實踐證明,這種混合式連片教研活動形式取得了較好效果。

加強常規管理,促使鄉村小規模學校健康發展

根據該市實際,完善鄉村小規模學校管理制度。2018年,恩施市教育局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農村小學和教學點教育教學管理的指導意見》和《市教育局關於全面加強農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 制學校建設的意見》,進一步理順了農村村級小學和教學點管理體系,明確了中心學校、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能和責任,規範了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的教學行為。對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和輔導等教學常規的各個環節,都按照小班化教學的理念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為老師實施小班化教學提供基本遵循。

開展名師精準幫教,助力鄉村小規模學校新教師專業成長

該市探索出了“兩課三導”五步曲的幫扶模式,積極開展名師與鄉村小規模學校新教師結對幫扶工作。即指導教師對新教師進行課前教學設計指導;新教師上彙報課,指導教師觀課診斷;觀課後對症下藥,進行針對性指導;指導教師上示範課,新教師觀課學習;指導教師課後反思,進行為什麼這樣上課的理論性指導。經過實踐,一大批鄉村小規模學校新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依託“網校課堂”,開好鄉村小規模學校薄弱課程

積極依託信息技術創建新型教育模式,形成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鄉村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恩施三式”同步課堂模式,即同體式、支教式、協作式。“同體式”互動同步課堂模式,就是將一所鄉村薄弱學校或教學點的一個班與中心學校或優質學校相同年級的一個班級結為共同體,通過網絡平臺,同時上課、同時作業、同時檢測,破解了教學點沒有教師、開不了課的難題,較好地解決了校與校之間師資匱乏的問題,並在短時間內補齊了學校缺編的短板。“支教式”互動同步課堂模式,主要是解決鄉村小規模學校師資結構性缺編,開不好音樂、美術、英語等薄弱學科課程的難題。

為使學生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教學資源,該市將優質學校與鄉村小規模學校結對,讓優質學校的優秀教師通過平臺,與鄉村小規模學校開展同步互動教學。“協作式”互動同步課堂模式,就是學校與學校之間利用平臺,共同開展網絡教學研究、教學管理、教師培訓、師生交流等活動,促進學校之間協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模式破解了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學水平不高、開不好課的難題,促進了跨校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郭辛林 姚光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