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推草鞋佬」家兒子

散文:“推草鞋佬”家兒子


1947年我出生在常州北門外林莊。

說起來,這個村子還是有些典故的。北宋名臣鄒浩(人稱鄒忠公)就葬在村東北角。過去,到了村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洪深(常州人)有部名作叫《五奎橋》,這五奎橋就在鄒浩墓旁邊,現在還在,只是西移了二三里。

雖然我們家世代為農,但父親青年時代就進城“挑籮”(做搬運工人),收入不低,他捨得出力,大家稱他為“北門街上一條牛(父親就屬牛)”。家裡幾畝薄田,一般農活由母親幹,大忙時便請“忙工”(主要是親戚和同村的壯勞動力),凡是遇到不能錯過季節的特殊活如栽秧等,父親會請“籮行”的工友來家突擊,半天一天搶完,我們家則以好菜好飯相待,父親也經常給同事“還工”。

1954年,父母哥哥幾個妹妹又進了城,半年後我也進了城,全家“農轉非”。因為父親收入還可以,母親便做了家庭婦女,操持家務,一家日子過得比較和順。

1957年,家,幾乎塌了——父親出了工傷,他從幾丈高的棉花包堆上摔到地上,昏迷了幾天才醒來,雖經多方搶救,仍然給他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損害,北門街上一條牛從此成了病牛,這為他過早去世埋下了伏筆。由於母親是家庭婦女,沒有經濟收入,為了養家餬口,父親在身體稍有好轉時便強撐著去上班。這時“籮行”已經改成“常州搬運公司”,單位上還是挺照顧他的,讓他半天上班幹些行政雜務,半天在家休息,還讓他到無錫太湖工人療養院休養了一個月。

父親摔傷後,我們家的收入當然大打折扣,日子從此過得緊巴巴的。20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六十年代初期,家中經濟狀況日益吃緊,母親不得不去紡織廠做些“替工”,頂替病假工人,但是這種機會是不多的。隨著小弟小妹的到來,家裡經濟狀況亮起了紅燈。誰知屋倒連夜雨,小弟小妹又感染了急性肺炎。那時只有用青黴素鏈黴素急性肺炎才有救,可父親借到的錢只夠一人用,救了小弟就沒法救小妹了,全家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她離去。女兒是母親身上的肉,母親對小妹的離去更加痛心疾首,她終身都沒法忘懷這個聰明伶俐的“九斤姑娘(四妹生下時體重9斤)”。

日子再難,總得過。當時全家兄弟姐妹七個加上父母一共九人,僅靠父親60元病假工資生活,我、哥哥、大妹、二妹、三妹還要讀書,就是有仙法也轉不過來啊!記得那時每月我能夠要到的零花錢是2毛錢:一毛錢理髮,一毛錢買鉛筆,一直到高中。怎麼辦?母親不得不重操舊業——打草鞋(常州人叫“推”草鞋)!之所以叫“舊業”,是因為父親工傷前幹活大多數穿母親打的草鞋。平時她在家裡打,夏天家裡太熱,就到對面弄堂裡打。

打草鞋是有一系列工序的。首先得到家鄉買稻草,這稻草既要白亮,又要長,這種稻草打草鞋既省時省工,打出來的草鞋也漂亮。回家後,取稻草頭一個(直徑約20公分),去(第四聲)“殼”(每根稻草最外面2張葉子),噴水,在條型青石板上用木榔頭使勁捶,使生稻草變成“熟”稻草,這樣稻草不脆且有韌性,打草鞋時不容易斷。接下來是搓繩。這繩約1公分粗,要搓得緊、勻,打出的草鞋才不會“爛屁屁”,才耐穿。這些前期工作完成後,母親就可以“推草鞋”了。只見她坐在一張約一尺寬三尺長的木櫈上,櫈前架個五齒木耙,用搓好的草繩分別套住木耙上的五個齒,再把草繩系在腰間,蹦緊,開始打草鞋。不難想見,每打一雙草鞋,母親的腰要承受多大的壓力?一天下來,更是腰痠背痛,從此,她患上了腰疼病。母親打好的草鞋只是毛坯,還不能穿。下面的工序是“依(第四聲)”。所謂“依草鞋”就是從毛坯根部繩頭子繼續搓草繩約一米長,將繩子依次穿過毛坯前部五個孔(常州話叫“襻襻”〈平聲〉)到根部留一副鞋帶,再“依“一隻,一雙草鞋才算最終完工了。這“依草鞋”可是父親的絕活,一是他要求高,二是穿了頭二十年草鞋,他知道怎樣“依”才跟腳,才經穿。母親每天打出的草鞋都是父親利用半天病休時間“依”出來的。

母親“推草鞋”也離不開我,捶稻草的是我,賣草鞋的也是我。哥哥初中畢業便進工廠學徒,常住廠裡。我在家裡排行老二,是男丁,下面四個妹妹加小弟,捶稻草的任務自然落在我身上。從初中到高中到回鄉,我一共捶了八年。都是早晨起床後開始幹,要捶好兩個稻草頭,完工後擦身換衣,吃早飯後再上學。我家旁邊有一條北塘河,夏天和秋初,捶稻草停當後,我都是跳進北塘河,順水90度轉彎,上岸,混身臭汗洗得乾乾淨淨,那真叫個爽啊。

我們家草鞋賣得掉嗎?賣草鞋是驚險的一跳,跳不過去,摔壞的不是草鞋,而是打草鞋人自己。可喜的是,我們總是能夠跳過去。為什麼?第一是我們家草鞋貨真價實;第二,我們家草鞋的買主都是父親的工友,他們照單全收,除了質量好,更包含著工友們對我們一家艱難生活的真誠援助。記得一個星期天,我挑了30雙草鞋到離家十幾裡的常州火車站新貨場去賣(其實就是送貨),草鞋賣完,因為肚子空空,已經一步路也走不動了,正好父親的一個鐵哥們走過,他毫不猶豫去食堂拿了三個饅頭塞給我……人間自有真情在!

母親“推草鞋”,父親“依草鞋”,我賣草鞋,一條街上人就叫我“推草鞋佬”家兒子。(作者: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