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 序 //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1980-2017>家居室內設計及裝修審美變遷史

談到家居的變遷,我們不妨追溯到遙遠的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可以說這是一個沒有可能講究家居品位的年代,“破四舊”後的傢俱已經失去了古風古韻,家居生活是一窮二白。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房子是單位分的,雖說大小有個區別,但裝飾是

全民統一的,大白刷牆,水泥地面,木製門窗,油漆飾新。一床一桌,兩椅兩箱,傢俱再簡單不過,而且有不少是單位發的傢俱。

掛曆月曆,照片獎狀,領袖畫像是當時的標誌性裝飾畫,牆上擺得越滿,越能體現其政治色彩,而極少能看見家居的風采。不論你走到哪一家,看到的都會是同樣的牆面、同樣的傢俱、同樣的地面。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會清晰地記得,從1979年開始,人們的家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囊中漸豐的人們開始關注自己的居住環境。傢俱是自己做的,大衣櫃、酒櫃、高低櫃和組合櫃……找到的圖紙有多新,傢俱的式樣就有多新。

一時間,刊載新型傢俱圖紙的書刊成了暢銷書,傢俱也變成人們生活富裕程度的標誌,就連辦婚事,女方也要問問男方家裡有“多少條腿兒”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那個時候,裝修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在上世紀80年代,即使家境富裕,要裝修也只是在兒女結婚的時候。當時的裝修就是用石灰水或石膏粉將房、牆面刷成白色,再用油漆將牆面下部刷成綠色而地面刷成紅色。

至於傢俱,一般都是由家庭中有手藝的長輩製作,一般結婚,要打製出三件套:衣櫃、酒櫃、化妝臺,然後再找師傅用電烙鐵在木面上燙上花,再刷上亮油,一間嶄新的婚房就完成了。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流淌的家居記憶

中國的家居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梳理了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家居發展變化,沒有生硬的講解和枯燥的理論,而是用影視劇串聯起一個個時期的家居文化。

那些老去的時光,那些有趣的片段,在一款傢俱、一個飾品、一個牆面的海報上,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細品那些隱藏在記憶深處的舊時光與家春秋吧!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今天,就讓我們循著歷史發展的腳步回到過去,去感受那些未被我們體驗或是隱藏在記憶深處的舊時光與家春秋。

家居設計小萌芽

年代大事記下的中國式家居:20世紀70年代初,“破四舊”後傢俱失去了原有的古風古韻,對普通民眾來說,有一間房子住已經很滿足了,對“裝修”或“設計”基本沒什麼概念。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197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人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外來訊息,並對傢俱有了更高的渴求,迎來了打傢俱的熱潮。年輕人結婚需配足“36個角”,衣櫥四個角、床四個角、床頭櫃四個角、椅子四個角……只要湊齊這些“角”就說明家中的傢俱基本齊全了。木工在當時成了很熱門的職業,常被東家拉西家拽,整天沒空閒。

從拿凳子當桌子到實現傢俱的基本功能區分,你家我家長相基本差不多,對家居設計的認知與對美的追求開始萌芽。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家居室內設計及裝修審美變遷史

主導階層:20世紀70年代,工人階級仍佔據主導地位,但隨著改革開放,其地位已經在逐漸下降,社會中間階層逐漸擴大,其成員以從事腦力勞動為主,靠薪資謀生,可以謀取一份較高收入、較好工作環境的職業,具有就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對生活質量有一定的要求。

《有一個青年》由中央電視臺於1979年出品,是中央電視臺第一部實景拍攝的單本電視劇。講述了一位在“文革”中失去正常學習機會的知識貧乏的青年,不甘現狀、勇於追求,終於取得科研成果,並收穫愛情的故事。

該劇在當時獲得強烈反響,劇中與家居相關的裝飾與陳設也成為眾多人效仿的對象。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此年代家居關鍵詞:水泥地、大白牆,書房、臥室、客廳一體化,居住空間狹小,以日曆、照片.

家居設計嘗試期

年代大事記下的中國式家居:20世紀80年代可以說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承前啟後的階段。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1990—2000年>:家居設計開始發展

年代大事記下的中國式家居: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飛速發展。京九鐵路建設全面展開,香港、澳門迴歸,我們有更多渠道去吸收外界的新鮮事物,對家居設計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和需求,裝修這一概念正式進入中國家庭。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主導階層:20世紀90年代,全國掀起一股下海潮,許多人辭職下海經商,較先佔據了市場空白,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私營企業主階層正在成為社會主導階層的新興部分。它是指“擁有一定數量的私人資本或固定資產,並進行投資以獲取利潤的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私營企業主階層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從影視作品看家居:《我愛我家》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該劇展現了20世紀90年代北京一個六口之家及鄰里親朋各色人等構成的社會橫斷面,反映出社會上各種類型的人物性格,展示出一幅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絢麗斑斕的生活畫卷。

劇中的家居裝修風格富有十分典型的20世紀90年代特色,現代考究,還有一絲北歐風的影子。原木傢俱搭配木質牆裙、色調樸素的布藝沙發以及牆面上的大幅地圖,都是那個時代的流行家居元素。

再看現在的:《親愛的她們》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主人公馬衛華的家,屬於那種不顯山露水的樣子,俗稱很接地氣,但是裝修比較精緻講究,舒適為主,寬敞大氣,又不落俗套,很適合爸爸媽媽的年齡居住。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玄關處算是比較狹窄的,左邊放置單獨的鞋櫃,右邊是一整面牆的衣櫃,與牆同色,視覺上看起來整體感很強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整體的顏色也是淺木色搭配白色,雖然樣式不出挑,但是勝在耐看且耐住,如果給爸媽裝修可以選擇這種低調的風格,不會很誇張華麗,也不會很老氣橫秋。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臥室空間的顏色沒有超過三種,軟裝上也沒有放置顏色豔麗的物件,沒有特定的風格且視覺上很舒適,適合睡眠。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客廳就比較熱鬧了,因為空間不大,所以幾個大沙發擺在一起看起來,還是有一點侷促,但是生活嘛,她是一個人生活,家裡太極簡冷清的話,心裡也會冷清的。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矮靠背的沙發視覺上會通透一些,但是坐著沒有正常高度的舒服。當然如果躺著就無所謂了,沙發背景牆也沒有閒著,直接

立了一組收納櫃,完美解決了客廳的收納問題。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如今,家裝行業發展日趨規範成熟。回首過去,老照片裡的滄桑記載著我們的回憶。放眼看現在,精美的現代裝修和琳琅滿目的現代家居生活讓我們真切現實地感受到時代脈搏的跳動。也希望未來的家居設計都越來越好。

近三十年,家居設計和裝修審美的變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