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威震敵膽的虎將殞落後,爲何暫時沒有對外公布!

威震敵膽的虎將殞落後,為何暫時沒有對外公佈!

1945年9月,膠東軍區之一部,橫渡渤海,挺進東北。1946年1月,改番號為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下屬3個旅,杜光華任1旅旅長(後改為10旅)。部隊改編後,杜光華率部參加了 田莊臺、 營口、沙嶺等戰鬥,出色地完成了守衛海防的任務。同年1月上旬,國民黨52軍進佔了我營口等解放區,為奪回該地,我縱隊集中6個團的優勢兵力,發起營口攻堅戰,杜光華率部擔任主攻。首戰營口,全殲守敵一個加強營,斃敵、傷敵、俘敵1759人,解放了營口市。不久,國民黨新6軍等部分路向我鞍山、 海城、 營口、大石橋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杜光華在擔任守衛任務中,率部參加了赫赫有名的三保 本溪、鞍梅戰役和大石橋戰鬥。在這幾次戰鬥中,10旅全體指戰員,作戰驍勇,打出了膽略,打出了威風,創造了輝煌戰績。

揭秘:威震敵膽的虎將殞落後,為何暫時沒有對外公佈!

1946年7月,我4縱隊奉命將所屬3個旅改番號為3個師,杜光華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十師師長。不久,新開嶺戰役拉開了序幕。這次戰役是杜光華任師長後打的一次十分艱苦、激烈,且戰績輝煌的硬仗。從10月29日夜至11月2日拂曉,經過3日9次反覆頑強的衝殺,終將老爺嶺陣地最後攻佔。至此,國民黨號稱“千里駒”的第25師全軍覆沒,敵師長李正誼,副師長段培德、黃健群等以下8000餘人及全部武器裝備均被繳獲。此次戰役,開創了東北我軍8個團的兵力全殲一個整師的範例,創造了南滿自衛戰的輝煌戰績,受到毛主席的傳令嘉獎,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和遼東軍區傳令嘉獎,遼東軍區授予十師二十八團、二十九團、三十團分別為“ 海城團”、“ 鞍山團”“大石橋團”的光榮稱號。新開嶺戰役結束後,杜光華帶領部隊輾轉月餘,來到四道江、鐵廠子一帶,部隊尚未休整就投入到四保臨江戰役。

揭秘:威震敵膽的虎將殞落後,為何暫時沒有對外公佈!

1946年末,國民黨軍對我 解放區的進攻越來越猖狂,妄圖將南滿我軍全殲於 長白山。根據七道江會議精神,杜光華奉命率10師避敵圍堵,星夜間程,長途奔襲,在極其險惡的環境下,深入敵後,有力地配合縱隊取得了第一次臨江保衛戰的勝利。為打退敵軍第二次向臨江地區的進犯,杜光華1月30日率部再次插入敵後,牽制阻擊敵人前進。由於10師強有力的阻擊,威逼通化,致使國民黨兩個師北援嚴重受阻,我軍在高麗城子、三源浦殲敵5000餘人,從而取得了第二次臨江保衛戰的勝利。

1947年2月13日三保臨江戰役開始了。不甘心失敗的國民黨,糾集了一切可能機動之兵力,於2月18日發動了第三次向臨江地區更大規模的進犯。此時,杜 光華奉命率10師與3縱隊配合共同向犯軍進擊。從19日至22日下午,先後將下水洞溝之敵驅逐,杜光華率部在向大龍爪溝前進中,又將西岔以西3個高地全部佔領。接著,又將高麗城子之敵6個營逐一擊潰。高麗城子一帶向南突圍之敵,拼命反抗,異常激烈的戰鬥持續到黃昏。2月22日敵九十一師向我軍通化小荒溝571高地進攻猛撲,十師腹背受敵,杜光華不畏艱險,親臨前線陣地,指揮部隊打退敵軍的幾次猛撲,是日黃昏,杜光華指揮戰鬥時,被敵軍的一發六零炮彈擊中,將軍壯烈殉難,鮮血灑在鋪滿白雪的571高地。為了戰事的需要,威震敵膽的這員虎將殞落後,暫時沒有對外公佈。

揭秘:威震敵膽的虎將殞落後,為何暫時沒有對外公佈!

當第四次臨江保衛戰取得徹底勝利後,1947年2月28日,遼東軍區在臨江縣城韓家臺子南山坡,為杜光華師長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參加追悼會的軍民有1萬餘人,人群中不時發出如海潮似的悲聲。肖勁光、陳雲分別致悼詞,杜光華悲苦的少年生活,戰場上勇猛殺敵的壯舉,為人民九死而不悔的忘我無私精神,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也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軍民殺敵建功的熱情,更加堅定了粉碎敵人的進攻,堅持南滿鬥爭的信心。為紀念杜光華師長, 通化縣人民政府,將杜光華犧牲地 同心鎮改為 光華鎮, 渾江市(今白山市)人民政府將12中學改為光華中學,杜光華生前所在部隊,建立了杜光華紀念館。新中國成立後,通化市為烈士修建了凌園,莊嚴的墓碑上“杜光華將軍之墓”閃耀著光芒,讓人們永遠懷念這位無銜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