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被賜死時,拿出乾隆的「保命詔書」,翻開後一看,只有三個字

和珅被賜死時,拿出乾隆的“保命詔書”,打開後一看,只有三個字

文|凱哥說史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記得和珅是一個比較狡猾而又胖得可愛的人。他是乾隆時期著名的貪官,但是同時又深得乾隆的喜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和珅。和珅出生於公元一七五零年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早年喪失父母,他開始和弟弟及家丁相依為命。和珅小時候熱愛讀書,精通好多種語言,老師們也都非常喜歡他。之後和珅開始進入官場,起初為官的他很是清廉,從不收禮。

有位筆貼士安明希望能夠升官,就給和珅送了禮,和珅一直推脫,最終都沒有收他的禮。但是他向安明承諾只要他好好地進自己的職責就會提拔他,後來和珅果然兌現了承諾。於是安明又前去送禮,這次是一顆極其珍貴的玉器,但和珅仍然婉拒了他。人在官場,心不由己,後來的和珅被利益矇蔽了雙眼。和珅成功的完成了監辦李侍堯貪案的任務並且私吞了李侍堯極其同黨的財務同時還拿到了乾隆的賞賜。

嚐到了掌握權利和錢財的滋味後,從此和珅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他開始更大的貪汙、結黨,形成了一股不可抵擋的勢力。於是他就成了歷史上眾人所熟知的富可敵國的大貪官了。其實和珅的長相和電視劇中的形象完全不同,真實的和珅可是非常風流倜儻的,在當時也是一表人才。雖然很貪,但是乾隆還是非常喜歡他。因為人家不僅口才好會說好話,還很會替皇上辦事,別人辦不來的事到他手裡,他都能妥善處理。

即使後來皇上知道了他貪的事情,皇上也不能更不敢動他,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乾隆死後,他的兒子嘉慶登基成帝。新帝的心腹大臣也已不是和珅,此時的和珅便成為了眾矢之的,成為了大家的眼中釘。其實嘉慶在成為皇帝之前就已經開始暗中調查和珅貪腐的事情了。只是當時礙於乾隆的面子就沒有處置和珅。乾隆要禪位時,和珅得之要立當時的十五阿哥也就是現在的嘉慶為帝時,和珅也是想著法的干預。

因為他知道只要他坐上了龍椅,肯定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最終和珅都沒有干擾到乾隆,反而加深了他和嘉慶的矛盾進而加速了他的死亡。在嘉慶完全掌握政權時就立即下令凌遲處死,就在此時和珅拿出了“保命詔書”。這道“保命詔書”是乾隆留給他的,說是此詔書只可在生死攸關的時候打開。和珅沒想到的是當他打開時上面只有“留全屍”三個字。

本以為可以安度晚年的他就這樣被乾隆坑死了,最終的結局是嘉慶賜他白綾給他留了個全屍。歷史上的人物,我們也不可做太多的評價 。畢竟不知道其真實性,但是和珅的貪是名副其實的,後來被嘉慶處死也是在情理之中。大家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