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角度看人的三魂:一包子、一傻子和一騙子


科學角度看人的三魂:一包子、一傻子和一騙子


0、人的三個靈魂

人人都說理智是個好東西,但是你以為聰慧客觀的理智,卻總是不經意間欺騙了你。

他們還說情感是人類最珍貴的東西,但是你的情緒卻邏輯簡單的像個傻子。

我們還以為理智和情感是我們人生的全部,是一個人區別於另一個人的本質區別,但是丹尼爾卡尼曼說,一個人一天的行為裡,超過大半都是由本能操控的。

而我們的本能,就像一個設定了基本反射模式的機器,完全沒有意識,就像一個包子,你按一下它就反彈一下。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三個靈魂,一個包子,一個傻子和一個騙子。

包子歷史最悠久,年紀也越大,它佔據了你身體的絕大部分控制權。

包子來源一你的蜥蜴腦,從人類的祖先的祖先從海里爬出來的那一刻就存在了,它掌控了你大部分的條件反射的本能。

傻子年紀就比較小了,從哺乳動物開始才出現,從靈長類動物身上得到了成長,它就是我們的動物腦。

身體一切和情緒相關的思考,比如正面的情緒喜歡、愉悅,負面的情緒焦慮、厭惡都由他掌控。

理智的背後則是理智腦,是我們祖先大腦飛躍發育後的產物,一切理性的思考都來源於它。

理智這個騙子,明明年紀最小,分量最輕,卻騙了我們幾千年,我們一直以為它才是我們身體最終的拍板人。

理智年紀最小,卻像個騙子一樣騙著我們,也成功的讓我們相信了這麼多年。

情感年紀不大,卻掌控者理智決策背後的主導權,選A還是選B,背後不是那個理智的計算,而是A和B讓你產生喜悅和厭惡的情感強度而已。

至於那個包子,生命3.0之前,就不要想著反抗它們了,畢竟我們都是凡人。

1、會反射的包子

邁克斯·泰格馬克在他的《生命3.0》裡,把不能自主改造硬件,也不能自主改造軟件的生命,叫做生命1.0,能主動改造軟件的生命就是生命2.0,兩個都能自主改造的就是生命3.0了。

動物就是生命1.0,既不能修改升級自己的肉體,也不能去學習升級自己的思維。

而我們人類就是生命2.0,我們可以學習升級自己的思維,但是不能抵抗衰老和死亡。

人工智能就是3.0,亦或者我們人類和機器人的結合體,就是生命3.0了。

當然動物技能上可以學一點,也許是1.1,我們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大概能達到2.3左右。

對於絕大部分地球生物來說,身體硬件的改造依然是很長很長的一條路需要走。

這個硬件,就像計算機程式一樣,通過成千上萬億年的編程,演化出了一個適合這個時代生存的條件反射模式。

這個反射模式在最近幾千年幾乎沒怎麼更新,因為它演化的速度是用萬年十萬年百萬年來計算的。

比如面對許多雙眼睛盯著的時候,我的腎上腺素會急速分泌,為了方便快速逃跑,簡稱緊張。

再比如為什麼辣麼多人怕軟綿綿的軟體動物,比如蛇,因為在涉獵時代,這對於我們種族意味著死亡,所以恐懼。

再比如為什麼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偏向於尋找群體,因為這個本能給予我們安全感。

更不用說,在生物的基本需求——生存和繁衍背後,那些色情和恐懼死亡的本能了,這些本能可以概括你一天內絕大部分的行為。

這些幾百萬年來設計好的本能,像個包子一樣,佔據著你身體的最頂層控制權。

這個包子,也是我們所研究的人性中的絕大的一部分。

這個包子,還是社會心理學和經濟學研究的很大一部分。

這個包子,是真正需要我們去理解並認可的一部分,需要我們去承認和接納的一部分,因為它才是你人性中影響最深的那部分。

2、情緒化的傻子

本能這個包子,雖然是簡單的按一下就反彈的機械化模式,但是這是自然選擇演化了上百萬年了。

但是情緒化的傻子,相對於包子就年輕的多,也自由的多。

每個人的情緒,是基於包子,基於父母,基於文化,基於教育和經歷後,養成的一套處理模式。

這個模式和包子唯一的區別,就是包子很難改,但是情緒是可以控制,甚至改變的。

比如著名的ABC法則,A是事件本身,B是你看待它的方式,C是你的情緒,只要你升級了B,那麼C是正面還是負面還是消失不見都可以商量了。

比如今天你上班,隔壁部門老王突然跑過來罵你一頓,特別難聽,你會怎麼樣?必須生氣哈?!

這個生氣,是建立在老王為什麼突然罵我,罵這麼難聽我又沒得罪他的看待方式B。

但是如果過了一會,有人告訴你老王瘋了,因為老婆跑了,受不了刺激瘋掉了,見人就以為是姦夫,亂罵一通,精神病院的醫生已經過來了。

這時候你的情緒是什麼?也許是唏噓和可憐了,生氣消失不見了。

每個人的情緒,在特定的場景都會被激發,至於這些場景是哪些,裡面激發你正面情緒的多,還是負面情緒的多,這些除了一部分來源於你的基因以外,很大部分來源於你的經歷、家庭和環境影響。

基因是因為有些激素,比如睪酮和皮質醇會影響一個人的負面情緒概率,容易偏激,血清素能讓人平和安穩等等。

而經歷和環境則讓你對事物的看法變得侷限,容易被激發情緒。

所以,情緒總像一個傻子,他按照他自己侷限有頑固的腦子,去處理這複雜的世界,而且你還控制不住。

但是還好,情緒這個傻子,只要你安撫好,他依然可以乖乖的聽著你。

大象和騎象人的類比,我想很多人不陌生,情緒就是那一頭傻大象。

他只相信他自己看到了,他也只相信他自己的經驗,就算理智挺多了這麼多的道理,但是傻子是聽不進去了,他只相信自己。

幸好,傻子還是可以被引導的,不像本能這個包子。

3、愛說謊的騙子

理智和情感統治我們身體多久?

其實並沒有,在很早很早之前,理智=本能+情感+理智,那個時代尚未有人明確的去區分他們。

所以理智=靈魂,然後慢慢的,古希臘一群愛研究自己的大哲們把這兩個給區分了出來,並且認為只有理性的人生才值得過,理性的道理才值得信。

可惜,古希臘燦爛的思想,隨即被埋沒了上千年,在這宗教時代的上千年,情感被奉上了神壇。

首先,在那個不確定的時代,理性並沒多少用處,因為沒有基礎:識字率和信息傳輸效率極低,導致的認知水平普遍極低。

再者,宗教神權,需要的是情感的信仰和忠誠,本來咱的教義盛典邏輯就不自恰,在鼓吹理性的話被你們挑到刺怎麼辦?

所以情感在神壇上呆了上千年,直到文藝復興,然後啟蒙運動讓理性再次抬頭,直到現在,理性主義依然是人類的專屬,依然是我們驕傲的本錢,而且這個主流文化獎勵理性。

那麼,為什麼又說理性是個騙子呢?

那是因為行為經濟學的興起,還有腦科學的發展,讓我們有機會一探人類做決策的真相。

丹尼爾卡尼曼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解釋了本能和情緒在決策中的優先級。

而腦科學的實驗,特別是去年新出的一篇論文,向我們解釋了,理智從來不是決策者,而只是一個新聞翻譯官。

情感先做出決策,然後理智奔出來給你解釋一下,為什麼我選擇這個,而且它會給予你一個非常邏輯自恰的答案。

那篇論文裡的實驗,是堅持情感反應區和理智反應區的時間和強度,來檢測這個真相,當理智反應區尚未激活的時候,情感反應區已經做出了反應,而且反應更加強烈。

只有當實驗員去問實驗者為什麼選擇這個的時候,理智反應區開始有了強烈反應。

也就是說,一個甜品放在你的面前,你選擇了吃,那時候因為你大腦裡喜歡的情緒戰勝了厭惡的情緒,然後理智出來給你解釋一下,因為我喜歡,因為這段時間一直在鍛鍊,因為我不開心需要甜品愉悅一下等等。

這是腦科學中情感和理智優先級的問題。

除了這個,如果從心理學,認知偏誤,自我侷限等等去看,你會發現太多理智欺騙自我的案例了,你所深信的東西,從來都是你的理智基於內心自恰從而設置的一個牢籠。

為了讓你的包子和傻子開心,理智真的是盡全力了。

為了解釋本能的恐懼和愉悅,你有很多理解,並深信不疑。

為了解釋情感的起心動念,你有很多道理和邏輯,並說服了自己。

為了讓自己正確,讓自己一致,讓自己內心自恰,你的理智早已無所不用其至。

理智雖然是個騙子,但是它真的很努力了。

而且,理智雖然是新生兒,雖然才幾百萬年的年紀,雖然還很弱小,只是傻子和包子的代言人。

但是他卻是我們逃離基因控制的關鍵,他是我們生命躍遷的希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因為理智在負重前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