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啓動改革試點 3年建新型「臨沂標準」體系

從市質監局獲悉,

近日,臨沂發佈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

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

3年建新型“臨沂標準”體系。

临沂启动改革试点 3年建新型“临沂标准”体系
临沂启动改革试点 3年建新型“临沂标准”体系

到2020年,全面完成省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我市部署的標準化重點建設項目,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引領示範效應的標準化創新基地、推廣應用平臺和試點示範項目,培育一批體現臨沂優勢和特色的先進標準,創造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臨沂經驗、臨沂模式,初步形成覆蓋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助推“8+8產業”發展,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國際標準為引領、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基礎、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為補充的新型“臨沂標準”體系。

临沂启动改革试点 3年建新型“临沂标准”体系

我省綜合提煉了沂南朱家林等為代表的田園綜合體典型,制定了《山東省田園綜合體建設地方標準》。(資料照片)

临沂启动改革试点 3年建新型“临沂标准”体系

根據方案,實施步驟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全面啟動,深化改革階段(2018年);第二階段為全面推進,深入實施階段(2019年);第三階段為全面完成,總結提升階段(2020年)。方案提出,我市將通過加快國際標準創新步伐,制定更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培育壯大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提升地方標準質量水平,構建新型標準體系,用標準打造臨沂製造形象,提升行業市場話語權。

按照控制總量、提升存量、優化增量的原則,

依法推進地方標準管理改革,強化地方標準的公益性、基礎性、通用性定位,嚴格將地方標準控制在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安全防範等公共職能需要和基層黨建規範化需要的範圍之內。建立實施重要地方標準立項和審查聽證制度,提高地方標準質量水平。加快建立地方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推行地方標準全文免費公開。依法規範市級地方標準管理,建立與省級協調配套的地方標準體系。到2020年,制定市級地方標準57項,基本滿足沂蒙精神、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和公共服務領域基礎通用標準的需求。

临沂启动改革试点 3年建新型“临沂标准”体系

方案解讀

打造紅色文化標準化沂蒙樣板

重點培育6個示範項目

方案提出,實施沂蒙紅色文化標準創新工程,開展以沂蒙精神為核心的沂蒙紅色文化標準創新,構建沂蒙紅色文化標準體系,打造紅色文化標準化沂蒙樣板,重點培育6個試點示範項目。2個國家級試點示範項目:莒南供銷合作社村社共建服務標準化試點、蘭陵代村基層黨建標準化試點;4個省級試點示範項目:沂蒙紅色教育旅遊示範項目、莒南縣個體私營企業基層黨建標準化試點、山東省政府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景區服務標準化試點、費縣“三同”教育基地黨建標準化試點。

临沂启动改革试点 3年建新型“临沂标准”体系

制定13個地方果蔬品牌標準

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標準化

方案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標準提升工程,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標準化,完善農村人才培訓標準化,完善農村文化規範標準化,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完善鄉村治理標準化。重點制定蒼山大蒜、蒼山辣椒、蒼山牛蒡、沂南黃瓜、沂水大姜、跋山芹菜、八湖蓮藕、雙堠西瓜、莒南花生、臨沭花生、孝河藕、沙溝芋頭、胡陽西紅柿等13個地方果蔬的品牌標準,爭取主導制定果蔬分類定級、種苗繁育、社會化服務等領域國家標準。

推進國家田園綜合體建設標準化示範推廣平臺(朱家林)建設,在優勢特色農產品、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等領域,培育標準化示範典型。總結推廣費縣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經驗,支持費縣、郯城、沂南、蒙陰等建設國家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精品項目,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临沂启动改革试点 3年建新型“临沂标准”体系

八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標準化建設

推動“品牌臨沂”高端化

方案提出,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標準攻堅工程,全面提升傳統產業標準化水平,加快提升新興產業標準化水平,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標準化,著力推動標準化與品牌建設深度融合。

在我市電子商務、智慧物流、農業新六產、創意文化、全域旅遊、醫養健康、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產業等八大新興產業領域中開展標準化建設,引領和推廣新興產業模式發展。深入推進“品牌臨沂”建設,加強構建品牌評價標準體系,完善品牌建設市場化機制,以“臨沂標準”推動“品牌臨沂”高端化發展。實施標準品牌化工程,鼓勵和引導企業制定實施先進標準,打造標準品牌,以標準的影響力增強品牌的生命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和美譽度,實現標準化與品牌高端化深度融合。

“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

探索政務公開標準化

方案提出,實施公共服務標準保障工程,全面推行政務服務標準化。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務服務標準化,在全市各行業系統建立規範的服務標準。強化依標準實施管理,引導各政府部門通過實施標準履行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職能。在全市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試點工作,探索以“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為主線的政務公開標準化模式。

做好山東省費縣人民檢察院基層群眾訴求服務標準化試點和費縣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標準化試點建設,推廣服務群眾訴求與創新市場監管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做法,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標準化建設的“臨沂樣板”。推動食品行業協會和龍頭食品企業制定高於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探索食品領域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健康安全。

目標2020

力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達到10項

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日韓、歐美、中亞等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標準化戰略、標準體系和重要標準的研究,重點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工程機械、肥料、中醫藥、木業、高端化工、物流管理、糧油加工、食品農產品和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培育一批國際標準,到2020年,力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達到10項。

力爭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35項

以國家蔬菜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蘭陵)和國家田園綜合體建設標準化示範推廣平臺(朱家林)為依託,在蔬菜優勢領域和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領域創新先進標準。圍繞“8+8”產業領域,瞄準國際標準制定先進標準,實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攻堅行動,服務臨沂產業加快發展。到2020年,力爭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35項。

培育團體標準60項

引導學會、協會等社團組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推動全市重點產業集群和優勢農產品發展。健全完善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在裝備製造、高端化工、木業、陶瓷、柳編加工、新興技術等重點行業領域廣泛開展企業標準“領跑者”行動,建立企業標準“領跑者”培育庫,實行動態管理、精準指導,著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瞄準國際標準、體現臨沂優勢、代表先進水平的領先標準,引領質量提升和品牌高端化。到2020年,培育團體標準60項,企業自我聲明公開的標準中自主制定的標準比例達到85%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