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八里:墜江公交警示錄,「同車」與「同船」,千萬別互斗

2018-11-02 人民日報發佈新聞稱:

重慶公交車墜江原因公佈:乘客與司機激烈爭執互毆致車輛失控。車內一女乘客因錯過下車地點與駕駛員發生爭吵,其兩次持手機攻擊正在駕駛的公交車駕駛員冉某,隨後兩人發生互毆,造成車輛失控,致使車輛與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擊後墜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隨後又發表:人民日報談公交墜江悲劇:無謂紛爭拉十幾人"陪葬",


楊八里:墜江公交警示錄,“同車”與“同船”,千萬別互鬥


人民微評:不形成制度正義,類似悲劇便難斷絕

一段驚心動魄的視頻,還原了悲劇誘因;一場無謂的紛爭,拉十幾人“陪葬”。教訓之慘重,讓人不敢直視,卻不得不叩問,乘客與司機互毆何以一再出現?痛定思痛,別止於唏噓,更別停留於憤怒。無徹底反思就無真正救贖,不形成制度正義,類似悲劇便難斷絕。

一大早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感覺整個人都變得不舒服了。

在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發生後,網上有三種猜測,筆者當時看了各種分析,在心裡就偏向於系人為因素造成。筆者所在的城市,也曾有過一起,因乘客與司機在公交車上發生衝突而造成的事故。

而就在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天,2018年10月29日,在北京的一輛公交車上,也發生了一起,幾乎是和重慶墜江公交車墜江前一模一樣的事情,萬幸的是,這次,公交車只是和一輛小轎車發生剮蹭 ,而這個惹事的乘客隨後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事故原因釐清了,筆者的心情,並沒有因為在之前就猜到了這個結局,而有絲毫的放鬆,反而變得更加沉重了。

現如今,社會上的戾氣太重了,一言不合就各種動手,不顧場合、不計後果。

有朋友看了重慶公交車墜江前的那段視頻,很氣憤地跟我說,那個女人自己不懂事,還害了一車人,真是太可惡了!

是的,她是死有餘辜,沒有人會同情她,但是拉著那一車人給她陪葬,真是太令人痛心了!

同樣的原因:坐過站。同樣的方式:動手打司機。當北京678路公交車上的那一車乘客,看到今天新聞中披露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的真正原因,會不會有那麼一點點後怕?而那個“用手提的整箱牛奶擊砸司機手部”的惹事乘客,會不會有一點點後悔,同時又有那麼一瞬間的慶幸,如果惹出來更大的禍端,她會有怎樣的心情?她以後會接受教訓嗎?

今天,因為事故的原因被釐清了,有人整理了一下:“近期乘客毆打公交司機案例“,絕大多數都是乘客的原因造成的。筆者強烈希望這些人,今後還是選擇打車吧。你怎麼可能要求一輛公交車,按照你的想法,隨時隨地就停下來呢?別說公交公司有規定,不在站點不能停車,就是為了乘客安全起見,不在站點也不能停車。萬一乘客不在站點下車,出了事故算誰的責任呢?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公交車司機,為了方便自己的熟人,隨便就在不是站點的地方停下來,其他乘客會怎麼想呢?

而近期新聞中報道的公交車司機,還真的是盡責的、暖心的佔了多數。

前幾天我寫過一個大連公交車的暖新聞,說的是公交車司機師傅熱心、細心,寧願自己多等兩分鐘,也要讓兩個高中女生每天晚上放學可以早半個小時回家的事情。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去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楊八里:高中女生遇暖心公交司機 社會有愛》,這裡就不贅述了

在上海松江,一輛公交車上,這兩天也發生了一件暖心的事。一個兩歲的孩子,叼著奶瓶就上了公交車。因為這孩子正好是跟在一個抱著孩子的寶媽後面,司機師傅一開始並沒有介意。兩個孩子年齡相仿,車上的乘客也以為這個寶媽帶的是雙胞胎。直到寶媽現出一臉茫然的樣子,望著乘她打卡的時候坐在她孩子身邊的小朋友,大家這才意識到,這是一個獨自跑上了公交車的孩子。

司機師傅趕緊拜託乘客,幫忙把孩子抱到前排他看得見的座位上。

然後把孩子帶到公交車調度點,打電話報了警。

話分兩頭,這邊廂兩歲的小孩子一個人出門看世界去了,那邊廂孩子的家裡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孩子的父母到處都找不到他,已經報警了。正在這時,警察接到公交公司的電話,趕緊聯繫了孩子家長。

就這樣,在這輛公交車上,由乘客和司機共同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暖心故事,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組成了一幅幅生動和諧的畫面,讓人心生感動。

有人說,雪崩時無人可以倖免。的確,我們這個社會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人們必須互相依賴而生存。那麼,互相理解和信任,應該成為大家互相依賴的基礎。

人民日報呼籲:“不形成制度正義,類似悲劇便難斷絕。”筆者以為,再多的制度,都是人去制定的,也都需要人去執行。在現實生活中,還是需要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多一分對別人的寬容,少一分對自己的放縱。

公交車的司機師傅們,對乘客應該多一點耐心和應對能力,儘量避免和乘客發生爭執。乘客應該理解司機師傅,他們每天雖然走的是同一條線路,但是每天都必須認真工作,他們不敢有絲毫鬆懈,因為,只要工作著,他們的手中,就有不止一條人命。每天都在做著人命關天的工作,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而最重要的是,既然上了車,大家就是在“一條船上”,這一段乘車時間,大家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公交車上每天都在上演人生百態,筆者希望選擇乘坐公交車出行的陌生人之間,一定要多一份理解,以便大家都能夠高高興興地上車、平平安安地下車。

最後,我用資深網友周蓬安的一條微博作為本文的結尾:

當事女乘客無理,也為自己“不講理”葬送了性命,這是暴戾的代價。但是,司機處置不當則是導致此次災難的直接原因。正常情況下,司機碰到這種情況,應該設法停車報警,而不是與其對打。這名女乘客的行為,已經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若報警,至少會被拘留。即使基於“回擊”考慮,也沒有必要與其對打,而是讓警察拘留她,讓她付出更重的代價。該事件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其他乘客似乎沒有及時制止這名女乘客的不理智行為,弄得司機產生“孤立無援”的感覺。如果有人在爭執的時候主動站出來勸慰女乘客,並制止女乘客的進一步行動,悲劇應該就不會發生。該案再次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都是在一條船上”,應該同舟共濟,而不是相互爭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