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037)

二、明妙者:一、通释,二、别释。

通又为二:一、相待,二、绝待。

此经唯论二妙,更无非绝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绝何惑?显何理?故不更论也。

光宅用《法华》之妙,待前诸教皆麁。巨有所

妨,已如前难。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今待麁妙者,待半字为麁,明满字为妙,亦是常无常、大小相待,为麁妙也。

《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即是明满字也。

“始坐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于满也。

《般若》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亦是对鹿苑为第一,待般若为第二也。

《涅槃》云:“昔于波罗柰初转法轮,今于尸城复转法轮。”众经皆共以鹿苑为半、为小、为麁,待此明满、大、妙,其义是同。

今《法华》明“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之法轮。”此亦待鹿苑为麁,法华为妙。

妙义皆同,待麁亦等,文义在此也。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问:齐方等来,满理无殊者,悉应称妙?

答:今亦不克教定时,那忽云齐方等耶?纵令尔者,别有所以。

何者?利根菩萨于彼入妙,与《法华》不异。钝根菩萨及二乘人犹带方便,诸味调伏。

方等带生苏论妙以待麁;般若带熟苏论妙以待麁;今经无二味方便,纯真醍醐论妙以待麁。

此妙、彼妙,妙义无殊;但以带方便、不带方便为异耳。

复次,三藏但半字生灭门,不能通满理,故名为麁。满字是不生不灭门,能通满理,故名妙。能通满理,复有二种:一、带方便通满理,二、直显满理。方等、般若带方便通满理,今经直显满理。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故《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因缘生灭相;为利根弟子说因缘不生不灭相(云云)。”《中论》偈。

若不即空为通真方便,是故言麁;若能即空是通中方便。通中方便,若带即空即假通中者麁;不带空假直通中者妙。

问:乳至醍醐,同称为满,是譬云何?

答:今以譬解。譬如官有三航及以私船,从于此岸,度人彼岸。

乳教如大中两航,共度人彼岸。

酪教如私船,度人中洲。

生苏如四种:小航与私船,度人于中洲:两航度人于彼岸。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熟苏如三航:一航中洲,二航彼岸。

醍醐如大航,度人彼岸。

三航同是官物,故具称为满。私船非官物,是故言半。

官物之中,二航小,所容盖寡;大航壮丽,容载倍多,独称为妙。

智者以譬喻得解,其譬义如是。


法华玄义|(037)通释明妙,论妙待粗


文章 | 智者大师

图片 | 玉泉禅寺数据中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