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報告:要打破貨幣基金“保本保息”的非理性預期澎湃新聞 2018-11-02 18:05報道(記者 陳月石)在今年6月對貨幣基金做出T+0贖回額度調整至上限1萬元、並對墊資來源做出限制和規範後,監管部門對總規模達6.74萬億元的貨幣市場基金的監管或將進一步加強,其中就包括禁止將貨幣基金與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利率進行比對,以及進行“保本保息”宣傳。在央行11月2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中表示,可從三方面進一步完善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管理框架,具體包括進一步提高流動性監管要求、建立健全系統重要性貨幣市場基金評估和監管框架以及強化投資者保護,打破貨幣基金“保本保息”的非理性預期。在進一步提高流動性監管要求方面,報告建議提高流動性資產在基金資產中的佔比下限,逐步下調貨幣市場基金平均剩餘期限的上限要求,收緊貨幣市場基金投資信用類債券的比例控制要求。優化贖回阻尼政策,適當降低贖回阻尼政策的觸發門檻,與流動性監管指標相匹配。建立極端情況下的“擠兌”阻斷機制。“貨幣市場基金面臨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一旦出現極端市場行情,基金面值將與實際價值出現較大偏離,投資者有極大動力集中贖回,形成類似銀行存款的‘擠兌’效應。此時貨幣市場基金不得不大量變現同業存單、債券等資產,誘發‘基金贖回→變現損失→加劇贖回’的惡性循環。”報告稱。建立健全系統重要性貨幣市場基金評估和監管框架。對系統重要性貨幣市場基金設置更高的風險備付金要求,執行更高的流動性、投資分散度等監管標準。可考慮將系統重要性貨幣市場基金納入央行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定期對其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雖然並未在報告中點名,但央行直言,近年來,基於互聯網的貨幣市場基金迅速發展,這些基金對客戶採用T+0贖回模式,與銀行活期存款類似,卻不繳納存款準備金,沒有資本約束,且將原本存於銀行的客戶資金進行歸集後重新存入銀行,憑藉更強議價能力索取更高利率,因此短期內規模得以快速擴張。而這些T+0貨幣市場基金與銀行清算為T+1日,若市場流動性狀況發生變化,容易成為贖回甚至擠兌對象,並將風險傳導至銀行等相關機構。個別T+0貨幣市場基金在用戶數量及金融機構業務關聯等方面均已具有系統重要性,一旦出現流動性問題,單體風險極易向金融體系蔓延,甚至影響社會穩定。報告同時建議強化投資者保護,打破貨幣基金“保本保息”的非理性預期。解決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風險,應明確貨幣市場基金的市場定位和發展目標,引導貨幣市場基金迴歸其流動性管理工具和低風險投資產品的本源。強化對貨幣市場基金的規範和金融消費者保護,加強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風險教育,要求基金銷售機構向投資者充分揭示有關額度限制、服務暫停及終止、投資收益等與其有重大利害關係的事項,以顯著方式充分揭示風險;禁止對基金賬戶提現、支付等產品的誇大或不實宣傳,禁止與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利率進行比對,對投資者進行“保本保息”宣傳,降低投資者對基金非理性的高收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