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與首都城市治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城市建設和城市治理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強調要加強精細化管理,構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體系。黨的十九大對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作出了明確規定。市黨建研究所課題組通過深入調研和案例分析,形成研究報告。

基層黨組織與首都城市治理

基層黨組織首都城市治理作用實踐探索

把握正確方向,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政治引領作用進一步彰顯。一是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堅持政治引領。把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與完成首都各項重大任務、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在服務保障APEC會議、“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黨的十九大等重大活動和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城市副中心建設等重點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有力保障了首都安全穩定和重大活動開展。朝陽區三里屯街道黨工委、十八里店鄉小武基村黨支部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引領黨員幹部衝在前面,帶動廣大群眾完成大體量拆違任務,把“髒街”變成靚街。北京福建總商會黨委石材行業協會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引領和黨員帶頭作用,積極穩妥轉移近3000家企業商戶,有序疏解6萬餘人。二是注重強化思想引領。紮實組織系列教育活動,開展合格黨支部建設規範、合格黨員行為規範大討論,組織實施“黨員意識提升行動”。通州區張家灣鎮黨委實施“建設副中心,向前站一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全鎮3000餘名黨員在中低端產業清退等重點任務中率先垂範。懷柔區懷北、雁棲、北房3鎮7村黨組織在懷柔科學城核心區二期徵地拆遷中,創造了95天拆遷4360畝的“懷柔速度”。三是增強組織引領。不斷優化組織設置,健全組織體系,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大幅提升。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黨工委以“紅牆意識”為思想動力,堅持“黨員派到一線去,支部建在項目上”,順利打贏疏解整治和街巷治理攻堅戰。在東城區永外街道望壇棚改和通州區潞城棚改項目中,成立臨時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簽約,帶動望壇居民簽約率超過90%,潞城實現簽約和選房率“雙100%”,保證了棚改項目和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按時動工。大興區龐各莊、榆垡、採育3鎮黨委針對搬遷村黨建工作實際,探索“村轉社區”“村居並行”“農村社區化”模式,確保搬遷村組織不散、陣地不丟、活動不斷、作用不減。

強化服務功能,基層黨組織在首都城市基層治理中的服務群眾作用進一步增強。一是堅持為民服務辦實事。堅持把群眾的要求轉化為基層黨組織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內生動力,把每項“民生工程”都辦成“民心工程”。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志強北園社區黨委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通過協調各方、注入資源、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有效破解了私搭亂建、停車難、缺少文體活動場地、髒亂差等難題。昌平區北七家鎮魯疃村黨支部積極應對未來科學城的規劃建設,多措並舉促進全村“從村莊到社區、從村民到居民”的順利轉變。密雲區溪翁莊鎮尖巖村黨支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帶領全村發展民俗旅遊,打造特色栗子宴,幫助30多戶低收入農戶“摘帽”。二是不斷創新服務載體。圍繞群眾多樣化需求,探索形成“民情日記”“社區民情圖”等典型做法,推廣落實“一刻鐘社區服務圈”模式,讓群眾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務。房山區拱辰街道北關東路社區黨委集中辦理社區黨建、社會救助、勞動就業等10類服務事項,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順義區旺泉街道宏城花園社區黨總支設立“百米服務圈”,推行“樓棟熟人圈”,營造群眾“貼心之家”“美麗之家”“溫馨之家”。平谷區劉家店鎮寅洞村黨支部以桃樹枝等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為突破口,探索“生態橋”農業生態循環園工程建設,引進企業把農業垃圾加工成優質有機肥還利於民,打通政府、企業、農戶在環境治理中的斷頭路。

注重組織功能,基層黨組織在首都城市基層治理中的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提升。一是統籌黨建資源,推進區域化黨建。統籌駐區單位和“兩新”組織,健全雙向服務機制,推動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難題共解。石景山區八角街道黨工委實施以黨建為統領、以“綜合”“下沉”為重點的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全權、全時、全管、全責”屬地管理機制,切實強化街道黨工委的統籌領導能力。平谷區金海湖鎮黨委出臺“三協同”聯合執法工作規則,通過“鄉鎮吹哨,部門報到”“一門主責,其他配合”“部門佈置,鄉鎮落實”,有效解決區域違法建設、環境汙染、破壞生產安全等問題。二是統籌社會力量,推動共建共治共享。採取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構建城市服務管理網格化體系,有效調動和組織多方力量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東城區交道口街道南鑼鼓巷商會黨支部在南鑼鼓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積極發揮商會協同作用,建立“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服務為先、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探索出了一條中心城區歷史風貌保護與城市商業建設和諧發展的新途徑。朝陽區麥子店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黨政群共商共治”黨建模式,用協商民主的方式,調動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重點解決了一批民生問題。三是統籌活動空間,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統籌線上線下兩種手段、兩個空間,推廣網絡“e支部”、微型黨課、黨建微信群,探索網上黨代表工作室、黨員議事廳等,擴大基層黨建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石景山區金頂街街道西福村社區黨委依託區域網絡探索“一呼百應”黨員志願服務系統,通過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手機APP等,形成“居民點單—支部下單—黨員接單”,實現黨員服務和群眾需求精準對接。

加強動員功能,基層黨組織在首都城市基層治理中的動員凝聚作用進一步強化。一是增強黨組織的組織動員能力。堅持人民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動員群眾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湧現出“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海淀網友”“豐臺勸導隊”等群防群治品牌。門頭溝區城子街道龍門三區黨支部運用“黨群聯動”的黨建引領模式、“社區自治+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模式和“三社聯動”的社會組織行動模式,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延慶區八達嶺鎮黨委在冬奧會徵地拆遷中,堅持“開門定政策”,讓群眾全程參與補償標準、財產評估、安置方案的決策過程。二是引領開展居民自治。創新居民自治的有效方式,暢通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渠道,引導群眾有序開展自治。海淀區學院路街道二里莊社區黨委整合社區網格力量,成立社區“事務協調監督委員會”“車輛管理委員會”“自管管理委員會”等居民自治組織,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三是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充分發揮首都社會資源優勢,積極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服務。豐臺區時代風帆樓宇黨組織組織68家企業成立“公益聯盟”,開展月月幫扶等黨員志願服務活動,團結了黨員、凝聚了群眾。

基層黨組織首都城市治理作用思考

必須突出政治功能,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政治領導力。一是始終把握基層治理的正確政治方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將中央關於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的決策部署貫徹到首都治理的各項工作中。二是主導謀劃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選準貫徹落實上級政策的最佳“切入點”、區域實際的最佳“結合點”、區域發展的最佳“著力點”,不斷推動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滿足首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努力營造城市基層治理的良好政治生態。堅持把政治建設作為根本,將加強基層黨建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

必須轉變治理理念,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思想引領力。一是牢固樹立黨領導城市基層治理的理念。緊緊抓住市委探索實施以黨建引領街鄉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不斷鞏固基層黨組織在城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城市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人民城市人民治理。將城市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疏解整治促提升的重要內容,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三是向精治、共治、法治轉變。對於首都超大型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特別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向街巷衚衕延伸,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建設。

必須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力度,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一是改革機構設置,解決“忙不開”的問題。優化基層組織部門設置,引導基層黨組織聚焦主責主業,集中精力抓好黨的建設、組織城市公共服務、統籌區域發展。二是明確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解決“管不了”的問題。增強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功能,讓“條”上的力量下沉融進“塊”,形成工作合力。把資源、管理、服務放到基層,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三是建立條塊結合的黨建引領協調機制,解決“連不上”的問題。積極探索“街鄉吹哨、部門報到”體制機制,理順條塊關係,條專到底、塊統到位,形成共駐共治、共建共享、條塊結合、統籌推進的城市基層治理工作體系。推進城市管理網、社會服務網、社會治安網等“多網”融合發展。四是構建多元主體治理結構,解決“夠不到”的問題。拓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覆蓋面,探索行之有效的黨組織設置和黨建工作模式。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企業“三社”聯動,動員社會工作者、志願者、公眾“三者”參與,充分發揮多元主體協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

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保證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強大戰鬥力。一是選優配強基層幹部隊伍。堅持政治過硬的首要標準,打破地區、部門、條塊界限,把政治素質好、群眾基礎好、工作能力強的黨員選拔進基層領導班子。提高基層黨務工作人員待遇,加強後備人才隊伍建設。二是加強能力培養。圍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落實、超大型城市治理體系構建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定期組織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培訓,增強城市基層治理專業能力。三是加強平臺建設。充分整合利用區域資源和網絡信息技術,依託“黨員E先鋒”等網絡平臺,推進在職黨員回社區村報到服務。四是強化監督考核。將基層黨組織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考核,聚焦城市基層治理的疑難雜症各個擊破。

(課題組組長:張革,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北京市老幹部局局長,中共北京市委老幹部聯絡室主任;課題組成員:北京市黨建研究所章建偉,梁硃紅,李志強,李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