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幣,愛你恨你都很難,欲罷不能

人生有兩個悲劇,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這話是19世紀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王爾德的名言。

我還聽一位智者說過:不要輕易許願,萬一實現了呢?

這兩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讓人莫名其妙。

想得而不可得,當然是悲劇,但想得的得到了怎麼是悲劇呢?

願望實現了是好事啊,怎麼在智者的眼中反而充滿警醒呢?

以前我想不明白,直到最近看到一個炒幣發財的人的故事,才更深刻地理解了這些話。

以往我們覺得那些炒幣賠錢的人是悲劇,但比炒幣賠錢更可怕的是賺到了錢。

有位創業者幾年前,拿著僅有的20多萬身家去深圳發展。

他做的是電子元器件,但這行業水實在太深,囤了一批滯銷品,一下子就破產了。

後來,他在電子廠做過流水線工人,餐廳做過服務生,還跑到地產公司賣過樓,好不容易攢了點錢,再次創業,再次失敗。

經老鄉介紹,他加入了一個區塊鏈的微信群,看到群裡的人都在買某種幣,說未來一定大漲。

他咬咬牙,借了點錢湊了50萬,全部買進了那個幣。


炒幣,愛你恨你都很難,欲罷不能


在區塊鏈圈子中,這個行為叫“梭哈”,風險極大,但同樣可能獲得很高的收益率。

結果這次豪賭中,命運站在他這一邊,不到兩年,那個幣漲了50倍。

他全部清倉,交完高額的手續費後,到手仍然有兩千多萬。

許多人看多了富豪們幾百上千億的身價,就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兩千多萬也不多,但實際上這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了。

什麼概念呢,就是你哪怕用最笨的理財辦法,存在銀行,按一年定期1.5%的利率算,每年也有30萬的利息收益。

按理說他已經算是人生贏家了,但這只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因為玩過數字貨幣的人,會發現做任何事業都會覺得索然無味。

這個圈子造富的速度令人瞠目結舌,門檻之低令人匪夷所思,人心之浮躁讓人大開眼界。

你不需要什麼遠見卓識,只要大膽地買幣,只要買對了你就發達了,買錯了自認倒黴。

這個圈子中,身家幾千萬的比比皆是,身家過億的不算稀罕。

這位創業者如今根本不可能把錢放在銀行拿利息,就連其他人覺得飛速上漲的房價,他們也看不上,漲的太慢了。

房價漲的好了幾年上漲一倍,但炒幣可能一年上漲幾十上百倍。

在他們眼中,除了炒幣,任何行業的發展都太慢了、賺錢太少了,毫無吸引力。

他不是沒嘗試過別的,開過一家小型的VC公司,想做點早期股權投資。

可看了幾個項目之後就放棄了,創業公司厚厚的財務數據、BP、業務介紹材料讓他覺得頭疼。


炒幣,愛你恨你都很難,欲罷不能


而且國內的風險投資,退出期一般最少都在5年以上,收益率一般也就幾倍,超過十倍就算很好了,和炒幣比起來差太遠。

他之後還嘗試過炒股票、買信託、放高利貸,都很快就放棄了,最後還是回到了區塊鏈行業炒幣。

他打了個比方,說區塊鏈上癮性比毒品還強,一旦體驗到這種賺錢速度,價值判斷的標準就扭曲了,基本不可能再沉下心來做其他行業。

對體驗過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紅利的人來說,這世界其他一切的發展都太慢了、賺錢太難了,所以顯得索然無味。

後來因為監管政策的變化,許多數字貨幣都跌得一塌糊塗。

這位創業者銀行卡里也就500多萬,其他的都投入到各種數字貨幣裡,很多幣想清倉都賣不出去。

他的財富急劇縮水,雖然最後還是有幾百萬,在普通人看來也很不錯了。

但經歷了這場財富夢的他,已經習慣了之前揮金如土的日子。

他前兩年每年的各種消費都要兩三百萬,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現在手頭只有幾百萬了,就覺得非常痛苦,他甚至想到過自殺,覺得與其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更好。

炒幣,愛你恨你都很難,欲罷不能

聽起來也是相當玄幻了,炒幣賠了錢痛苦我們可以理解,但炒幣到最後還賺了幾百萬,居然還痛苦的想自殺就不好理解了。

其實這種登上高峰又跌入低谷的痛苦,一點不比一直在谷底的痛苦小。

而且最可怕是這場經歷徹底摧毀了他的財富價值觀,對任何行業都提不起興趣了。

好在這位創業者最後還是走了出來,準備在深圳開一家小檔口,和一個知根知底的朋友做小家電批發生意。

和幾年前相比,至少啟動資金不愁了,成功的概率自然提升不少。

在經濟學界,有個說法,叫做資源的詛咒,許多資源豐富的國家或者企業因為躺著就可以賺錢,反而喪失了創新能力和進取意識,陷入了發展的困境。

財富每個人都想要,但在這之前一定要建立起自己清晰的財富觀和價值觀。

雖然這聽起來有些虛,但價值觀就像壓艙石,能讓身在風雨中的我們不隨波逐流,不偏離方向。

如果沒有價值觀,我們就容易喪失意義感,那些因為投機而快速獲得的財富就容易變成一種詛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