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你們要的歷史七年級上冊乾貨來啦

初中歷史:你們要的歷史七年級上冊乾貨來啦

七上覆習秘籍呈上,七年級的寶寶看過來!

第1課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謀人

1.發現地點:雲南省元謀縣

2.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

3.生活情況:能製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發現意義: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二、北京人

1.外形特徵: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代人小;上肢與現代人相似,下肢能直立行走。

2.發現地點: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上。

3.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20萬年。

4.生產生活狀況:群居生活,共同進行獲取食物的勞動;使用打製石器,叫做舊石器時代;會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

★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6.發現意義:對於研究古人類進化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三、山頂洞人

1.生活年代:距今約3萬年

2.外形特徵:腦容量及頭骨形態與現代人類接近,已經具有現代人的特徵(模樣和現代人已基本相同)。

3.生活狀況:使用穿孔骨針,已掌握鑽孔技術和磨製技術,已有了審美的觀念。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年代:6000年

2.生活地區:黃河流域陝西西安。

3.房屋樣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4.生產工具:使用磨製石器(使用磨製石器的時代,稱新時代)。

5.原始農業(種植作物):粟

6.原始畜牧業(飼養牲畜):豬、狗等。

7.原始手工業:製作彩陶(人面魚紋才陶盆)和樂器(陶壎),會紡織、製衣。

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年代:7000年

2.生活地區:長江流域浙江餘姚。

3.房屋樣式:幹欄式房屋。

4.生產工具:使用磨製石器(骨耜)。

5.原始農業(種植作物):水稻

6.原始畜牧業(飼養牲畜):豬、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業: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三、原始農業的發展

1.長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農業起源於中國黃河、長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農業耕種方式→由“刀耕火種”到耒耜翻土。

4.原始農業興起的重要標誌→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聚落和磨製工具發展。

興起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第3課 遠古的傳說

一、炎黃聯盟

1.背景:四五千年前,炎帝、皇帝、蚩尤等部落之間相互攻伐和合並,形成部落聯盟,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

2.過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炎帝,結成炎黃聯盟;

涿鹿之戰→炎黃部落運用指南車打敗蚩尤部落,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

3.影響:部落聯盟逐漸形成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內外的華人以“炎黃子孫 ”自稱。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

1.炎帝——教民開墾耕種,製作生產工具,種植五穀和蔬菜;製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製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曆法知識。

2.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挖掘水井,製造船隻,會煉銅,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相傳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嫘祖擅長紡織並會繅絲。

★以上遠古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

三、堯舜禹的禪讓

1.(禪讓制的)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

2.具體內容:堯→鼓勵人們開墾農田,適時耕種,年老時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完善制度,穩定局勢,派禹治水;禹→採取疏導的方法,開鑿河渠疏導洪水入海。

3.大禹治水的精神: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不畏艱難。

★禪讓制是原始社會時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繼黃帝之後,用“禪讓制”推舉出的首領有堯、舜、禹。

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

一、夏朝(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

1.建立:約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標誌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2.“家天下”局面: 啟繼承父位,標誌著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滅亡:桀統治殘暴,約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湯所亡。

二、商朝(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

1.建立:約公元前1600年,湯建立商朝。

2.盤庚遷殷:商朝多次遷都,商王盤庚遷都殷,統治穩定。

3.滅亡:商王紂統治殘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雙方在牧野大戰,周軍佔領商都,商朝滅亡。

三、西周(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

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

2.滅亡: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發生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時,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3.東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含義:根據血緣關係遠近和功勞大小進行分封,是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

周代的貴族的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2.目的: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3.內容:①周王根據血緣關係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②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需要向周王進納貢物,並服從周王調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

4.作用: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範圍;維護了西周王朝嚴格的等級制度,

5.實質: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一、青銅器

1.出現:原始社會後期。

2.發展: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種類豐富、數量眾多、製作工藝高超,採用了“泥範鑄造法”鑄造技術。

3.青銅器的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四羊方尊——工藝精美的青銅器。

二、甲骨文

1.含義:刻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2.造字特點: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指事(用一種指示性符號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會意(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結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形聲(用聲符來注音,用一個字表示類別,組成新字)、假借等。甲骨文已具備漢字的基本結構。

3.地位: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第6課 動盪的春秋時期

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

1.農業:春秋後期,鐵製農具和牛耕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

2.手工業:規模擴大,青銅業、冶鐵業、紡織業、煮鹽業以及漆器製作等都有所發展。

3.商業:出現商品交換市場、金屬貨幣。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會動盪,各種制度遭到破壞,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2.表現:周平王東遷後,周王室直接管理的地區僅在洛邑一帶,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納貢等。

3.結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國勢力崛起。

三、諸侯爭霸

1.背景: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各諸侯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開爭鬥。

2.經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等先後稱霸中原(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

3.影響:消極影響→給社會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積極影響→加快統一的步伐,促進大規模的民族交融。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一、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

2.社會狀況:兼併戰爭。→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

3.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二、商鞅變法

1.背景:戰國時期,鐵製農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

2.目的:富國強兵,在兼併戰爭中取勝。

3.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4.內容:政治方面→確立縣制;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改革戶籍制度;嚴明法度。

經濟方面→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糧食等;統一度量衡。

軍事方面→獎勵軍工,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並賞賜土地。

5.意義: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三、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構成:渠首和灌溉網兩大工程構成,渠首工程建於岷江之中,分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主體工程;內江用於灌溉,外江用於分洪。

3.作用:防洪、灌溉、水運等,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

第8課 百家爭鳴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思想派別、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初中歷史:你們要的歷史七年級上冊乾貨來啦

二、百家爭鳴的影響

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第9課 秦統一中國

一、秦滅六國

1.原因: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順應民心;商鞅變法為秦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賢人。

2.時間: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3.秦建立的時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

4.都城:咸陽(今陝西西安)

4.秦統一的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戰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上:

①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軍政大權;

②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行政、太尉—軍事、御史大夫—監察);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

2.經濟上:

①統一貨幣為圓形方孔半兩錢;②統一度量衡制度。→有利於國家對經濟的管理。

3.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通用全國的文字。→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的發展。

4.交通上:①車同軌——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度;②開鑿靈渠。

5.軍事上:①北擊匈奴;②修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一、秦朝的暴政

①沉重的賦稅;

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③刑罰殘酷;

④秦二世統治更加殘暴。

二、陳勝、吳廣起義的爆發

1.時間: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眾起義。

2.原因:直接原因→陳勝、吳廣戊守長城逾期,按律當斬;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3.過程:起義軍攻佔陳縣,陳勝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

4.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革命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三、農民起義軍推翻秦朝

項羽和劉邦起義: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秦朝的統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滅亡。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漢的建立

1.時間: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2.漢初景象:殘破荒涼、經濟蕭條。

3.原因: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戰亂。

二、休養生息政策

1.原因: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

2.措施:

①下令“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家務農;

②將奴婢釋放為平民;

③鼓勵人民致力農業生產;

④減輕農民的賦稅,減免徭役及兵役。

3.影響:漢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得以穩定。

三、文景之治

1.基本措施:漢文帝、漢景帝時進一步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具體為:

①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

②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

③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一些嚴刑苛法;

④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

2.表現: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一、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政治上:①接受主父偃建議,頒佈“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②建立刺史制度,監視地方官吏、豪強。

2.思想上: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②在長安興辦太學。

3.經濟上:①中央統一鑄造五株錢;②實行鹽鐵官營和專賣;③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4.對外關係:派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開通。

二、大一統措施的影響

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第13課 東漢的興亡

一、光武中興

1.西漢滅亡:公元9年,王莽奪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2.東漢建立: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3.光武中興的措施:

①釋放奴婢;

②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法;

③合併郡縣,裁減冗官,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汙吏;

④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

4.影響: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二、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1.原因:東漢中期後,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臨朝;

2.特點: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惡性循環。

3.影響:動搖了東漢統治,東漢王朝走向衰亡。

三、黃巾起義

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政腐敗,災荒連年,社會動盪

2.概況:184年,張角創立太平道,發動農民起義。

3.影響: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使其一蹶不振。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

一、張騫通西域

1.西域範圍: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今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2.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時間:公元前138年

目的: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

意義:瞭解了西域的情況,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3.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時間:公元前119年;

目的:為了加強與西域各國的聯繫。

意義: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瞭解與往來。

二、絲綢之路

1.時間:漢武帝時期

2.人物:張騫

3.開通條件:西漢經濟發達,絲織業興盛;西域都護保護商旅;張騫通西域。

4.路線: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區)—中亞—西亞—歐洲的大秦

5.來往貨物: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入西域;西域的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核桃、葡萄、石榴等傳入中國。

6.影響: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促進漢朝的興盛,提高了漢朝的地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當今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海上絲綢之路

1.時間:漢武帝時期

2.路線一:山東沿海—黃海—朝鮮—日本

3.線路二:東南沿海港口—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孟加拉灣沿岸—(最遠)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斯里蘭卡)

4.影響:方便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的通商交流。

四、對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護的設置

時間:公元前60年;

設立的意義:西域都護的設置,標誌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2.東漢班超出使西域:東漢的班超公元73年出使西域,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

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紙術的發明

1.發明時間:西漢時期

2.造紙術的改進:東漢時候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二、張仲景和華佗

1.張仲景(醫聖):東漢時期,寫有《傷寒雜病論》,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論,奠定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2.華佗(神醫):東漢時期,擅長針灸、湯藥、外科手術;發明麻沸散、創編“五禽戲”。

三、歷史鉅著《史記》

2.內容:《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史事。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產生於東漢末期我國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和張陵創立的五斗米道。

2.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漢末年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學以及建築、雕刻、繪畫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第16課 三國鼎立

一、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1.背景:東漢末年,各地出現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他們彼此長期混戰,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2.官渡之戰: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曹操勝利的原因:

①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處於有利地位;

②經濟上:實行屯田,恢復農業生產;

③軍事上:戰術得當,火燒烏巢屯糧處。

3.赤壁之戰: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軍,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的局面已實際形成。

曹操失敗的原因:

①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水土不服;

②曹操驕傲輕敵;

③孫劉聯軍正確的戰術。

二、三國鼎立的形成

1.時間:開始於220年,最終形成229年。

2.魏國: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在洛陽稱帝,國號魏;→曹魏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

3.蜀國: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丞相諸葛亮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係。

4.吳國: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吳國建立;→開發江東,造船業發達。

第17課

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

一、西晉的建立

1.建立:266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

2.統一:280年,西晉滅吳,實現了統一。

3.衰落:晉惠帝時發生“八王之亂”,西晉迅速走向衰落。

4.滅亡:公元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

二、八王之亂

1.原因:分封同姓諸王,導致宗室諸王勢力過大,激起內遷各族人民反抗;晉惠帝昏庸無能等。

2.影響:西晉迅速走向衰落,加速了西晉的滅亡;形成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高潮。

三、北方遊牧民族的內遷

1.時間:東漢、魏、晉時期。

2.內遷的各族:“五胡”——匈奴、鮮卑、羯、羌、氐。

3.作用:促進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進江南地區的開發

4.十六國:4世紀初到5世紀前期,北方各族先後建立15個政權,連同西南的成漢,稱為十六國;4世紀後期,氐族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相建立的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

5.前秦統一北方:4世紀後期,前秦王苻堅重用漢人王猛為將,進行改革,前秦逐漸強盛,統一了黃河流域,使前秦境內胡漢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有所緩和。

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一、東晉的興亡

1.建立: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

2.政治特點: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敦,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

3.興盛:淝水之戰後,東晉經濟得到發展,江南出現“荊揚宴安,戶口殷實”景象。

4.滅亡:420年,東晉滅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420——589年,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定都建康。

2.南朝的政治特點:宋文帝、宋武帝在位時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宋使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梁武帝時政治日益敗壞,後來發生大規模叛亂,江東最富庶的地區千里絕煙,人跡罕見,從此,在南部實力對比中,南朝處於明顯劣勢。

三、江南地區的開發

1.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②江南地區戰亂比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③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江南地區開發的表現

農業:

①開墾荒地,興修水利;

②犁耕施肥,廣種水稻小麥;

③實行農業多種經營。

手工業:繅絲、織布 、制瓷、冶鑄、造船、造紙、製鹽等都有顯著的發展。

商業: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建康(南京)成為最為活躍的大都市

3.影響:為日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戰

1.背景:氏族建立的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苻堅自恃國力強盛,不顧反對強徵各族人民企圖消滅東晉,統一全國。

2.概況:383年,東晉在淝水以少勝多大敗前秦。

3.影響: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狀態;東晉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統一北方:4世紀後期,鮮卑族建立“北魏”;439年統一北方。

2.改革的原因(目的):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加強對中原的統治)。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內容:494年遷都洛陽;改說漢語;改穿漢服;改用漢姓;鼓勵與漢族聯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三、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1.時間:北朝後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民族交融的表現:民族關係有時矛盾激化,甚至發生戰爭,但在總體上,民族隔閡趨於消解,民族關係趨於緩和。

3.民族交融的影響: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併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一、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1.編者:北朝賈思勰。

2.內容: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豐富。

3.地位: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科學家祖沖之

1.祖沖之:南北朝的傑出科學家,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主要貢獻: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的第七位數字;制定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曆》。

三、書法、繪畫與雕塑

1.書法:鍾繇和胡昭是曹魏時期的書法名家,擅長行、草、隸書。鍾繇獨創了楷書書法;東晉的“書聖”——王羲之擅長楷、行、草書,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2.繪畫:東晉的顧愷之,代表作《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3.雕刻: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七年級上冊(部編版)期末複習總結到此結束,需要的寶寶趕緊拿去磨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