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2017年10月,IGI 安特衛普實驗室收檢一顆6.20克拉的“鑽石原石”,經鑑定其為高仿真鑽石毛胚。在鑽石原石市場中,多有利用較為低價的託帕石和石英晶體充當鑽石毛胚的情況,而這次的毛胚經鑑定是一顆合成莫桑石,並且在表面人為添加有非常細緻的紋路,用以模仿鑽石原石表面蝕刻紋,使這顆仿製品看起來更像一顆“天然鑽石原石”。

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安特衛普是世界鑽石原石交易中心,原石交易中多是具有多年從業經驗的人士,常規的託帕和石英等粗糙的仿製品往往難逃法眼,但這次的合成莫桑石對大部分商家來說卻難以簡單辨認。

經顯微鏡放大觀察,該顆“鑽石原石”表面有清晰的六邊形蝕刻紋,分佈均勻且密集。這種蝕刻紋通常被認為是鑽石特有的表面紋理。

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送檢樣本表面

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送檢樣本表面

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天然鑽石原石表面

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天然鑽石原石表面

但是,後經IGI實驗室進一步檢查,測得該樣本比重為3.22,光譜測試中顯示莫桑石特徵譜峰,據此IGI可以確認其為一顆合成莫桑石。

由於市場上絕大多數莫桑石採用化學氣象沉澱法,形成扁平盤狀原石(如下圖)。

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合成莫桑石原石

人造合成莫桑石由於物理性質(硬度、比重、導熱性)與鑽石較為相似,在市場上作為精鑽仿製品的情況較為多見,而收檢到仿製“鑽石原石”的情況很少。

IGI國際寶石學院特此提醒業內人士注意該種情況。

附莫桑石簡介:

莫桑石的化學成分是碳化硅(SiC)

1893年,Eduard G.Acheson“意外”製作出碳化硅。

19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Henri Moissan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比亞勃魯峽谷隕石坑中發現了天然碳化硅。

市場上所見到的莫桑石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的莫桑石極少,僅存在於隕石坑中。

1997年,首次製造出寶石級的無色合成莫桑石。比起其他的鑽石仿製品,莫桑石具有更接近天然鑽石的物理特性。一般用於測試天然鑽石的電子儀器和熱導儀都難以鑑別合成莫桑石。鑽石的莫氏硬度是10,莫桑石達到9.25,遠高於其他寶石。在現在的合成技術下,合成莫桑石已經能夠達到D色、淨度IF的級別。

合成莫桑石與天然金剛石的物理特性比較

IGI實驗室發現高仿真鑽石毛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