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深圳再次碾壓「北上廣」!


隨著深圳市公佈了其在2018年前三季度GDP總量為17530.69億元后,一線城市排名已出。前四強還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其中上海和北京兩市的GDP均在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分別是23656.69億元和21511.1億元,實際增速分別是6.6%和6.7%,而前三季度廣州市經濟運行平穩向好,16708.27億元,增長6.3%。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排名第三,但增速卻是全國第一。

前三季度深圳GDP出爐!

“1753”後面好多“0”數不過來!


11月2日,據深圳市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我市生產總值17530.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8.1%。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

對不起,深圳再次碾壓“北上廣”!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分產業看,深圳市前三季第一產業增加值15.82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7053.16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0461.72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0.1:40.7:59.2調整為前三季度的0.1:40.2:59.7。

分行業看,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45億元,增長8.5%;工業增加值6600.31億元,增長8.1%;建築業增加值464.26億元,增長15.9%;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775.13億元,增長4.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15.65億元,增長5.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98.18億元,增長2.9%;金融業增加值2289.68億元,增長3.9%;房地產業增加值1582.42億元,增長8.0%;其他服務業增加值3988.61億元,增長13.0%。

工業增速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06.21億元,增長8.3%。”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主要經濟類型來看,股份制企業增長12.1%;從主要行業看,前十大行業有八行業正增長,增速較快的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3%,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9.8%,汽車製造業增長17.8%,醫藥製造業增長25.7%。

另外,記者獲悉前三季度,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為4458.81億元和4153.12億元,分別增長11.1%和11.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提升至70.7%和65.9%。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9%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明顯。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7.4%,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0%。

按產業類別分,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1.1%。從主要行業看,工業投資增長9.8%,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持平。從主要經濟主體看,民間投資增長11.7%,佔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達到49.1%。

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屋銷售面積增長11.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穩增長


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73.56億元,增長8.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946.70億元,增長8.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26.86億元,增長8.2%。主要商品零售類別中,消費升級類商品如汽車類、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分別增長11.3%、7.5%、31.5%。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4%。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商品銷售總額23714.32億元,增長10.7%。其中,批發銷售總額19770.08億元,增長11.2%。十大類商品銷售有七類正增長,其中有五類增速達到兩位數。

規模以上服務業較快增長


1-8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不含金融、房地產開發、批零住餐等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976.4億元,增長17.2%,其中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3639.9億元,增長21.0%。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5.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1.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7.5%。

進出口增速總體穩定


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21562.07億元,增長9.9%,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11418.55億元,下降2.4%;進口總額10143.52億元,增長28.2%。

財政金融形勢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07.16億元,增長8.7%,其中稅收收入2337.44億元,增長12.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60.69億元,下降4.3%。

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72349.91億元,增長8.1%;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52091.41億元,增長15.7%。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前50強城市排行

深圳第三


隨著深圳市公佈了其在2018年前三季度GDP總量為為17530.69億元后,全國前50強城市榜單就出來了。毫無疑問,前四強還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其中上海和北京兩市的GDP均在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分別是23656.69億元和21511.1億元,實際增速分別是6.6%和6.7%。

對不起,深圳再次碾壓“北上廣”!


對不起,深圳再次碾壓“北上廣”!



對不起,深圳再次碾壓“北上廣”!



2017年深圳GDP增速同樣超北上廣


國家統計局公佈: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827122億元,同比增長6.9%,為近年來首次提速。

城市GDP方面:截至1月23日,全國城市去年經濟運行數據多已公佈,根據信息彙總,2017年中國城市GDP(經濟總量)10強排名如下:

排名城市GDP億元同比增長人口1上海301336.9%2418萬2北京280006.7%2171萬3深圳222868.8%1090萬4廣州215007.3%1404萬5重慶195309.5%3372萬6天津185953.6%1547萬7蘇州170007%1065萬8成都138908.1%1592萬9武漢134008%1077萬10杭州125568%919萬


下面是中國前30名城市2018年前三季度“名義GDP”的增速,從這個增速裡,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哪些城市掉隊了!

其中GDP淨增量,深圳位居第一。

No. 1 上海—23657億,淨增2039億,名義增速9.4%。

No. 2 北京—21511億,淨增1941億,名義增速9.9%。

No. 3 深圳—17531億,淨增2122億,名義增速13.8%。

No. 4 廣州—16708億,淨增1199億,名義增速7.3%。

No. 5 重慶—14773億,淨增464億,名義增速3.2%。

No. 6 天津—14658億,淨增1209億,名義增速9.0%。

No. 7 蘇州—13279億,淨增891億,名義增速7.2%。

No. 8 成都—10803億,淨增1078億,名義增速11.1%。

No. 9 武漢—10580億,淨增1182億,名義增速12.6%。

No. 10 杭州—9673億,淨增655億,名義增速7.3%。

No. 11南京—9456億,淨增754億,名義增速8.7%。

No. 12青島—9086億,淨增1102億,名義增速13.8%。

No. 13無錫—8186億,淨增654億,名義增速8.7%。

No. 14長沙—7906億,淨增655億,名義增速5.7%。

No. 15寧波—7602億,淨增427億,名義增速7.4%。

No. 16鄭州—7351億,淨增815億,名義增速12.5%。

No. 17佛山—7284億,淨增413億,名義增速6.0%。

No. 18南通—6173億,淨增328億,名義增速5.6%。

No. 19東莞—6073億,淨增589億,名義增速10.7%。

No. 20西安—5884億,淨增835億,名義增速16.5%。

No. 21煙臺—5858億,淨增489億,名義增速9.1%。

No. 22濟南—5853億,淨增641億,名義增速12.3%。

No. 23泉州—5685億,淨增727億,名義增速14.7%。

No. 24大連—5475億,淨增97億,名義增速1.8%。

No. 25合肥—5388億,淨增363億,名義增速7.2%。

No. 26常州—5050億,淨增272億,名義增速5.7%。

No. 27徐州—4982億,淨增200億,名義增速4.2%。

No. 28福州—4859億,淨增548億,名義增速12.7%。

No. 29唐山—4838億,減少271億,名義增速-5.3%。

No. 30石家莊—4821億,淨增111億,名義增速2.4%。

上面被標記為紅色的城市,經濟增速都沒有超過5%,甚至出現了下滑,是最慘的;標記為藍色的,超過了5%,但低於國家平均增速,值得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