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海洋卫星(CFOSAT-1)搭载长征二号丙火箭,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8时58分,卫星太阳翼顺利展开,卫星在轨运行稳定,状态良好,标志着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厉害了,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1)是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首颗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的卫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同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的系统层面、全流程的合作。

厉害了,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中法海洋卫星在轨示意图

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

卫星采用成熟的CAST2000小卫星平台,设计寿命3年,其主要应用目标是:获取全球海面波浪谱、海面风场、南北极海冰信息,将在海洋动力环境业务监测、海洋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法海洋卫星携带了两个载荷,其中一个是中方研制的微波散射计(SCAT)。这是一种新型散射计,它采用了一个宽的扇形波束方向图的扫描天线,以每10分钟转35圈的速度在卫星上转着圈圈测量风,大大增加了观测方向的数目,从而提高海面风速和风向的反演精度,更加精准地观测海面风场。这种扇形波束扫描体制在国际上是第一次使用。

中法海洋卫星携带的另一个载荷是法方研制的雷达波谱仪(SWIM),是全球首台星载海浪谱测量仪器。星载波谱仪通过发射一个天底波束和五个旋转扫描的小角度斜视波束,获取不同入射角下的海面镜面及准镜面散射信息。天底波束可实现海面有效波高测量;斜视波束可获取多方位角下海浪倾斜对散射系数的调制信息。联合天底波束和斜视波束信息,可得到海浪方向谱数据,并通过进一步数据处理获取波浪波长、传播方向等海洋动力学信息。

厉害了,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在一个卫星平台上集成了两种新型微波雷达载荷,这种技术创新组合赋予中法海洋卫星更多的“新技能”,它可以同时观测海浪和海面风场,是我国海洋系列卫星的重要补充,有助于进一步科学认知“无风不起浪”等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规律。

中法海洋卫星联合研制项目中,双方共同研制了一套X谱段数传系统,以便将观测数据传回地面。同时,地面数据接收中,双方充分利用各自地面接收资源,全球接力,接收站包括加拿大Inuvik、瑞典Kiruna、北京、牡丹江、海南陵水等,大幅提升数据接收效率和海洋预报的时效性。

正式交付使用后,中法海洋卫星将在距离地球500公里的轨道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世界范围内的海洋动力环境,如风场和浪场等海洋状态进行观测,观测数据可被两国及世界各国科学家、预报员共享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