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院士莅临!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12位院士莅临!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9月17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减灾遥感分会、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

中国科学院孙家栋、王建宇、杨孟飞院士,中国工程院任阵海、龚惠兴、魏复盛、周立伟、戚发轫、周寿桓、吴宏鑫、范本尧、蒋兴伟院士等专家出席了会议。

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民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宇航学会王一然副理事长、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赵坚副司长为大会致辞。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杨思全总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王桥主任、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科技委白照广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王建宇院长、中国科学院相里斌副院长、508所曹东晶研究员、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徐文主任、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李素菊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环境减灾A、B星减灾应用与展望》《环境一号卫星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轨运行十年总结及后续发展》《环境减灾卫星红外成像技术及发展》《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高光谱成像仪》《环境一号宽覆盖多光谱相机介绍及后续发展展望》《大数据时代的遥感卫星应用》《环境减灾A、B星运行管理与服务》的大会报告。

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已稳定运行十周年。目前,双星仍在按业务需求开展遥感任务,成为中国寿命最长的遥感卫星。

大会系统总结了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减灾及环保领域的应用情况、平台及载荷的技术优势、运行管理的经验。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充分展示了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为我国的防灾减灾及环保工作提供的重要支持,同时也对我国后续卫星的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

最后,大会对环境减灾系列卫星后续的发展及规划进行了充分展望,随着卫星技术与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减灾卫星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在国际环境与减灾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位院士莅临!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12位院士莅临!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