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瞭望智庫論壇成功舉辦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2018年9月7日,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科技委共同舉辦了以“空天地一體化通信、導航、遙感、計算融合”為主題的空間瞭望智庫論壇,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主持,中國工程院樊邦奎院士、中國工程院戚發軔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謝軍、仇躍華、楊紅喬、鄒恆光、陳明章科技委常委以及李祖洪、馬世俊、候深淵、劉良棟、陳世平、王家勝、趙和平等科技委特邀專家參加了本次論壇。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鄔賀銓院士主持會議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原民輝所長首先做了大會主辦方發言。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原民輝所長作主辦方發言

中國工程院樊邦奎院士做了《無人機發展與低空網絡》的報告,他講到無人機產業的巨大規模以及無人機的發展現狀,並從多個角度分析了無人機需要低空網絡的強大支撐,並介紹了無人機的應用,尤其是行業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後續發展潛力巨大。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樊邦奎院士做報告

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做了《空間信息+互聯網發展機遇與挑戰》的報告,他指出緊密結合通信網絡技術特點,建立集約高效的通信導航融合PNTCC體系,為全空域、全時域、全頻域的高精度、高可靠、高可用的空間信息服務提供支撐,將推動我國“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快速發展。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鄧中亮教授做報告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王盾研究員做了《低軌通信星座導航增強技術發展展望》的報告,報告涉及低軌通信星座現狀、衛星導航性能提升需求、低軌導航增強技術、以及未來衛星導航技術展望等幾個方面。他指出未來導航應用的主體是物聯網,終端將遠超人類總人口;5G開始強化通信網絡對用戶終端的直接定位能力,移動衛星通信也向5G標準靠攏;衛星導航需要向通信領域靠攏,尋求新的頻率資源,獲得更強的信號落地功率,適應未來導航堅韌性要求;未來衛星導航技術將向北鬥與5G為代表的網絡信息體系深度融合方向發展。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王盾研究員做報告

廣州海格空天信息技術創新中心蔣振東做了《粵港澳大灣區通導遙一體化天基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報告。他指出, 該平臺主要是以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應用為抓手,圍繞大灣區城市群、港口產業集群和腹地延伸、發達的證券商業、人文綠色休閒的特點,構建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綠色人文環境為目標,集實時動態監測、快速精確管理、區域智能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衛星應用(通導遙)一體化服務系統。以大灣區為中心,輻射珠三角地區和東南亞國家,在大灣區構建城市群生態環境和應急保障服務、精準農商、智慧旅遊應用,水域(含海域) 衛星通信導航保障服務。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蔣振東做報告

最後,與會人員就“如何加快無人機用天的發展?”這一研討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打造的空間瞭望智庫論壇致力於交流思想、活躍氛圍,搭建合作交流平臺。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空间瞭望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