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夢自少年始

英雄夢自少年始

——常德市武陵區三岔路小學以武術教育推動德育發展的創新實踐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苟立鋒

伴著初升的朝陽,武術隊的孩子們一亮相,場邊隨即掌聲雷動,被柵欄擋在校外的過往行人、附近商戶則紛紛駐足舉起手機,記錄著這些少年兒郎的英姿風采。

11月的第一天,常德市武陵區三岔路小學一年一度的體育運動節如期開幕。作為開幕式的壓軸演出,一曲《武林風》伴奏中,三岔路小學武術隊的“舞刀弄棍”博得了人們的陣陣喝彩。

英雄梦自少年始

興高采烈的孩子們

一所小學組建了一支50多人的武術隊,即使放在當下,都讓人有種“不務正業”的錯覺。但作為延續8年之久的老傳統,在學校師生的眼裡,武術早已是必修課。

武術走進課堂,源於這所學校對自身辦學理念的獨特理解。

行走在三岔路小學的校園裡,“正”字無處不在。學校外牆上“養浩然正氣 育健康人生”幾個大字寫在醒目位置;一進大門“以武養正”的石碑矗立在旁,鐫刻其上的武者形象栩栩如生。除此之外,正智樓、正心樓、正藝樓等以“正”命名的建築更是鱗次櫛比。

英雄梦自少年始

三岔路小學武術隊“舞刀弄棍”

為了凝練“正”氣,三岔路小學創造性地引入了武術教育。“所謂‘習武先習武德’武術的修煉過程是一個內外雙修的過程,讓學生練習武術,就是讓他們在強身健體的基礎上,充滿正能量,富有正義感。”三岔路小學校長鬍容說。

據胡校長介紹,為了把武術教育落到實處,學校累計投入資金100多萬元進行武術教育軟硬件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180平方米的室內武館正身館和400平方米的室外習武場正身場。經過多年探索,三岔路小學的武術教育辦得有聲有色。有了專職武術老師、自編了武術校本教材、每個學生每週確保一節武術課、建起了校級武術隊……

英雄梦自少年始

“可得練好了,上場忘了咋辦”

然而,如今風靡校園的武術,也曾一度難以推行。“有的家長就擔心練武會不會影響學習,來反映過好多回。”武術隊教練郭仁仁對過往艱難記憶猶新。可隨著武術教育的深入開展,人們發現了許多“意外的收穫”。曾經蓬頭垢面的“鼻涕蟲”變得乾淨利落了,以前靦腆內向的“膽小鬼”成了校園武術明星,孩子們見了老師也會主動問好。這些始料未及的變化,讓武術慢慢在校園裡紮下了根。

今年12歲的曹立軒是武術隊的一員,“剛開始時,真的想放棄。”自詡習武多年的他坦言“黑歷史不少”。因為喜歡大俠郭靖,曹立軒報名參加學校武術隊,可被選中後,曹立軒卻有些失望。“訓練太無聊了,剛開始的時候還各種受傷。”曹立軒說,自己開始練習時,經常手指被打腫、作動作崴腳。

英雄梦自少年始

武術隊隊員們的手掌老繭復新繭

這些最多隻有12歲的孩子,在接觸到武術之後,卻都紛紛像變了個人。有活動、比賽時,每天七點就要開始訓練,但從未有人缺席,平常週末集訓,也從來都是全員到齊。“武術隊的孩子只有畢業升學的,從沒有中途退出的。”郭教練說。

如今,三岔路小學的武術教育遠近聞名,近年來更是多次參加省市重要活動開幕演出,就在前不久,在常德市武陵區“振武杯”第一屆武術大賽及各區縣市邀請賽上,三岔路小學武術隊斬獲了團體總分第一、集體項目第一的好成績。

英雄梦自少年始

明日之星

《武林風》歌聲戛然而止,退場的武術隊隊員們,馬上投入到了即將開始的田徑比賽的熱身當中,金色的陽光下,一個個正氣凜然的少年英雄正蓄勢待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