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兩戰連丟10球,最直接的癥結曾被馬加特點破

自從中國杯首場慘敗給威爾士,關於國足的討論就沒聽過。今天咱們不談論比賽態度、禁止文身、聯賽政策還有青訓基礎之類的深層次話題,就從最直接的方面說說國足成績總是上不去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國足兩戰連丟10球,最直接的癥結曾被馬加特點破

這個癥結其實去年馬加特曾無意中點破過,2017年冬訓期間,馬加特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新賽季的執教思路,無意中點破了國足最大的癥結所在,那就是身體素質無法堅持長時間的高強度比賽節奏。當時的馬加特已經在中國待了半年多的時間,對中國足球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德國人發現中超大部分球隊很難堅持30分鐘以上的高強度比賽,所以,只要在這方面多下下功夫,成績便能有明顯提高。

國足兩戰連丟10球,最直接的癥結曾被馬加特點破

而魯能恰恰具備這個基礎,雖然前幾個賽季球迷們將魯能稱為“步行者”隊,但那只是態度問題。身體對抗方面是球隊還叫濟南泰山隊的時候就非常重視的環節,後來不管成績怎樣,反正身體對抗上魯能從沒吃過虧。有這個基礎,再加上馬加特的魔鬼訓練,讓魯能的防守端非常堅固。

而進攻端,魯能快速的攻防轉換也讓很多球隊吃了苦頭,但單純依靠比賽高強度的節奏畢竟是一種捷徑,當對手研究出應對策略之後,魯能的進攻開始乏力,關鍵的幾場比賽也沒有拿下,最終也沒能爭到亞冠資格。

國足兩戰連丟10球,最直接的癥結曾被馬加特點破

魯能快速攻防轉換

如果球員能夠適應足夠的高強度比賽節奏,技術上欠缺一些也是可以彌補的,比如英超球隊伯恩利,沒什麼巨星,沒什麼賞心悅目的傳控,大部分球員都是英國糙漢,就是長傳衝吊+兇猛拼搶這種典型的英式風格,結果硬是憑著強硬的對抗和充沛的體能,在積分榜第七名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大半個賽季。

國足兩戰連丟10球,最直接的癥結曾被馬加特點破

本賽季的伯恩利讓不少豪門頭疼不已

不管魯能上賽季成績怎樣,馬加特的判斷是沒有問題的。以上賽季的廣州恆大為例,在亞冠對陣川崎前鋒的比賽中恆大一上來就是氣勢如虹,圍著對方打了35分鐘直到打進一球才罷手,結果進球之後,攻勢也停了,整個球隊的體能也折騰的再也無法打出高強度的攻勢來,下半場川崎前鋒的進攻越大越流暢,比賽結束前將比分扳平。

國足兩戰連丟10球,最直接的癥結曾被馬加特點破

當然,恆大上賽季最大的問題就是節奏控制的問題,圍攻30多分鐘沒能破門,本就應當控制一下節奏,結果成了不進球不罷手,進球之後,體能也耗沒了。本賽季卡納瓦羅就很注重節奏控制,恆大在人員沒有大變的情況下又回到了“下半場惹不起”的狀態。不過這也證明了馬加特的判斷——恆大這種實力的球隊,高強度比賽節奏也就是製成35分鐘左右,其餘球隊可想而知。

這反映出,中國球員的確難以堅持長時間的高強度比賽節奏,遇到身體素質十分強壯的球隊更是難以招架。比如十二強賽上,我們面對韓國、卡塔爾等身體素質差距不大的對手,都能戰而勝之;遇到伊朗便毫無辦法;遇到威爾士,連球都控不住;遇到捷克倒是開場領先,下半場也就幾分鐘的強攻就抵擋不住。那就是這也就是老話講的,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